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分享育兒文章《你越吼,孩子越差勁!狠心點,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十月廿五      陰


最近,看到一個關於鷸成長的視頻,心裏頗爲感動。

視頻講述了一隻幼鷸從依賴媽媽到獨立捕食的過程。

期間幼鷸因被海潮撲打後受傷,總是充滿恐懼和退卻,直到遇到寄居蟹之後,它在寄居蟹身上無意中學到如何應對困難的方法,才重拾了信心和希望。

通過不斷地嘗試,最終,它掌握了比其他鷸更高效的捕食技能。

成長,讓它付出了受傷痛苦的代價;可是,也讓它收穫了友誼和勇氣,給予了它求生技能和獲得幸福的能力。

令我感動的是,鷸媽媽從始至終,都沒有因爲孩子的抗拒、害怕而妥協,她堅持:要喫就自己去捕食。

也正是這份“狠心”,讓幼鷸最終習得捕食求生的技能。

而現實生活中,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保護孩子不受傷害,是父母的本能。這是一種最樸素最本質的情感。然而,時間不會讓人成長,只有經歷纔會。站在孩子身前抵擋一切,甚至越俎代庖替他去完成。那麼,這顆溫室花朵就更加難以抵擋室外的風寒。

曾認識一對夫妻,年過40歲才喜得一子。所以寶貝得不得了。基本上孩子的要求,他們都會滿足,生怕孩子受了委屈。

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常常哭得撕心裂肺,因爲不忍心,媽媽就每天到幼兒園陪讀。

到孩子上小學的時候,這對夫妻常常收到老師的反饋,說這孩子不合羣,和同學都相處不來,甚至常常因爲一點小事和老師發脾氣。

一開始夫妻倆也挺緊張,可是這孩子聰明,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時間久了,老師沒再說什麼,夫妻倆也就漸漸忽略了這件事。


高考的時候,孩子發揮得不錯,考上了一所211院校。

爲了方便照顧孩子,一家人就搬遷到孩子上大學的城市。

而這付出的代價是,夫妻倆失去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只能依賴前半輩子的積蓄,啃老本。

本以爲等孩子畢業工作後,他們就解脫了。

可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孩子,卻因爲依賴性強,人際關係不好而在職場上碰壁。

僅僅一次碰壁,孩子便拒絕接觸外面的一切。

無論父母如何鼓勵和相勸,孩子就是不願意重新去面對。每天躲在家裏玩遊戲,當起了名副其實的“啃老族”。

而這對老夫妻,爲了維持一家的生活,不得不去超市打零工。這個結局真是讓人唏噓!

可是,如果父母能狠心一點教會孩子獨立能力去與他人相處,去克服自己遇到的困難,並重新認識和擁抱這個世界······

如果狠心一點,告訴他:你成年了,我沒有義務再養你、照顧你,你要靠你自己。又怎會淪落到今天這種局面呢?

如果樹苗因爲害怕疼痛而拒絕修剪,就永遠也不會成材。

而是否接受樹苗拒絕修剪的要求,則是作爲家長的我們所能決定的。

很多時候,家長的“不狠心”纔是摧毀孩子人生的致命因素。


我喜歡、欽佩那些“狠心”而充滿溫情的家長。

比如最近熱播的《爸爸去哪兒》第五季中的杜江。

杜江的兒子嗯哼才四歲,所以每次需要離開爸爸去做任務的時候,他總是哭得撕心裂肺。

然而,杜江並沒有因此而接受孩子不做任務的請求。而是,引導他思考、接納和麪對。

他說:“嗯哼,上次你留下了,有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了嗎?有人傷害你了嗎?沒有對不對?”

“對”

“這次呢?”

