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應該離開自己的舒適圈?

似乎大抵上來講,人們總是希望朝着更加成功、更加偉大的目標邁進的。但是往往阻礙邁出第一步的,就是無法離開自己的舒適圈。

就像讀書的時候,定了明確分數目標,列了很多學習計劃,最簡單的體現,就是例如要考的大學和無數的教輔資料。工作時就更簡單了,例如學習一些新技能,換個新工作,希望不必繼續忍受壓榨和迫害,爭取更高的工資,還能夠說走就走,自立自強。

也不一定是學習和工作,有時候生活娛樂也是這樣。比如想跑跑步鍛鍊身體,想打籃球變成射手,甚至玩遊戲想多上個段位。“明天就開始每天晚上去跑步。”“每天都簡單去投200次籃。”“下班回去我就玩遊戲。”……到最後都變成躺在牀上玩手機。一開始我以爲只是動力不足、毅力不行、意志不強、能力不夠,現在大概明白,的確是和這個所謂的舒適區(圈)脫不了關係。

舒適圈是一個網絡流行語,形容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裏,在圈內有自己熟悉的環境,與認識的人相處,所以我們感到很輕鬆、很自在。而舒適區可能算一個心理詞彙,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爲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

我們常常被催眠的,大抵是說因爲我們習慣了已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際環境,所以形成惰性,每天按部就班,似乎不夠精彩,但是很簡單舒服。這也就是爲什麼能夠被稱爲舒適圈的原因吧,幹什麼都比較舒服。時間久了,大概變成一切習慣性的行爲,都是舒適圈中的行爲。

有一天我看到這麼一張網絡圖:

不夠貼切,至少應該是同心圓的樣子,但大概意思還是再說,一個人如果處在自己的舒適圈裏面,那他就不能算得上成功的。只有克服恐懼、持續學習、茁壯成長,才能邁入成功。至少能看到一直處在舒適圈是不算成功的。這個觀點暫時不辯合不合適,但我卻第一次有了不在空泛地概念性理解“舒適圈”這個詞語。

這樣說起來,一切讓人感覺舒適的行爲,都困拘在舒適圈內。想要脫離舒適圈,第一步,就是開始做讓自己不舒適的事情。這個概念只要不理解成幹些歧途的勾當,應該是沒問題的。最簡單的開頭,就是從日常生活,搞得自己不舒適。例如每到週末就習慣了熬夜玩手機,兩三點才睡,那就到了12點就關機,把手機放到離牀很遠的地方躺牀上去睡覺。例如每天晚上習慣喫兩大碗飯,那就改成每天晚上只吃一碗飯。習慣了掏出手機就看微博微信之類的,就強行打開手機先看看新聞頻道……

或許堅持之後,也變得習慣行爲,終究還是處於舒適圈內,不過到最後終究還是可能因爲動力不足、毅力不行、意志不強、能力不夠而一層未變。正如話說: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爲什麼不天天開心呢?有的人也會覺得,自己成功與否,爲何在意於他人的定義,我每天過得很開心自己很滿意了,也就沒有說非得要離開舒適圈。可能他就覺得,完全沒有離開的必要。

總有人生活在一個已經習慣但並不輕鬆的環境裏,或者“我豬肉佬何嘗不想成爲一個偉大的舞蹈家?”是否應該離開自己的舒適圈,本來限制就在自己而已。如果真的是目標明確而動力十足,身體力行而堅持不懈,刻苦奮鬥而意志堅定,材優幹濟而能力強大,或許就根本沒有爲了所謂成功而離開舒適圈的概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