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社羣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今年已經是我做社羣的第六年了。有時候資本方會找到我,探討一些商業規模化的可行性,但是我的社羣一直沒有走規模化發展,每年保持千人左右規模,有我自己的考量。規模化可以在商業上獲得很好的成績,但是從社羣的角度未必如此。

基於我過去做社羣的經歷,在我眼裏,一個好的社羣應該是:

1、羣主知道每一個人的名字,線下見面可以直接喊出來,並且知道每一個人的持續行動“黑歷史”,以及最近在忙的事情。

這就要求社羣裏的成員,對於社羣有擔當與參與。“喊出名字”不是羣主追着成員,背名字背照片,而是成員本身有所行動,有所擔當,有所互動,這樣自然就能做到。

而這樣就要求在社羣裏面,不要有“小透明”,也不要有“小透明”的心態。其實社羣如果要成爲“社羣”,就需要每個人都有所行動,有所貢獻。這也是我們進一步努力的方向,讓儘量多的人都有機會在不同的場景下,離開“小透明”的狀態,而有所擔當。參見《消滅“小透明”》。

商業操作上,社羣更像是一種渠道或者媒體,由少數關鍵人物製造熱度,再利用羣體的從衆效應,提高成交率。這樣會有一定負作用,氣氛到的時候,大家會很激動,社羣成員稍微一清醒,就會覺得自己被人忽悠了。

認出每個人的名字這件事情看上去很難,其實也不難。想想單詞都能掌握背熟10000個,認識並記住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當然如果你的詞彙量不到1萬的話,要不來跟我們學學英語?

2、社羣大部分成員至少可以認出一半以上的其他社羣成員,至少和1/3的人見過面,和1/5的人有過深度交流。

深度交流是自發的,不是功利的,不是形式化的,不是相互吹捧的。好的交流水到渠成,既不刻意,又不拘束,讓雙方都感到舒服。

一般我們加入一個社羣,馬上就能看到的是,社羣裏一些已經熟悉的人,在聊天框裏互動,而無法融入。於是很容易產生隔離感。

好的社羣應該製造融入的場景和機會,減少大家破冰的壓力與阻礙。在這方面,我的社羣已經有很多機制幫助大家形成持續行動的上下文,不管是讀書還是英語學習,不管是周覆盤還是年度總結,只要共同做過事情,那就很容易破冰。

而對於有共同行動經驗的人,只要捅破了一層冰,後續的深度交流就很容易開展。

3、社羣成員初次見到對方,可以在五秒鐘調出對方的基本情況,包括最近社羣參與情況、半途而廢情況以及flag完成情況。

我看了很多社羣,能做到這一點的並不多。當我進入一個社羣,能看到的只有一個個ID,而不知道對方是誰,什麼行業,什麼背景,也沒有方便了解的渠道,不好直接問。這樣的社羣就像批量發售一樣,和開通了一個付費專欄沒有什麼區別。

社羣要有數據資產,讓每個人都能方便獲取信息。這樣的好處是,如果在線下見到,也可以快速瞭解背景,拉近距離。

最近幾年,很多社羣的小夥伴出差到外地,都會約上幾位當地的小夥伴聊聊天。很多人從來沒有見過,但是也仍然暢聊無阻。而促成這種溝通順利進行的,就依靠於社羣基礎設施的搭建。

4、社羣成員願意積極主動參加線下活動,目的並一定不是爲了見羣主,而是因爲那裏有自己想見的人。

我們的線下活動,在全國各個大區會舉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會跨區參加。跨區參加,需要花費時間、精力以及差旅的費用,而爲什麼仍然有人願意做,是因爲這些做很值得。而值得的原因並不是因爲羣主,而是那裏有想見的人。

5、社羣的發展是越來越團結,並且越來越進步,最終一起鑄造一段歲月的記憶。

其實讀了歷史你會發現,人一生也就幾十年,而這幾十年,也就只能認識有限的人,做有限的事情,但是卻可以追求無限的可能。

我們大部分人都會有自己固定的生活模式,認識固定的人,安靜地固定生活。而如果與一些完全在自己生活圈之外的好友,羣友,能一起做一些事情,見證彼此的變化,是很有幸福感的事情。畢竟計劃生育以後,我們的兄弟姐妹們少了,但是靠譜的朋友可以多一些好。

當然這個過程自然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即使在一個社羣,也仍然會有人離開,也會有人又會回來,也會有人與人的不愉快。不過把目光放遠一些,一個社羣存在並且長期存在的價值,就在於彼此的持續見證。

我其實並不想說陪伴,陪伴是很奢侈的事情。大家走着走着,如果步調不一致,指不着未來誰會嫌棄誰。而且如果你是一個小透明,沒有人會願意陪伴你。小透明陪小透明,就變成了消消樂。所以還是相互見證一下,交個朋友共切磋,百舸爭流向前走,會有更多的繁榮和湧現。

如果你看明白這一點,你會發現,社羣規模不在大,而在於深厚的行動與鏈接;社羣活躍不在聊天,而在於,我們都在共同爲自己做事情。

而人與人關係的加深,就在於,我們共同構築了多少記憶,共建了多少成長的歷史。

世界很大,社羣百態。以上觀點謹代表個人看法,有很強的特殊性與歷史淵源,分享給大家參考。請不要盲目模仿,因爲你很可能學不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