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天才的4個要素,有目的地練習,普通人也能成爲天才

長久以來,我們周邊卓越、優秀的人,都被冠以“天才”的美名,天才在我們心中的定位就是天生的,做什麼事情,不需要多麼的努力,就可以先人一步,取得驕人的成績,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事實就是:其實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什麼天才的,所謂的天才,不過是跟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不過跟普通人的區別是:他們經過刻苦的奮鬥和努力,付出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辛,最終取得了別人眼中,認爲不可能辦到的事情,成就了天才的美名;其實天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別人都說可以做到的,但是我們沒有天才的毅力,做事總是半途而廢,我們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無能,只能把無法做到的這一切,歸咎於天才的一種說法!

格蘭德維爾說過: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是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人們眼中的天才,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經過不下於10000小時的錘鍊,才能從平凡成爲卓越。

而《刻意練習,從新手到大師》這本書中,作者艾利克森和羅伯特.普爾更是顛覆了人們對天才的定義,書中更是用大量的實踐和案例,證明了天才的來源,都是刻意練習、針對性訓練之後的結果,事實證明,如果有針對性的刻意練習,人人都能成爲天才。

音樂天才莫扎特

1763年,年僅7歲的莫扎特,計劃環歐洲旅行演出,也正是因爲這次演出,鑄就了莫扎特傳奇的開端;那時的莫扎特,身體勉強能看到大鍵琴頂部,如此小的孩子,竟然用演奏小提琴以及各種鍵盤樂趣的技能,深深的征服家鄉薩爾茲堡的觀衆,並且在觀衆的心裏,刻上了天才的字眼,並且伴隨了莫扎特一生。

後來研究人員調查後發現,莫扎特的父親,是一個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卻沒有達到自己渴望中的成就,於是把所有的心血傾注在孩子身上,起先從莫扎特的姐姐瑪利亞.安娜開始培養,同時代的人稱姐姐爲鋼琴演奏家、大鍵琴演奏家和職業音樂家。因爲有着培養莫扎特姐姐的經驗和基礎,在莫扎特很少的時候,父親就開始全職教導莫扎特,和培養莫扎特姐姐相比,不管從強度,還有時間方面更是傾注了更大的心血。

如果莫扎特不是如此濃厚的音樂氛圍中成長,或者說沒有足夠多的接觸音樂,肯定是培養不出莫扎特這樣的天才的!

由此可見,天才是訓練的產物,當我們在特定的環境當中,訓練特定的才能,纔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培養出天才來,耳熟能詳的《孟母三遷》,成就了孟子,更是很好的爲我們闡述了環境的重要性。

不管是我們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還是國外音樂天才莫扎特,也都很好的向我們證明了:天才,是需要有目的的練習和訓練,纔可能達到一個別人可望不可及的高度;當然不管國內還是國外,所有的傑出人物,都離不開有目的地練習,而且是大量有目的地練習,其中有4個特點:

1:有目的地練習,必須有明確的定義,還有特定的目標

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有了明確定義和特定目標,會比漫無目的地練習要有效的多,我們也沒有必要制定長遠目標,因爲這樣沒有任何意義,而是制定極具針對性的短期目標,完成之後,再去制定下一個,就跟電影《奪冠》當中的郎平一樣,教練剛開始不是教她接球,而是從體能開始練習,然後到接球,把每一個動作都練在肌肉當中的記憶,也就是下意識,下意識怎麼來的?訓練來的,不是一般的訓練,而是千百萬次、上一次不斷重複的訓練。

2:有目的地練習,而且是專注的練習

當我們有了目標之後,一開始就必須專注於自己的任務,而不是三心二意,或者半途而廢,當我們專注練習的時候,注意力也就會更加集中,纔可以對自己的專注有所感受,就跟電影裏《奪冠》的女排姑娘一樣,牆上面的每一個印記,都是女排姑娘們一個一個鑿出來的,不是一次鑿出來的,而是一次次重複着,專注於目標的產物。

3:有目的地練習,包含反饋

我們在生活或者工作當中,會遇到過這樣的好心人,會勸導我們:你不要光低頭走路,還要擡頭看看,路走的對不對;有目的地練習,我們還必須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的對不對,如果不對,到底怎麼錯了,錯在哪裏,怎麼去改正,這些都需要反饋,才能更好的前行。

4:有目的地練習,需要走出舒適區

不管是提升自己還是培養孩子,有目的地練習,就必須走出舒適區,溫牀是滋養一切藉口的根源,人只有走出舒適區,才能進步,不然永遠會在原地踏步不前,《奪冠》裏的女排姑娘,沒有一個是呆在舒適區拿到冠軍的,她們每一個人,都是帶着渾身的傷痛前進,才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成爲傳揚女排精神的代表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