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結的初戀詛咒

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在他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描繪一個悲劇:

蓋茨比是一個億萬富翁,他再次遇到前女友戴西。戴西因渴望紙醉金迷的生活,早已嫁給一個紈絝子弟湯姆。湯姆的家境已沒落,但戴西仍渾身上下散發着對物質生活的渴求。不過,蓋茨比對她仍癡迷不減,繼續狂熱地追求戴西,並用巨資資助她的家庭。然而,戴西也仍和以前一樣不在乎蓋茨比,不僅和丈夫一起利用他,甚至還參與策劃了一起車禍,害了蓋茨比的性命。

這是沒有結果的初戀留下的詛咒。對蓋茨比而言,沒有在戴西身上實現的願望,猶如一個魔咒,他似乎只有實現了這個願望,這個魔咒才能解除。

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例子顯示,不曾完結的初戀是最常見的魔咒之一,令許多人爲之付出巨大的精力。

2006年6月,一家媒體報道了這樣一件事。一名80歲的老人馬德峯在長達47年的時間裏,一直在尋找初戀女友,最終通過這家報社得以圓夢,知道了初戀女友的下落。 這種未能實現的願望,爲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能量?

對此,可以用完形心理學給予解釋。完形心理學是源自德國的一個心理學流派,其核心概念就是完形,大概意思是,我們會追求一個完整的心理圖形。一個有始有終的初戀,不管結果是走向婚姻的殿堂還是分手,只要有明確的結果,就是一個完整的心理圖形。然而,假若初戀無果而終,就是一個沒有完成的心理圖形。那麼,我們會做很多努力,渴望完成它。

馬德峯老人和初戀女友因爲組織的反對而不能結婚,這不是自己意志的結果,並且,分手後,兩人失去了聯繫。這兩個原因加在一起,導致馬德峯在這一件事上的心理圖形有很大的不完整感,這是令他在後來的47年間不斷尋找初戀女友的重要動力。

馬德峯老人的這種心態其實並不罕見,有報道稱,山東青島一家機構甚至專門推出了一項特別服務——“代孤獨老人尋找初戀情人”。

讀到這裏,我也就明白了我的朋友爲什麼一定要拋家棄子,執意和初戀在一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