海綿式思維

海綿式思維

幾年前,韓寒拍了一部電影,叫作《後會無期》,裏面有一句臺詞火了:“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話乍一聽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你以爲你懂得的道理,是真的懂嗎?坦白地講,我不是特別喜歡這類話,這種話除了給人們麻痹自己提供藉口,沒有任何積極的意義。當然,我知道這句話有戲謔的成分,但仍想追問一個隱藏的事實:爲什麼這樣的話,特別容易被大衆接受呢?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填鴨式”教育,讓我們像海綿一樣,只要遇到水就吸收,不做任何思考判斷。就連考試,也更加偏愛有標準答案的選擇題。我在國內外頂尖學府都有過求學經歷,關於考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相比於國內,國外的學校更喜歡用主觀論述題考察學習成果。

對思考過程的“再思考”

受海綿式思維模式的影響,我們面對任何事情時,都希望求得一個確定的標準答案。但是,“小孩的世界才分對錯,大人的世界只看利弊”。絕大多數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一個人不是好人,也不一定就是壞人。生活當中的絕大部分問題都不是選擇題和判斷題,而是主觀題。那這道主觀題怎麼解?這就需要批判性思維。

用一句話概括批判性思維,就是對思考過程的“再思考”。舉個例子,下圍棋的時候,你的思考過程就是自然思維,而覆盤時候的反思就是對思考的再思考。普通的思考由於利益相關、立場不同、時間緊迫等原因,總會有不少偏差和誤區。而對於思考的再思考,因爲其更純粹,所以誤區往往會少得多。

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與海綿式思維的全盤接收不同,前者講求的是在吸收信息的過程中,要質疑、分析、評價、反思。

有一段總結批判性思維的話,我覺得挺有意思,分享給你:懷疑,但不否定一切;開放,但不搖擺不定;分析,但不吹毛求疵;決斷,但不頑固不化;評價,但不惡意揣測;有力,但不偏執自負。那麼,要想具備批判性思維,到底該怎麼做呢?我分享三個技巧給你。

第一,避免歸因偏差。一些結論本身沒問題,但是支撐結論的理由是不準確的,不仔細分辨,就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比如,下屬向你提離職,說自己感覺太累了,想休息一段時間,或者說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希望換一個行業發展。而實際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在職場上有句名言:“加入公司,離開經理。”[插圖]員工的離職原因,不是錢沒到位,就是他的直屬領導有問題。聰明的老闆一定能察覺,給員工的離職做出正確的歸因,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第二,識破推理謬誤。有的理由聽起來沒問題,但結論卻很荒謬。比如,“他們金牛座都這麼固執”,或者“這個人不靠譜,他說的話你一句都不能信”,這就屬於典型的推理謬誤——以偏概全。要是街坊鄰里之間閒聊,這樣說說倒也無妨,要是認真,你就輸了。推理謬誤還有其他一些常見的種類。例如移花接木,就是前後偷換概念。2016年遼寧衛視“春晚”有個小品叫《吃麪》,小品中,宋小寶點了一份海蔘炒飯,上來以後翻了半天沒找到一點兒海蔘,就問海蔘在哪兒?然後一個廚師跑出來說:“我就是海蔘。”這就是典型的移花接木。再就是滑坡推理,即認爲一件事發生,那麼與它相關的其他事情也一定會發生,把“可能性”轉化成了“必然性”。有一句臺詞,叫作“再工作幾年,我就能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峯,想想還有點兒小激動呢”,這句話看起來順理成章,實則把可能當成了必然。還有訴諸權威,就是但凡權威人士認可的,就是合理的,最常見的例子莫過於“電視裏的專家說了,多喫綠豆能防癌”。若你再遇見這一類觀點,我建議你別往心裏去,他就那麼一說,你也就那麼一聽。

第三,細聽絃外之音。有那麼一種論述,聽起來很有道理,但總覺得話有點兒沒說透,問你哪兒沒說透,你還說不上來。比如,“直接感受莎士比亞的著作大有裨益,因此英語專業的學生都應該至少去看一部莎士比亞的戲劇”。這句話的理由和結論都沒問題,但是其中隱含了一些假設條件,說的人把它省略了,所以顯得有點兒“跳”。如果把省略的假設補上,假設一就是“表演必須非常逼真,這反映了莎士比亞所倡導的一切”,假設二就是“學生將會理解這部戲劇,而且能將它與莎士比亞聯繫起來”。顯然,只有這兩個假設都成立,理由才能很好地支撐結論。回到開篇那句話,“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裏面就有一種假設,就是馬雲那樣的人生才叫過好了的一生。所以,即便懂得很多道理,也成不了下一個馬雲,這是大實話,沒問題。但問題是,什麼叫過好了的一生,這種假設成立嗎?這個問題,留給你們想一想。

一句話理解批判性思維:

對思考過程的“再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