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圓通章(第四講5)——淨空法師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着重這個入。

        初於聞中,是耳根接觸音聲時起觀照作用,而不是分別作用。落在分別裏面,心心所就起來了,所以他不落在心心所,不落在八識五十一心所裏面,這個作用就是觀照的作用。這一觀照,他對外面的境界就不受影響,爲什麼?離相了。離相見的是性,他自己所用的是聞性,他所接觸的是聲性,在眼是見性,所接觸的是色性,不是塵性。所以外面的境界是清淨平等,這個就是用心不同,這個方式就叫返照離緣,不爲外面境界所流轉,因此他起的不是生滅心,是當體湛然的真如本性。從這個地方立刻就見性,心不生滅,性當體湛然,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哪一個人會用,你就能夠證得,這是講三學成就之慧,運用三慧。

        一開端,他這個地方講的是初入,不是入得很久。入流這個入字,就是說能觀之智,講觀智,像《心經》裏面講的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講這個觀照。這個入就是觀照,在《華嚴經》裏也是這個意思,《八十華嚴》裏面那個品題叫入法界品,那個入就是觀照的意思。我們現在讀的《四十華嚴》,品題很長,可是前面第一個字還是入,入不思議解脫境界,這個入也是觀照的意思,這個我們要懂。

        觀照就是入,你不曉得觀照,就不得其門而入。在這一點,我常常提醒諸位同修,千萬不要把妄想當作觀照,那就糟糕了,成天打妄想,想怎樣怎樣,以爲這是觀想,這是觀照,那就錯了。

      觀照裏頭決定沒有念頭,沒有想,爲什麼?他不用心意識。  在此地,諸位還要記住,真正修行人,對自己不用心意識,對外用心意識。別人問我們一個問題,我們要想一想,再答覆你,這個心意識起作用。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你要去提問一個問題,他會不會想一想?他如果也想一想的話,那已經落在心意識裏頭了,決定沒有這個現象,可是祖師大德之中,也有別人提一個問題,他默然良久才答覆你,他是不是在那裏想呢?不是的,他在那入定,他不起心,不動念,在看你的境界,觀機!當你的心很清淨的時候,再一句話給你點破,你就恍然大悟。我們看禪宗語錄,祖師是良久而曰,那個良久就是等了很久,那個是觀機,那是教學手段,不是在那裏考慮怎麼答覆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