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資治通鑑》[754]| 同樣是北伐, 爲何諸葛亮受肯定,姜維受批評?

【資治通鑑白話文】

蜀漢的姜維聽說魏國分出關中的兵力去支援淮南,想乘虛攻打秦川,於是就率領數萬人出駱谷,挺進到沈嶺。當時長城一帶積存的糧食很多,而守兵很少,魏國徵西將軍都督雍州、涼州諸軍事司馬望和安西將軍鄧艾就進兵佔據了那裏,以抵擋姜維。姜維築營壘於芒水一帶,數次挑戰,司馬望、鄧艾不予理會。

當時,姜維屢次出兵征戰,蜀人愁苦不堪,中散大夫譙周寫作《仇國論》諷諫他,文章說:

“有人問,古代能以弱勝強者,用的是什麼方法呢?我回答說:聽聞,處於大國地位而無禍患者,就容易鬆懈怠慢;作爲弱小的一方,又常有憂患的,就一心想要改善。鬆懈怠慢的就容易生禍亂,而一心改善的就萬事治理,這是世間常理。所以周文王養民,最終以少取多;勾踐能體恤民衆,最終以弱斃強;都是這種情況。

“有人說:以前,項羽強而漢高祖弱,互相交戰,後來項羽與漢高祖約定中分天下以鴻溝爲界,各歸本土生息養民,張良認爲民心一旦安定,就難以再發動,於是率兵追擊項羽,終於消滅了他。難道一定要像文王那樣行事嗎?

“我回答說:在商、周之際,王侯世代尊貴,君臣之分久已穩固,人民習慣於他們所效忠的對象,根基深的,難以拔除;基礎牢固的,難以遷移。在那個時代,即使是漢高祖又怎能靠持劍策馬而奪取天下呢?到秦朝廢棄分封侯國設置郡守之後,百姓被秦朝的苦役搞得疲憊不堪,天下已經土崩瓦解,或者每年換個君主,或者每月換個主公,人民鳥驚獸駭,不知所從。於是豪強並爭,虎裂狼分,奮勇拼搏的就收穫良多,遲疑落後的就被人吞併。

“而今天的形勢是:敵我兩國(曹魏及蜀漢)的君王寶座,都已經傳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不是秦朝末年,天下鼎沸的形勢,卻類似戰國七雄並峙。所以,我們只可以效法周文王模式,卻很難走漢高祖道路。

“百姓的疲勞,就是產生騷動不安的前兆;在上位的驕慢,在下位的人殘暴,則國家有瓦解的危機。諺語說:‘射箭如果屢次不中,不如慎重瞄準之後再發射。’所以,智者不爲蠅頭小利而動心,也不會因爲大概可能就去碰碰運氣,時機成熟以後再行動,形勢適宜以後再舉兵,所以商湯、周武的軍隊都能一戰而定,因爲他們能重視人民的承受能力,並且能審時度勢。

“如果不懂得這些道理,竟然竭盡武力濫用征伐,出現了土崩瓦解的形勢,再遭遇國難,即令有大智之人,也束手無策。

【點評】

對於姜維的北伐,歷史評價是充滿爭議的,很多人說他是窮兵黷武,耗空了蜀國。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和姜維同樣進行北伐,爲何一個備受肯定,一個飽受批評?

今天看了譙周的分析,可能是問題答案的要點之一。

“今我與彼皆傳國易世矣,既非秦末鼎沸之時,實有六國並據之勢,故可爲文王,難爲漢祖。”我國與魏國,都已經傳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不是秦朝末年,天下鼎沸的形勢,而更像是戰國時期,六國並據,所以,我們可以走周文王模式,卻很難走漢高祖道路。也就是說,姜維北伐的背景和諸葛亮時期相比,已經是有很大不同了。