“這次也一樣。”

他用問答式的方式去引導嗯哼思考,去看待自己遇到的覺得“無法面對”的事情,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而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對於孩子來說,十分有效。

在最近兩期節目中,嗯哼都很獨立地參與節目任務,沒有再哭泣。

杜江事後接受採訪時說:把他勇敢地推出去,讓他意識到這件事情,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自己必須邁出這一步,要去做出改變,才能變得強大,他的內心才能得到成長。

引導他,幫助他,就夠了,千萬別替他去走。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懂得“狠心”一點,很多時候,是爲了避免孩子長大後,社會對他太狠。


我相信幾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包辦一切,對孩子不好。

然而,很多人常常不自覺地替孩子做本該孩子去做的事。

也許的確對孩子愛得深切,也許真的毫無意識,但是,我想,更多時候,成長意味着分離,包辦是面對分離時的不甘。

在韓劇《請回答1988》裏,有一集的劇情講述,金正煥的媽媽因爲有事必須回孃家一趟。

因爲擔心自己不在家,孩子和丈夫生活自理無能,就絮絮叨叨地交代了一切生活注意事項以及煤餅如何操作。

臨別前,儘管已經重複交代了很多遍,她仍然心有不安,一步三回頭。

而就在她真正離開後,丈夫和孩子卻如同從牢裏放出來一樣,使勁放縱自己。

爸爸躺在地上翹起二郎腿看電視,直接用腳丫摳遙控器換臺;大兒子用白糖泡飯喫,而且灑了整整半包糖;小兒子光着膀子吃了一地的薯片;短短几天,他們就把家裏搞得烏煙瘴氣,像個垃圾場一樣。

在突然得知媽媽要提前回家,並已經在火車站時,三個男人趕緊手忙腳亂地火速收拾完家裏的一切。

媽媽走進家門的時候,發現家裏整齊乾淨,跟她離開之前沒有太大差別。

她從衣櫃、冰箱、廚房一一檢查,沒有任何不妥。

丈夫走到她耳邊得意地說:你看吧,你不在,我們也一點沒有不方便呢。

媽媽那一刻臉上的表情很複雜,繼而是失落,她默不吱聲,躲回房間裏去了。


細心的正煥察覺到了媽媽的異樣。他很不解,爲什麼他們做得那麼好,媽媽卻不開心。

小夥伴東龍知道後說:因爲媽媽不在家,而你們還過得很好。正是這句話,點醒了正煥。

是啊,人最大的需求就是被需要,以證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

我以爲你們需要我,而你們不需要,這種落差怎麼可能會讓人不失落呢?

所以,聰明的正煥回家後,便把哥哥在煮麪的手故意燙得紅腫,然後大喊媽媽救命;

他把廚房裏的煤餅打翻,向媽媽告狀說爸爸把煤餅打翻了;

他回到房間裏把自己衣櫃的衣服打亂,然後大喊媽媽說找不到內褲……

媽媽一臉嫌棄的表情過來幫忙,可是抑制不住得意的眼神念着:你們真是我的冤家,沒有我你們怎麼活呀!什麼都做不好......一通忙碌下來,媽媽突然就高興起來了。

喜歡包辦孩子一切的家長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很多時候,被需要的不是孩子,反而是作爲大人的我們。被需要就是被愛。

不善於表達的中國人啊,“我需要你”就是“我愛你”,我們捨不得孩子逐漸不需要我們。

所以,纔會有這些:

“你長大了,我做不了你主了。”

“兒大不由娘,女大不中留”

這些酸溜溜的語句。

可是,對於成長這件事來說,不需要不代表不愛啊。

不再依賴父母,是獨自走向獨立,是一場真正意義上長大標誌的洗禮。

美國心理學家希爾維亞說: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爲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爲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爲了孩子更好地成長,我們必須在必要的時刻忍痛放手,並不斷給予孩子最衷心的祝福。

《爸爸去哪兒》裏,Neinei做任務時提出加長離開爸爸的時間——“不要兩個小時,要三個小時。”

杜江調侃女大不中留。

吳尊雖然驕傲地大笑“女兒長大了”,眼裏卻含有淚光。

想到那個送孩子去上幼兒園的早晨,我們又何嘗不是這種心情呢?他們長得真快啊!

