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生命——讀《皮囊》有感

(作者 萬芊芊)

“這些刻在骨頭裏的故事,那些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

《皮囊》是當代作家蔡崇達創作的長篇散文集。一個一個鮮活而深刻的生命故事,講述着作者身邊人的生命軌跡。在這裏,你讀不到遠大的理想和遙遠的遠方,但能走進人的內心,直面每個平凡人的共同境遇。

作者在大英博物館參觀了“living and dying”的展覽,裏面陳列着已逝去的人們自認爲生命最美好、最痛苦時刻的照片。作者從中看見了路過生命的所有人,並希望用文字將生命中的有緣人點亮。一個歷盡滄桑的少年在這時轉身,將刀口對向自己,剖析內心。

如果文學有根據地,那就是作家的故鄉。作者蔡崇達生長於一個閩南小鎮,其文章似乎也吹拂着鹹腥味的海風,泛着海面的細碎光亮。這樣一個一如大多數中國農村的海濱小鎮,卻爲作者的寫作帶來了獨特的生命底色。

從作者最熟悉的人寫起,阿太對待皮囊有近乎殘忍的態度,但卻滲透着更具溫度和豁達的生命觀。這是全書的基調,更給作者帶來極大影響,從而更客觀、抽離地看待每一個生命。親人中還有倔強得可愛的殘疾父親,有勇敢卻無助的母親。小鎮裏有自尊心強烈到不惜生命的天才文展,有被小鎮輿論扼殺的張美麗,有滿嘴理想卻遭現實重擊的厚朴,有給失去親人的人們帶來莫大慰藉的神明朋友... ...我看到了每一個面對現實問題用力活着的人們,我看到了直面生死時人們最原始的狀態。

生命厚重,這是常見的形容,而我說生命透明,這是我讀過這本書後的直觀感受。生命透明得每個人都對其似見而非見,但我在作者的引導下,看見了每一個人,包括自己。皮囊不顧內心,迎面即是凡塵,帶給我們慾望。但一顆鮮活而明亮的心,需要皮囊賦予生命意義,我們做不到真正的灑脫,未能免俗地貪戀皮囊。生命透明,不是說皮囊不重要,而是說生命不止皮囊,需要更多地關照內心。不僅自己,每個路過生命的人都值得被關照,每個透徹的生命故事都有價值。

當我敲下這段蕪雜的文字,我發現我太淺顯、太輕飄,走過的路太短,讀過的書太少。原諒我無法全然展示所思所想,但如果你願意,《皮囊》會讓你的某個夜晚更寧靜,會讓你看待生命的眼光更悲憫也更溫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