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常規檢查的規律

在初中教學的時候,一個學期查兩次備課,一次是期中檢查,一次是期末檢查。工作五年以上的老師,可以使用電子教案。電子教案,在考覈的時候得分比較低,但是很多老師確實將電子教案,打造成了自己的祕密武器。手寫的教案,雖然看起來很美,但是很多都是應付抄寫,反而沒有太大價值。寫在課本上的考點和講法,最實用,但這樣的教案,並無法得到認可,在檢查中不算數。

進入小學工作以後,常規檢查的頻率改變了很多。從9月份工作至今,一個月的時間檢查了3次。除去國慶節,大體應該是一週一次吧。從一個學期兩次,到現在一個星期一次,檢查頻率如此頻繁,讓我多少有點不太適應。

現在,我打算系統梳理一下,小學檢查的規律,調整自己的節奏。

一:備課部分

現在備課,使用的是一本備課書。這本書,是由一個區的很多老師貢獻的優秀教案,編撰而成的。老師們需要做的是,在這本書上進行修改,圈化自己認爲重要的,修改不符合個人實際的。相比於,給老師一個本子,自己寫,這本書節約了老師們不少的時間。但是也有老師說,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各有利弊吧,今天的重點是理清楚,這個備課的檢查方法。

(一)頻率和內容:每週一次,並且需要先周進行備課。

這本《備課書》有一張進度表。我的任務是,按照這個表的內容進行備課。同時要根據日期往後推一週,先進行備課。打個比方:我現在是第9周,我要在本週天前,把下個周的全部內容準備完畢。然後,週一的時候,將備課本放到學校的活動室,讓領導進行檢查。

(二)填寫3部分內容:

1:修改意見。所謂修改意見,就是在書的邊緣位置,有一個長長的格子。老師,要將自己對教案的修改,寫在這個位置。寫的時候,用紅筆打上橫線,然後用黑色中性筆進行修改。一節課,至少要寫5個內容。

2:補充內容。對於《備課書》中的重點內容,要使用紅筆進行圈點勾畫,同時將自己的內容在旁邊進行修改。

3:教學後記。後記分爲3個部分,使用紅筆畫線,分別寫:優點,不足,反思。這幾個部分每個內容寫1行。

二:聽課部分

初中時候,聽課是一個學期寫15個。現在是,1周2個。這樣算起來,一個學期下來差不多能寫40個。除了數量多了,這個內容寫起來,倒沒有太多講究,現在我來總結一下規律。

(一)每週聽課1次,評課1次。

每週都會有聽課和評課,我就可以各寫1個,這樣數量就可以了。可是有的時候放假,這個時候就得適當進行編造了。畢竟,放假了不能聽課的。

(二)優化學校的公衆號編輯任務。

語文組的公衆號編輯任務,交給我了。只要是聽課,我就得編寫公衆號。現在,我已經基本上摸清楚了這個公衆號內容的寫作框架。我有聽課的工作,還有寫文章的任務,我現在思考是能不能將這2個內容進行合併呢?我聽完課,同時寫完公衆號上的主要內容。

1:講課環節。記錄老師的主要講課環節。我這樣想:亮點環節,記錄詳細。普通環節,直接記錄題目即可。

2:聽評課意見。按照如下版塊,對內容進行記錄。

(1)語文講課大體信息。目的+時間+地點+人物+講課+意義。

(2)任課老師講課內容。可以參考《教案》《教參》上的介紹語言。

(3)任課老師講課特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講課風格+師生配合等方面。

(4)評課信息。時間+地點+人物+評課+意義。

(5)任課老師講課價值。記錄各位老師眼中的優點。

(6)總結價值。聽評課的價值+對學校的意義。

3:上完課後,直接使用手機進行掃描,形成文字版。

4:學校老師的圖片,使用美篇進行記錄,配合文字,先形成簡單版本的微信公衆號內容。修改完成後,直接進行編輯即可。

三:單元檢測

(一)分數標準:《單元檢測》學生的分數90分以上的,要達到90%。

(二)3方評語:

學生試卷,必須有三部分評語:

1老師評語:主要是寫一段對學生認可的話。

2家長評語:讓家長寫一下對孩子的指導和評價。

3學生評語:低年級的學生不太會寫字,現在的主要任務是畫星星。

(三)我的行動:

延時課的時候,讓學生做點練習,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試題有一定的適應性。學生實在出錯太多的,那就辛苦家長再打印1份,讓孩子再做1遍。

四:特色作業

現在的特色作業是【詞語開花】,就是一個字組成很多個詞語。現在還沒有弄清楚如何做纔好,先學習一下再說。

嗯,差不多就是這樣了,寫教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