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傳統的學習思維方式

一直覺得自己在學英語方面沒有天賦,長期堅持,但是收效甚微。雖然也讀過很多書,買過很多課程,學的過程還是漫長而沒有效率。雖然藉口說主要是沒有語言環境,不過今天聽了一堂特別的網絡課程,讓我對英文學習有了新的認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方法一直是我們覺得重要但又時常會在實際操作中被忽略的部分。從小到大我們的很多知識都是通過老師怎麼講我們怎麼聽得來的,考試背功好通常會有好成績。十幾年學校的訓練,看似學會了很多,其實思維慣性也造成惰性,讓我們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特別是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面對新鮮事物的時,我們往往很少有勇氣去嘗試。在新的領域裏,有創新意識的人少,抄襲模仿的人多。最後往往造成了傳統固化模式的反覆推演,很容易陷入僵局。

今天上的這堂課老師只用了短短兩個小時,一個簡單的公式,就解決了英語學習中困擾我多年的無法開口問題。語言學習最重要的能力是說,然而我們從字母,音標,單詞循序漸進,花了好多年依然不會說。很用功的朋友花大量時間背誦,效果依然不佳。

孩子剛開始學託福的時候,連續一個多月,每天花七八個小時背兩三百個單詞,非常辛苦,真正考試時,卻發生“單詞都懂,但不知道什麼意思”?當時我還不太理解這句話,後來才發現的確如此。有些話很簡單,單詞都會,組成句子就會發生各種問題。今天我終於明白是自己沒有用正確的方法去思考語言結構。

過去總認爲學習任何東西都要打好基礎,現在看來也不盡然。其實對新事物先有些瞭解積累,與之建立連接,慢慢在學習掌握的過程中發生興趣,最後再尋求理論加以總結也未嘗不可。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一定是有最好路徑的。區別只是先花時間在別人的經驗裏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還是自己開拓試錯。

最近一直在喜馬拉雅上聽“梁品”的課程。雖然許多老師的專業領域很難,講得內容很深自己不一定能理解,但是聽梁冬老師跟他們每一位的精彩對話卻讓我瞭解到學習中可以用到的共性。好的老師通常有非常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很快表述自己的觀點和課程重點,並在對話過程中反覆強化,尋求反饋。對於學生來說,放棄原來固化的思維方式,保持開放的心態,總能學到有用的東西。

學習是個人成長蛻變的過程,每一次都可能會顛覆我們的想象。互聯網時代高速發展,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獲得各種信息,知識。現在有什麼不瞭解的事,打一下搜索可能就有一堆答案。關鍵是如何辨識出對自己有用的內容,並把它變成生活中能夠運用的場景解決問題。

就像今天學的這個課程把知識轉化成了方法,並且給出了應用的路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學習其實並不難,養成習慣,每天堅持,博採衆長,多點獨立思考,有勇氣顛覆傳統的學習思維方式,嘗試新方法,不要太在乎結果,享受一次次尋找答案的過程,給自己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