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刻意練習的負面情緒

現在流行一個詞,叫快樂教育。信奉快樂教育的爸爸媽媽認爲,得給孩子快樂的童年,不能“訓練”孩子,要順其自然。很多學琴的孩子5歲的時候,興致勃勃要學鋼琴,可是沒到半年,孩子就不願意再學了,一到練琴的時候就推拖,甚至哭鬧吵着不願意練。這時候媽媽很糾結,該強迫堅持還是別讓孩子孩子喪失了興趣去呢?

其實,不管孩子想掌握什麼能力,練習都是必要的,不管孩子的天賦有多高。沒有什麼不練習就能取得成就的天才,幾乎所有的天才,都是後天刻苦練習塑造出來的。

實際上,腦科學原理是,沒有充分的練習,一個人不可能精通任何腦力活。因爲人的認知是有限的,練習可以把低層次的思考過程自動化,這樣能給更高層次的思考留出足夠的空間。

比如乒乓球運動員,他一看球是怎麼過來的,下意識就做出相應的移動揮拍動作。如果用機器測量,你會發現他們的動作非常精準,揮拍技能已經自動化了。在達到這樣的狀態之前,他需要大量的練習。

孩子不論是學琴,還是做算術、培養思維能力,也都需要練習。不過,一個人的大腦前額葉皮層一般來說要到二十多歲才發育成熟,所以,在孩子小時候,父母需要擔起一部分前額葉的功能,比如幫助孩子分析、判斷、規劃目標、整合信息等。理解和包容孩子的自控力和計劃能力弱一點,有技巧地幫助孩子更好地練習,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和痛苦等負面情緒。

具體到刻意練習這件事上,你可以幫助孩子做下面這些事:

(1)幫孩子拆解任務,分成小目標來練習

人腦有一個特點,它同時操控的信息量有限,你把複雜的任務切成塊,反覆練習練到自動化,就容易把複雜信息儲存住。比如一首鋼琴曲,孩子練了很久都練不好,產生了畏難情緒,看上去這任務是在他的恐慌區。

這時,你可以幫助他把這首複雜的鋼琴曲拆成更小的任務,讓任務落到孩子的學習區。

孩子發現自己並不是不會彈這首曲子,而只是在一個地方卡住了,只要解決這一個問題就好了,他就有了信心,願意練習。如果孩子真的練一首曲子遇到很大的困難,那麼你也可以跟老師商量,看看能否先換個曲子,調整一下難度。當然,如果你發現孩子輕輕鬆鬆就能完成,那麼也要商量把難度調高。總之記住,去學習區練習。

(2)在安排練習時間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追求時間長度

成功跟練習時間不完全成正比。另外,如果總的練習時間一定的話,把練習分散開來,分成多次練習,效果更好。小批量的持續練習最能加深記憶。

分散練習還有一個好處是,孩子有反思的空間,回味昨天可能哪裏不對,今天我換個方法試試看。分散練習比集中練習的優勢,是腦科學被反覆證明的鐵律,它和人的記憶系統的特點有關。

(3)你要給孩子反饋

大腦的學習機制是這樣的:先做出一定的行爲,然後看它產生的結果是不是符合預期。如果不符合預期,就去修正策略。比如孩子做完作業,老師會判分,還會講題,告訴孩子錯在哪兒了。彈琴有一個好處,就是孩子能獲得直接的反饋,彈錯一個音,他自己能聽出來。

但有時候節奏上、表情上的錯誤,孩子可能自己不知道,你最好能及時指出。有些家長說,我不會聽怎麼辦?你可以找來鋼琴家彈的同一首曲子給孩子聽。還有,我說的反饋可不是隻是挑錯。孩子在哪些地方表現得好,你也得表達出來,讓孩子在這方面保持。

反饋,一要及時;二要具體,越具體越好。如果你只會批評不對,孩子永遠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如果你只會誇真棒,孩子也不知道哪些優點應該保持。如果孩子從學習區突破了,記得要及時給他正面反饋,培養他喜歡挑戰、享受挑戰的心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