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情緒機制讓我們失去了童真

最近發現自己經常在看到某一條消息的時候,會“轟”的一聲,覺得好開心,或者不開心。突然覺得有點差異,因爲年紀小的時候的自己彷彿是一派天真樂觀的呢。難道是因爲年齡漸長,失去了年輕時候的那種樂天體質了嗎?怎麼會如此輕易感受到快樂或者不快樂呢?

我的四歲小女兒,完全不設防也沒有任何包袱,每天開開心心天真無邪。姐姐經常喜歡捉弄她,編排一些類似“小魚是個大笨蛋”這類的歌兒,她不僅不覺得生氣,還一往如常地快樂地跟着唱。

我們大人爲什麼會容易在年紀漸長之後失去了這種簡單的快樂呢?

後來認真想了想,發現,其實那是一種處理事情的智慧。

首先因爲經歷了非常多事件,我們早就產生了一種機制,能在事件發生的那個瞬間,快速識別並且精準地判斷究竟是屬於對自己“有利”或者是“無益”或者“有害”的事件。正因爲有經驗地精準,所以才能在某一個瞬間快速調動情緒。

然後還因爲我們早就慢慢熟悉了自己的情緒,知道什麼的事件可能會引起自己悲喜,並提前做好預警。正因爲如此,我們纔不會像孩子那樣突然大悲大喜,情緒失控,而是在這個過程中有所察覺。

這種機制自然是好處多多,畢竟我們會比較妥善地在人前展現自己穩如泰山的一面,但也有它的壞處。

壞處就是讓我們失去了平常心,那種忘掉得失享受當項的正中狀態。因此要重新找回這種平常心,就需要經常反思和修煉了。

就像畢加索學孩子作畫一樣,讓我們學着孩子那樣迴歸童真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