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春》的詩意

    都說朱自清筆下的《春》是一篇散文,又像是一首詩。不過每次教學我們都是當作散文去教學的,從來沒有去探討過詩意體現在哪裏。這次備課,我一直在思考這篇散文中詩意的體現。

    首先,我們可以來關注《春》在句式方面有什麼特點。通觀全篇,文章並沒有特別長的句子,像“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就算是比較長的句子了。更多的則是三、五個字的短句,如“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等等以短句居多。而且,這些短句大多以兩兩並舉的對句形式和排比句形式出現。這些短句很像一顆一顆的珠子,當這些珠子集中呈現的時候,就給到我們連珠一般的感覺。而每一顆珠子都像是詩句中的一個節奏。回顧我們讀過的詩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詩(詞)句裏邊意象紛呈,而每一個意象就是一個節奏。所以說,《春》這篇文章短的排比句和並舉的對句的使用,使得這篇散文具有了詩的節奏。

    其次,《春》這篇文章雖然篇幅不長,但是由於長短句交錯運用,使得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內能夠抓住春天衆多的典型特徵展開多角度的描寫,呈現春天多姿多彩生機盎然的詩意形象,增添文章的詩意。

    還有,本文的語言是獨出機杼的,不僅生動形象的比喻擬人頻頻出現,更爲精妙的是活潑短促的口語信手拈來。而且不管是修辭還是口語句,都是出自真心發自肺腑,這是文章具有感染力的原因之一,也是使一篇散文具有詩意的原因之一。

    最後還應該說說本文的抒情脈絡。文章從一開始盼春起,就定下了殷切喜悅的基調。接下來每一幅畫面的展開,雖說都是以喜悅讚美爲主旋律,但具體來說每一幅畫面還是有區別的。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四幅圖畫,相應的感情應該是喜悅興奮—甜蜜沉醉—喜悅舒暢—靜謐美好,再到後來的迎春圖,那就是滿懷希望了!整篇文章的感情脈絡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有一個輕重緩急的,像一首歌的旋律,時強時緩,時高時低。這樣的情感充沛且又起伏變化,使得文章在抒情方面也具有了詩的特徵。

  《春》的寫作時間是1933年。那時候,朱自清剛剛進入了他人生的第二段婚姻,家庭和諧,工作順利,心境較爲平靜恬淡。這些都應該是朱自清創作《春》這樣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詩的前提保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