東漢末年,羣雄並起,各路豪強都有企圖心,至三國初立時,蜀漢能夠和曹魏、東吳一較長短,是因爲蜀國雖然只有四川一塊地方,但是軍隊都是跟隨劉備征伐四方的精銳,雖然諸葛亮輔政時,蜀國的人才有所凋零,但對於魏國和吳國比較,也不少差很多。諸葛亮不光是北伐,而且整肅法紀,發展生產,國庫還很充實,人民也擁護。

諸葛亮是一位傑出的戰略家,他之所以要堅持進行北伐,一方面固然是爲了報答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遺願;另一方面卻是以攻爲守,不斷騷擾曹魏,使其疲於奔命,不能安心搞經濟建設。

尤其是重要一點,那時蜀漢是打着復興漢室的旗號,還是名正言順的,無論是在蜀地還是全國,在道德層面是有民意支持基礎的。

諸葛亮通過北伐,穩定了邊境漢中,讓漢中的老百姓有歸屬感,促進了漢中的經濟發展,自然衆望所歸,獲得民衆的支持。在朝廷裏,諸葛亮爲人處事公平公正,獲得了上至皇帝,下至大臣的普遍支持。

到了姜維這個時候,曹魏與蜀漢的君主接班人都到了第二代、第三代,漢室連名義上都不存在了,百姓已經安於割據政權統治的現狀,對於是否恢復大漢王朝,已經不感興趣了。姜維進行北伐時,曹魏已經進入穩定狀態。“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不再具有正當性。所以,蜀國上下對姜維連續北伐,勞民傷財的做法已經有怨憤之情。

時代不同,追求的目標和戰略也要調整。所以,譙周說,這個時候只可以效法周文王模式,卻很難走漢高祖道路。周文王怎麼做的,他首先己先建設了一個最好的國家,樹立了一個標杆,不光是本國的人民稱道,而且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向往,時機成熟時,最後檄文發出,天下響應,一戰而定,最後歸於一統。這就是王道。

另外,諸葛亮與姜維的做法有很大不同。諸葛亮當年北伐,是有節奏的。戰爭不是遊戲,搞不好就會出現政治問題。諸葛亮出征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是建立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下。因爲缺糧,諸葛亮可以在大勝後花三年時間來準備下一次北伐,而姜維他只管打仗,而不能安民理政,頻頻出征,這樣他給蜀國帶來的都是愁苦,一方面怨聲載道,一方面國家實力也受到削弱。掏空內部去對外爭戰,最終就像譙周對蜀漢的結局的預言:“夫民之疲勞,則騷擾之兆生;上慢下暴,則瓦解之形起。”

常言道,識時務者爲俊傑。人要看清自己的實力,國家也是同樣如此,不能不顧現實只憑意志發動戰爭,人的成就離不開自身的奮鬥,但首先要考慮到歷史的趨勢。

其實,對於蜀漢和曹魏這種懸殊的實力差距,也不是沒有機會,但這個機會不是來自蜀漢自身,而是等待敵人的變故。魏國也好,晉國也好,本來就是矛盾重重的政權。蜀漢滅亡不到十年,禿髮樹機能(晉朝時期河西鮮卑族首領)反動叛亂持續九年,他攻陷涼州,縱橫西北,晉國喪師數萬,戰死四名封疆大吏,威震天下。如果蜀漢能撐到此時,是不是可以大有作爲?

蜀漢整頓好自己內部,休養生息,“深挖洞,廣積糧”,養精蓄銳,“智者不爲蠅頭小利而動心,也不會因爲大概可能就去碰碰運氣,時機成熟以後再行動,形勢適宜以後再舉兵”,有節制地北伐,等待魏晉內部自己出問題再做圖謀,這纔是可行的戰略。

拿破崙說過一句話:“一個人不管有多大才幹,沒有機運等於零”。姜維的確是逆勢而動了,連年不斷的戰爭,讓老百姓不堪其擾,北伐就失去了民意基礎。豈止老百姓不滿,就連蜀漢後主劉禪和一幫大臣,都對北伐產生了牴觸心理。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即使姜維的北伐不被鄧艾中止,遲早也會從內部土崩瓦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