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的牧羊人----一個對長期主義最好的詮釋

偶然讀到法國作家讓·喬諾的一部短篇小說《種樹的牧羊人》,講述的是一位年過半百的牧羊人,他離羣索居,通過三十多年堅持不懈地植樹,將一片貧瘠的荒地變成了森林的故事。故事通過作者和牧羊人的幾次簡單對話,勾勒出一幅跨越時空、震撼心靈的巨幅畫卷。

作者初到阿爾卑斯山下的普洛旺斯高原,當時這個高原一片黃土,光禿禿的,一棵樹也沒有。他在這裏結識了一位老人,當時他花了三年的時間埋下十萬顆樹種,不過只有兩萬顆發了芽,一萬顆存活了下來。

令人驚訝的是,老人竟然不知道這片土地的歸屬,心中只有一個最樸實的想法,那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光禿禿的土地長滿樹木

當時作者給老人描繪了一個三十年後這一萬顆樹長成參天大樹的景象,而老人卻淡淡說道:“假如上天再給我三十年時間,這裏樹的數量一定非常驚人。現存的一萬顆樹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不值一提。

老人最終用了三十年的時間踐行了自己的諾言,讓那個聽起來像童話的那句話變成了現實。他把一片荒蕪的土地,變成了連綿數十里、遮天蔽日的森林。山坡上還鋪着一塊一塊的麥田,河水汩汩地流入池塘,池塘邊還種了一棵菩提樹。整個高地煥然一新,周圍的菜圃與花園,井然混栽着各式各樣的白菜、玫瑰、韭蔥、金魚草和秋牡丹,散發出健康富裕的光芒。老人在沒有任何外界幫助的情況下,獨自用雙手及心靈創造了奇蹟。

在這期間,老人所在的地區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而對於他,一無所知,只是心無旁騖地、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認爲正確的事情

最終,老人在自己種植的森林裏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老人用了後半生的全部精力不知疲倦地勞作,他不僅收穫一個健壯的身體,一片廣袤的森林,還收穫了只有親歷者才能體會到的孤獨的幸福。

老人用行動告訴我們幸福不是一種狀態,而是對待一項事業的心態,即使過程中充滿了瑣碎和艱辛,依然可以擁有一個寧靜和諧的心靈。

老人的內心只有一個簡單到極致的信念,那就是拯救這片荒蕪的土地。這裏沒有任何慾望,沒有自我的狹隘,也沒有對任何事物的佔有慾。在這個極簡信念的背後是真正的愛,那是對土地的愛,對生命的愛,對自然的愛。而那每一棵高聳入雲的參天大樹,都是愛的見證。

老人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證明,只要肯長期堅持做一件正確的事情,便能將荒地變成沃土,創造奇蹟。

長期主義,也許是每個人都應必備的一個信念,也是通向幸福的捷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