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部電影

昨天看了葉嘉瑩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坦白講,並沒怎麼看懂,可能是因爲古文功底很差,對於中間神神叨叨的配樂唸白或吟誦沒有太多感覺。所以我也無法從古詩詞的角度去寫,一味地吹噓或批評文字也沒多大意思。

整部影片兩小時,雖然沒太看明白但多少也有一丟丟感想,都是細節。其中有一段是對葉的祕書的採訪,她說了一個細節頗爲有印象。她說葉在大陸會被大家當成神,而在臺灣或外海大家是把她當人來看,葉在他們的周圍人相處時還時常發發脾氣鬧鬧彆扭什麼的。想一想定是很可愛。這就說到我們這仍然喜歡找一個神在頭頂上以供仰望和崇拜的傳統。想必如此說法年輕人不會同意、刺耳。所以我們就會完全轉向鏡像,從敬神到砸神無縫轉換。說穿了不過是內裏虛弱,需要找個靠山倚靠,或乾脆放任自身的黑暗任其膨脹。

而葉先生身上另一個品質更讓我覺得佩服。她的一個我不記得名字的朋友在影片裏也這麼說,她很平淡,平淡地接受和對待自己經歷的滄桑歲月。詩詞救了她的命。如此短短一句對她的評價也訴說了詩詞對她的重要性。究其根源我依然覺得是任何一種根本性的東西才能真的使一個人武裝到強大。葉先生中年喪女(大女兒夫妻因車禍不幸離世),如此打擊也沒有把她擊倒,可見這是有真本事的人。

既有真本事又避免將誰推成神,這對於現今我們的大衆來說仍然是個難以把握的事兒。本事要承認並且要認真向其學習,但絕對拒絕對個人的崇拜,“神壇”上的人也必須下來。總之電影是不錯的好看的,但沒有功底的人是看不懂的,不過受受薰陶也是不錯的。因此若能愛上詩詞詩歌那更是件好事兒。同樣是老太太,我奶奶就是個普通的老太太,葉先生就是“葉先生”。葉先生當然是真材實料的大師,但是,尤其是在今天的社會,生活無性命之憂,不過各個方面更是比從前多元複雜。每個人應該明白任何人的成就不過是諸多方面的一項而已,要警惕受任何宣傳性意識形態的蠱惑。儘量全面地看待和認識問題固然很難,但誰若是可以不斷地學習不斷清晰都會離大師越來越近。所謂的神一定是與衆不同超凡脫俗的,但毀神也是需要有本事的,庸衆的打砸搶是行不通的;同時,有本事的人也不要真的覺得自己有本事了,否則站得越高摔得越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