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這兩個月的進展和思考 如何學投資 投資原則 樹木和森林 增強濃度 一起進化

我很喜歡公衆號裏給文章配的背景音樂——《Between Worlds》,曾經有一段,這是我每天跑步時唯一單曲循環的曲子。

2018 年 1 月,在電影院看《無問西東》,我驚喜地發現它用了這首音樂作爲背景,喜歡的電影選擇了喜歡的音樂,特別開心。

喜歡這首音樂,是因爲它的空靈和深邃。從一個音符開始,隨着一個個鋼琴弱音,漸漸進入合奏,優美的絃樂與空靈的鋼琴纏繞在一起,不斷增強,彷彿從一個原點慢慢蔓延到整個宇宙。音樂的最後,又再次回到一個原點,一切都沉寂下來……

8 月 8 日,有知有行邁出了她的第一步。從那個原點開始,106 天以來,我們共推送了 72 篇文章,彷彿 72 聲鋼琴音。你也許會困惑,這些文章背後有什麼聯繫和邏輯?有知有行這個產品在幫助我做些什麼?

今天的文章,我就聊聊我們背後的思考,介紹一下我們的最新進展。

如何學投資

有知有行的目標,是希望和我們的用戶一路同行,一起學習投資、提升認知、獲得收益、感悟成長。

回到「有知」部分,我們的目標是搭建一套凝練了有知有行價值觀的知識體系,能幫助我們的用戶更好地學習投資。

這個知識體系應該是什麼樣?我們從自己身上去尋找答案。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我學習投資的一些心得》,總結了幾個學習投資的關鍵點:

- 根據價值觀尋找投資體系

- 謹慎選擇信息源

- 找到「樹幹」和「元知識」

- 有知、有行,知行合一

- 時間 & 頓悟

「嚴選信息源」這點我相信你已經從我們之前的產品感受到了。

106 天,72 篇文章,背後是我們的嚴選流程。每一篇文章,從投資原則、具體數據,到行文方式,都經過了仔細評審。因爲我們知道,推薦給用戶的文章,代表着我們的認可和背書,這些信息將潛移默化地對用戶產生影響,也會變成大家自己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可是這些文章背後似乎缺少一根明確的主線。這些文章究竟在印證什麼,彼此之間是什麼關係,是不是應該被更好地分類?

我們確實在做「分類」,但卻在做一個「不一樣」的分類。這個「不一樣」來自於我們自身的經驗和思考。

我曾經花了很多時間摸索如何學習投資,如何入門,這個過程中摔了很多跤,也走過不少彎路。與此同時,我和我的夥伴們曾經一起通過「財幫子」和「且慢」服務過上百萬用戶。在陪伴這些用戶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大家在投資時面對的困惑和煎熬,也更理解需要學習什麼才能獲得投資的收益。

我們希望把凝結了這些時間和用戶經驗的東西變成產品,這會爲更多人節省學習投資的時間,降低試錯成本,可以把更多時間放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有知有行」的最新版本就是凝結了我們這些思考的一份答案,我從「投資原則」、「樹木和森林」以及「增強濃度」三個方面來介紹她。

投資原則

巴菲特說過,要想傳遞價值投資的理念,其實只需要 5分鐘,如果你懂就懂了,不懂以後聽再多也不懂。

除去基因論,他在強調的是一個人和一套知識體系、投資體系的匹配度。

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決定了你適合什麼樣的投資體系

如果你選擇的知識體系背後的投資哲學和你的價值觀不一致,那你會經常感受到擰巴、不舒服,看再多文章和書也無法把這些知識內化到自己身上。

因此,學習投資的第一步,是選擇一套和自己的性格、能力、經驗、價值觀相匹配的知識體系和投資體系。

而這,是一切的原點。

下面這張圖,是有知有行的投資原則,也是有知有行知識體系的原點:

這是一切的根。有知有行的知識、未來的策略都會圍繞着它展開。

樹木和森林

我們初學投資時,往往最大的困惑是不知從何下手,也不知道需要學習到什麼程度。

通常,我們會從很小的信息點或者知識切入,卻缺少整體的圖景。舉個例子,很多人一上來就通過一些理財課去學習一些細節知識(比如基金 A 類和 C 類的區別),卻完全沒有理解投資的收益來源以及金融市場的基本規律。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這就好比出門時不查地圖、不用導航,直接選擇車最少的那個方向駛去

我們希望能做出這張導航的全景地圖。

討論伊始,我們覺得它像一棵樹。這棵樹有主幹、有樹枝、也有樹葉,層層向外擴展,表明了這些知識的層級關係和重要性。

於是我們用手畫下了這張圖:

直覺的、模糊的想法很容易,但如何把它實現爲產品的功能提供給用戶,並驗證是否真的能幫助大家更好地學習投資,需要一步一步地努力。

3 個月後,我的夥伴們把這副手稿變成這樣:

當然,這個截圖只是整個知識體系非常小的一部分,更全的內容需要下載最新的 App 去體驗。

但我還是迫不及待地想讓你看到這張地圖的全景,這是有知有行知識體系的鳥瞰圖,它包含了我們目前的所有知識節點,未來的文章更新也將圍繞着這些知識點展開。

增強濃度

學習投資的另一個特點是需要「不斷增強濃度」。

拿我自己來舉例。當我在 07 年第一次讀《聰明的投資者》時,我就讀到了「股票背後是公司所有權」這個知識點。但那時,我只是「看到」這幾個字,但根本沒有「看懂」這句話背後的含義。

後面的很多年,我不斷在各種書籍和論壇裏看到類似的信息,直到某一天,我看到一張公司價格圍繞內在價值波動的圖,而這張圖背後的支撐點就是「股票背後是公司所有權」,那個瞬間,我才真得懂了。

當然,並不是那幅圖有多麼神奇,而是那些不斷增強的濃度,以及這些信息和實踐的結合,最終讓我弄懂了這句話。

因此,在有知有行的知識體系中,我們將圍繞這些知識點,反覆提供各種信息來不斷增強濃度,這些信息可能包括一篇文章,一段簡短的文字,也可能是一張表格或者一副圖。

這些信息的不斷重複,以及未來和實踐的結合,最終將幫你把這些知識凝結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一起進化

以上這些,就是我和我的夥伴們想和你分享的,我們最近兩個月的一些思考、進展和工作。

目前,有知有行的整個知識體系還在不斷建設中。因此,當你打開知識體系的頁面時,會發現其中的有些節點下還沒有相對應的文章。和之前一樣,我們選擇將她呈現在你的面前,希望和你一起見證這套知識體系進化和迭代的過程,也歡迎你參與到這個體系建設的過程中來。

回到開頭。

一篇篇推薦文章的背後,是有知有行的知識體系。有知有行知識體系的背後,則是整個「有知」板塊。而「有知」板塊的背後,則是整個有知有行這個產品。未來幾個月,我們也會把我們最近的一系列思考變成產品,逐漸介紹給大家。

最終,所有這些會回到一個原點,我們希望能提供一個產品,這個產品能幫助大家更好地學習投資、提升認知、下場實操,在收穫良好收益的同時,放下焦慮,全情生活,變成更好的自己。

一起,有知有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