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資治通鑑》[752]| 諸葛誕造反,司馬昭爲什麼要帶上皇帝和皇后出征?

【資治通鑑白話文】

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平時與夏侯玄、鄧颺等人關係親密。夏侯玄等人被殺,王淩、毌丘儉也相繼誅滅,諸葛誕內心很不安,於是就儘量拿出官府庫中的財物廣泛地賑濟施捨,又赦免不該赦免的人,以收買衆人之心。他還蓄養了揚州的輕生重義俠客數千人當做護衛自己的敢死隊。因爲吳國人想要攻打徐塘,諸葛誕就請求率十萬兵衆去守衛壽春,又請求在淮河邊築城,以防備吳人進犯。

司馬昭剛剛執掌朝政,長史賈充建議派遣部下去慰勞徵東、徵南、徵西、徵北四將軍,並觀察他們的動向。

【點評】

司馬昭派賈充巡察徵東、徵南、徵西、徵北四將軍, 其餘三人都是虛的, 重點其實是落在諸葛誕的身上。

司馬昭派賈充到了淮南,賈充見到諸葛誕,一起談論時事,賈充說道:“洛中的諸位賢達之人,都希望實行禪讓,您認爲如何?”諸葛誕嚴厲地說:“你不是賈豫州的兒子嗎?你家世代受到魏國的恩惠,怎能想把國家轉送他人?如果洛中發生危難,我願爲國家而死。”賈充默然無語。

回來之後,賈充對司馬昭說:“諸葛誕再次到揚州後,深得士衆之心。如今召他來,他必然不來,還會反叛,但早反叛禍害不大;如果不召他來,那麼晚反叛禍害就大了,因此不如召他來。”司馬昭採納了這個意見。

四月二十四日,朝廷下詔,任命諸葛誕爲司空,召赴京師。諸葛誕接到詔書,更加恐懼,懷疑是揚州刺史樂琳告發自己,殺樂琳。諸葛誕集結淮南及淮北郡縣屯田十餘萬官兵,積蓄足夠一年的糧食,作了閉門自守的長期準備。又派長史吳綱護送小兒子諸葛靚到吳國,稱臣請求救援,並請求再讓部下將士的子弟當做人質。

【點評】

從地理環境的因素來看,即使樂琳沒有告發,諸葛誕要造反,也有殺揚州刺史樂琳的必要。徵東將軍府與揚州刺史治所是在一起的,誠如王謹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州制度研究》一書中所講:“刺史與都督共駐一城,前者又對後者起了很大的牽制作用,使都督在軍鎮不能爲所欲爲。正因此,當揚州都督諸葛誕起兵淮南前夕,要首先襲殺刺史樂綝……加之刺史本身又是戰爭後勤的主要供給者。”


吳國滕胤和呂據之妻,都是夏口督孫壹的妹妹。六月,孫琳派鎮南將軍朱異從虎林領兵去襲擊孫壹。朱異到武昌時,孫壹率領部曲投奔魏國。六月六日,朝廷下詔,拜孫壹爲車騎將軍、交州牧,封吳侯,開府設立官屬,儀同三司(儀制同於三公),又賜給帝王服用的全套服飾,給予豐厚待遇。

司馬昭奉皇帝及太后征討諸葛誕。

吳綱到了吳國,吳國人大喜,派將軍全懌、全端、唐諮、王祚等人領兵三萬人,與文欽一起去救援諸葛誕;任命諸葛誕爲左都護,持符節、大司徒、驃騎將軍、青州牧,並封爲壽春侯。全懌是全琮之子,全端是全琮之侄。

【點評】

諸葛家族,非常神奇,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分別在魏蜀吳三個國家做官,而且角色都很重要。另外,諸葛家族還專門與司馬家族較勁。不過,笑在最後的都是司馬家。

蜀國的諸葛亮不用說了,他和司馬懿鬥法七年,雖然讓司馬懿留下不敢與諸葛亮正面作戰的窩囊形象,但司馬懿不僅耗死了諸葛亮,而且憑着與諸葛亮抗衡,在關中建立了雄厚的根基,從而有了底氣比較足的政治資本。

吳國,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在成爲首席輔佐大臣之後,堅持對魏用兵,在東興打了大勝仗,讓剛執掌權力的司馬師灰頭土臉。可是,諸葛恪驕傲自大,再次用兵,大敗虧輸,間接地丟了自己的性命,而司馬師憑此徹底穩定了在魏國的政治地位。

這次,是身在魏國的諸葛誕,挑旗向司馬昭叫板了。

諸葛誕的造反有點奇怪:既然有反心,爲何毋丘儉與文欽起兵時,他不願意配合?毋丘儉派使者來做說客時,他竟然斬了來使。當初,如果他們三個人聯手,力量不容小覷。那樣的話,最後戰局結果如何,還真難預料,因爲“三人成虎”,說司馬師欺負曹家皇帝,罪大惡極,從而號召各地方勢力及朝廷擁曹派,一起“清君側”,恐怕就會有連鎖反應。

諸葛誕的造反,也可以說,是司馬昭給逼的。  讓他到京城當司空,當然就是剝奪他的兵權。有夏侯玄、鄧颺、王淩、毌丘儉等人被誅殺的前車之鑑,諸葛誕哪能不知道兇險所在。所以賈充對司馬昭說,只要這樣做,諸葛誕必反,乘着他羽翼未滿,趕快收拾掉。

司馬昭征討諸葛誕,爲什麼要把皇帝和太后都帶上?

他有兩個考慮。

其一,防止別人在京城,利用皇帝和太后搞政變。他老爸司馬懿,當年搞高平陵政變,就是借曹爽兄弟們和皇帝一起離開京城的機會,控制了太后,然後以太后詔書爲名,討伐曹爽。所以,光帶上皇帝也不踏實,要挾天子及太后以令諸侯。

其二,不能讓皇帝和皇太后離開自己的掌控。皇帝已經顯現對司馬家的不滿,司馬師病重時,司馬昭前往探望,皇帝曹髦下詔命令司馬昭留守許昌,差一點,他就被排擠出朝廷的權力中心。他心有餘悸,不得不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