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靈》觀後感

一看日程表,這個週日竟然已經是我能閒下來的最後一個週末。所以決定陪老婆看個電影,於是選了一個當年沒有看懂的恐怖經典——《閃靈》。

這部電影上映於1980年,現在已經是40歲的高齡了。從上映之後起,有人奉爲經典,也有人表示導演已經江郎才盡。原著作者史蒂芬·金自己表示非常不滿意,以至於後來又親自導演了另一部閃靈。1997年的新版,可以說是最接近於原著的一部。

《閃靈》之所以讓人困惑,是因爲它的主題難以捉摸。想要確認主題,還需要回歸到原著。史蒂芬·金的原著主要是在表現小男孩丹尼的恐懼,因爲他能看到靈異的事物。在原著中,小說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小男孩一家人所照看的旅館是有幽靈的,這個幽靈想要搶佔小男孩的身體,一直不成功纔將矛頭轉向了小男孩的爸爸,並導致爸爸最終瘋狂。

而在電影中,導演庫布里克刻意地刪除了小說中的故事背景,巧妙她將《閃靈》的故事映射到當時美國社會中去。比如在影片的開篇部分,用一段簡潔的對白勾勒出了一個畸形的美國家庭,只有在「當時的美國」才能輕易地引發共鳴。

20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男性,是越戰、水門事件、石油危機等一系列世界導致大量的男子失業,甚至要靠妻子養活。窮困潦倒之下接受了照看酒店的工作,雖然自己覺得Low,但內心仍然抱有「一旦我的東西寫出來,我還能夠東山再起」的夢想。

然而越是渴望,卻越得不到;越是想寫,越是一個字都寫不出來。一度靠着重複「只學習不玩耍,聰明的傑克也變傻」來麻木自己的行爲,一旦被發現,定時炸彈就瞬間被引爆了。

還有更多直接的證據,包括酒店原本是印第安人的領地,也包括傑克在酒吧中喝酒時的那面美國國旗,都讓我們有理由懷疑:他就是想要隱喻美國社會。

要知道,在拍攝《閃靈》的時候,庫布里克已經是成名已久的大導演,幾乎所有的鏡頭和道具都不會毫無意義。比如說在影片中頻頻出現的「鏡子」:

其實這個時候,作爲父親的傑克是不是已經「表裏不一」?是不是內心世界中已經有一些無法繼續隱藏的東西要浮出水面了?

再比如下面這個鏡頭:

乍一看,是不是會有一種疑問:這是一副屍體麼?事實上,這副腳的主人有預感酒店有事情發生,而且回去之後就被男主一斧頭就放倒了。

如果說我們按照「隱喻」的方式解讀這位配角的存在,他就是印第安人的縮影:熱情地歡迎着客人的到來,非常榮幸和驕傲地向入侵者介紹自己的物產和礦藏,而且覺得來者是客、有危險一定要幫忙的時候,卻被縮在陰影中的男主瞬間殺死。

想說的有很多,但不一定對。只是隨心所欲講幾句罷了。

經典其實是最容易「被過度解讀」的,又或者說是這種含糊不清的主題和隱晦的表達方式,幫助他成就了經典,也未可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