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A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B

你希望他人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人。你不希望別人怎麼對你,你就不要這樣對別人。這裏的你和人,不是相互關係,是你希望A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B。

所以,用到職場上來說,

你不希望上級怎麼對你,你就不要那樣對你的下級。

你不希望下級怎麼對你,你就不要那樣對你的上級。

你不希望在你前面的人給你留下什麼麻煩,你就不要給後面的人添麻煩。

你不希望在你後面的人給你使什麼手腳,你就不要給前面的人使什麼手腳。

你不希望右邊給你,你就不要給左邊。

你不希望左邊給你,你就不要給右邊。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相互的,不是一一對應的。我怎麼對你,和我有感,和你無關。

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就是,某某說,她對我不仁,我就會對她不義,她進我一尺,我要還她一丈。

這樣的處事方法是不可行的,

你不仁,我不義,必然會在別的地方再受到不義之報,你不仁,是你的事,我對你義,是我的良知,我對所有人仁義,和你怎麼對我沒有關係。

這就是王陽明先生說的致良知。

寫到這裏,我恍然大悟,瞬間理解了,很多電視劇中主角們的行爲。比如,《琉璃》中的禹司鳳,不管別人如何對他,他都是一顆赤誠之心對待所有人。

這裏說的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是從社會公德方面來說的,修身修己。比如,公共場合自己把自己的垃圾帶走,不要給環衛工人添麻煩。

和心理學上的害怕給別人添麻煩是不一樣的,心裏學上說的要給別人添麻煩,是說,要與人互動,互相幫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