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神童侄子諸葛恪,一着不慎,最後引來東吳諸葛滅族之禍

​諸葛家族中並不是諸葛亮一人顯貴,例如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那在東吳的地位也不比蜀漢丞相諸葛亮差多少。

本來作爲正統太子黨的諸葛恪,卻意外遇上太子病逝,這下他又該如何應對自己的處境?

一、出名趁早心急切

諸葛瑾雖是一個文雅俊才,但在弟弟諸葛亮這個舉世無雙的英才面前,顯得黯淡無光,三國中對他的描寫更是有些負面了。

要是談及諸葛瑾的作用,一來同孫權交情深厚,經常委婉勸誡主公;二來作爲吳蜀之間的聯絡者,多次鞏固吳蜀同盟。

在對待諸葛亮問題上,諸葛瑾也曾私下對孫權表明,他和弟弟都是對主公忠心不渝的人,誰也無法勸動誰,孫權也很讚賞。

本來在自己這一輩算是比不過了,好在諸葛瑾有個聰穎伶俐的長子諸葛恪,二子諸葛喬被過繼給了諸葛亮。

在東吳長大的諸葛恪心懷志向,他要在東吳做到位極人臣,絕不比周瑜、諸葛亮等人差,輔佐皇帝的事業推廣到光宗耀祖的地步。

四書五經和各類旁書都讓諸葛恪學到不少,他有心超過父輩那些人,尤其是自己的伯父諸葛亮,極力培育自己的學識修養。

在諸葛恪成年之後,他便同太子孫登交好,在一羣“官二代”中出類拔萃,經常給孫登講道藝,興趣相投的兩個人也成好友。

孫權經常會戲弄諸葛恪,故意用難題考驗他,諸葛恪在這方面對答如流,他的捷思便顯現出來,不至於在別人面前鬧了笑話。

父親諸葛瑾是個侍奉孫權的文臣,作爲他的兒子,諸葛恪卻想領兵實戰,這是施展才華、積累功績最快的法子。

可惜連父親也不贊同他的想法,只想讓他領文書方面的差事。還是伯父諸葛亮寫信過來將事情委婉一提,這才滿足了諸葛恪的心願。

拿到心心念唸的兵權,諸葛恪便向孫權討來差事,他想要領兵去就彪悍的丹陽山越人收爲己用,不出三年就可將這幫山民馴服。

大家都嘲笑他是一個立功心切的毛頭小子,孫權應允了他去促成此事,諸葛恪自信滿滿,後面他也的確實現了自己的承諾,得到嘉賞。

二、力壓衆臣佔獨秀

雖然可以肯定諸葛恪的才華,但他從來不會低調遮掩,盡情展現自己的本事。在孫權的眼中,他是一個有能力卻剛愎自用的人。

東吳的老臣一個接一個逝去,連丞相陸遜也病逝,剩下來的人才愈發稀少,都是功臣謀士之後,遠遠不比他們父輩那代人顯耀。

在這批人中,諸葛恪被看作是陸遜的接班人,病重託孤的孫權還猶豫不決。東吳爲繼承人鬧得風風雨雨,如今的太子正是八歲幼子孫亮。

前一任被衆人看好的太子孫登英年早逝,後面又鬧出來孫和同孫霸爭奪空懸的太子之位,在權力鬥爭下,鬧到最後以孫亮繼位收場。

諸葛恪的立場就顯得尷尬,他和孫登交好多年,本以爲孫登登基鐵板釘釘,偏到關鍵時刻又被捲入到權力鬥爭。

最好的做法就是學習他的伯父諸葛亮,乾脆成爲一個忠君的純臣,不應該在繼承人的爭鬥中提前下場。

後來在旁人的勸說下,孫權把太子孫亮託付給諸葛恪,就如同當年劉備託付諸葛亮,朝政大權都由諸葛把握,等同於攝政王了。

一家獨大的權臣諸葛恪惹來別人眼紅,孫權一死,便有孫弘想要除掉諸葛恪,他是看不慣東吳被掌控在一個外姓人手裏,他向來討厭諸葛恪。

沒有了孫權壓着,諸葛恪就是東吳權勢最大的,十歲的小皇帝孫亮又沒有親政的能力。聽說孫弘想殺自己,諸葛恪命令下去就先除掉了他。

三、兩戰招禍失所有

在諸葛恪的後半生中,有兩次重要戰役直接決定了他的命運。一是東興之戰大勝助長他的驕傲自滿,二是新城之戰大敗摧毀他的聲望。

東興之戰是魏國試圖在東吳政權交替之際趁虛而入,諸葛恪領兵對上了司馬師,他計劃主攻東興,司馬師三路分兵。

恰逢天降大雪,魏軍暫時放鬆了警惕,人馬都聚在火堆前飲酒作樂。而諸葛恪看準時機,發動奇襲,將魏軍打個落花流水,戰局大勝。

這次勝利鞏固了諸葛恪在東吳的地位,更加不可撼動,民心也都紛紛歸附於他。一家獨大絕對不是皇帝和其他臣子樂意見到的事,一股勢力暗中興起。

這個人就是吳國宗室孫峻,他也是孫權託孤要員之一,其人野心勃勃,諸葛恪在外打仗,他在內勾搭上了長公主孫魯班獲取支持。

不過諸葛恪的聲望太高,想要把他拉下馬,首先要破壞掉他的聲譽。還不用孫峻等人動手,勝了一戰的諸葛恪又提議攻打魏國。

出兵遠伐是十分消耗國力的,需要徵糧徵兵,百姓們因此哀聲怨道,他們只想過着安穩的日子,外敵不犯又何必去出擊呢?

在孫峻背後的推動下,輿論都是譴責諸葛恪的,說他居功自傲,只不過打了一次勝仗就自以爲是,根本不顧兵疲民累。

而諸葛恪確實有點自傲剛愎,也不聽取其他人的意見,整兵進攻合肥的新城,以圍攻困城之計企圖攻佔。

魏軍死守新城,吳軍久攻不下,這場戰局拖延的時間越長,對吳軍就愈加不利。士兵犯了水土不服的毛病,死傷日多。

難得使諸葛恪喫一次虧,他的人生向來順風順水,並沒有遇到過什麼挫折。諸位將領另有提議獻策,惱羞成怒的諸葛恪拒不接受。

後來魏軍摸清了這邊的情況,派出大批援軍來新城。而東吳發詔命諸葛恪回去,他纔不甘願地緩慢敗歸,一路上犧牲的吳兵甚多,死傷無數。

這場新城之戰使百姓們都怨念諸葛恪決策失利,牽連無數東吳兒郎白送性命。戰敗本就損了他的顏面,聽聞此事,諸葛恪的性格更加暴躁。

失去人心的諸葛恪正是孫峻想要的,他藉此誣陷諸葛恪有反叛意圖,必須剷除,聯合小皇帝孫亮來了一出“鴻門宴”。

接到小皇帝的酒宴邀請,諸葛恪心有焦慮,坐立難安,還是去赴宴了。宴上陪同的孫峻中途改色,厲聲喚出埋伏的刀劍衛士,將諸葛恪就地斬殺。

不僅如此,諸葛恪的兒子們也難逃一死,三族之內全遭滅門,諸葛家族在東吳的勢力由是全部消亡。

歡迎朋友們關注@新語說古今

和@舊人新說

看更多精彩歷史小故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