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門+經濟5

7. 精神資產(Spiritual Capital)

另一個可以“向內求”的資產。一個人與自身和宇宙建立起宗教、精神或其他形式的聯繫時,精神資產由此形成。它包含知識和經驗資產的某些部分,但相較二者更爲深入,更爲私人和廣博。

佛教就體現了非常明顯的精神貨幣:業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事果,今生作者是。”這種精神資產貫穿前世今生以及後世。我們中國人常說的“上輩子欠了你,今生來討債”或“今生積福,後世享福”體現的便是這一關係。

再說一個例子,瑪雅文化中,人們認爲自己的存在應該感謝造物世界的大美和精密,終其一生應創造出絕美與感恩的作品,回饋存在本身。

8. 文化資產(Cultural Capital)

前7種資產形式均可由個人實現,“文化資產”則需羣體才能達成。文化資產指的是羣體內部和外部進行交流分享的過程,如藝術作品和戲劇、每個孩子學唱的歌曲、豐收節慶或宗教儀式聚集人羣的能力...... 一般發生在鄉村、城市、生物區或國家範圍內。

這8種資產形式有助於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讓我們清除認識到我們身邊並不是只有金錢在流通。貧富並非只用金錢界定,還有個人聯繫、自然資源、土地、知識、經驗等因素值得考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