那天他才嗷嗷大哭趕來出世,今天就已經上學了,甚至開始要求有自己的私人空間。

看到孩子長大了,享受成長的快樂,獨立的樣子,既讓我們驕傲,又有很多的不捨。

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要學會珍惜。珍惜彼此依賴的時光,珍惜陪伴孩子的時光。

也唯有如此,在孩子需要獨立的時候,才能真正做到,安心地充滿勇氣把TA推出去;纔有辦法做到,無愧地“狠心”放手。

啓示:有些風雨,我們必須狠心放手讓孩子去經歷,我們也要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滿滿的愛,告訴孩子我們永遠是他背後的港灣,陪孩子嬉戲玩鬧,教他學習和認識世界…



大寶換了第一顆乳牙: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有沒有覺得生活中我們就是這樣絮絮叨叨、大聲吼罵的家長?如果你已經有這種行爲,那麼請你馬上“閉嘴閉嘴再閉嘴”吧!  放手讓孩子嘗試做他能做的事,哪怕他做錯了,也不要緊!  每一個人都是從犯錯誤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需要從錯誤中成長起來,大人也不例外!

        其實這篇文章,也挺符合我現在家裏的情況的。  就拿今天早上我定時叫斌寶起牀這事,我在樓下廚房做好麪條給寶爸喫,自己來不及喫馬上趕上來看斌寶起來沒有。結果發現他還躺在牀上——半夜在自己牀上拉大便了,就跑到我的牀上同妹妹睡。  早上我下樓前已囑咐好他自己起來,等我去看他時,人還沒動!  我內心有點焦急地叫了一聲,他醒了,衝我笑了笑:“媽媽,你抱我起來吧!”  我伸出雙手去擁抱他起來,鼓勵他說:“好,媽媽抱你,你抓緊時間起來吧,現在都過8點了,老師和小朋友正等着你喫早餐呢…” 

        斌寶起來後,自己去刷牙洗臉,我去整理房間、牀鋪什麼的。在我沒有催促的情況下,他很快又自己穿衣服、鞋子了。穿好後飛快地下樓。看到爸爸在吃麪條,他就說要在家喫。本來我們規定他週一至週五不允許在家喫早餐的,既然看到了,也只好給他在家喫。不過我還是鼓勵他最好早點起來去幼兒園同小朋友一起喫。

        傍晚的時候,我去接他回來。看到他出了校門口,白白的臉上衝出調皮的笑意。我主動先叫他:“斌斌!” 

忽然發現他的牙齒下排漏了一個窟窿! 

我很驚奇地問他:“怎麼回事,你的牙齒自己搖掉的嗎?”

  昨晚喫香蕉發現有一顆乳牙鬆了,他害怕得“嘩嘩”地眼淚直流!

  我心平氣和地告訴他:“別怕,你這是要換牙了!” 

他這才停止了哭泣。知道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過程。  就今天上學一天,在園裏自己就把牙齒弄掉了!我問他是怎麼做到的?

斌說:“是我用手指搖呀搖,然後它就掉了!” “那牙齒掉了你把它丟哪裏了呢?”    我又關切地問。

“我把它丟在教室裏了…”

斌認真地說。 霎那間我興奮的心情湧出心頭,爲兒子換第一顆乳牙而高興!

“那不出血嗎?不疼嗎?”

我有點心疼地問他!  沒等他回答我的話,他就一溜煙似的跑回家去了!

        回到家我輔導他寫了《蒙氏數學》。這次的作業難度挺大的,是“認識多邊形”!  是要求幼兒動手平分多邊形、把分塊的三角形剪下來貼到相對應的多邊形裏(貼“瓷磚”)、找對應的多邊形和與之對應的數量。  可能是由於我的積極干預,本來會自己做的斌寶,很反感我的插手!  搞得它剪下來的圖形撒得一桌子,我的急躁讓他也亂了陣腳。零零碎碎的圖形有的掉在地上找不着。後來我慢慢地給他找回來了。 我一邊急切一邊絮叨,斌卻毫無要緊!本來短短的十分鐘不到的作業,他一會去拿鉛筆,一會去拿橡皮擦,搞得半個小時才做完!

        晚上睡前自己按時洗澡了,在規定時間內洗好澡。  沒有參加媽媽的經典朗讀,睡前自己塗了畫。10:30分後才上牀睡覺。


首發於qq空間,分享至簡書時略有修改


文圖:原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