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需要的那個過程

             

                        01

“我自然明白,那並非自己想要的結果,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至少某種我曾經渴望過的答案,它就在那裏”,某日的夜裏,我和朋友在聊天時說。

“那麼,倘若你早些時候就知道,結果不能如你所願,是否還會選擇開始,亦或者會在日後付出百倍努力?”,友人反問。

未曾有猶豫,我便告訴他:“你知道的,我必然會,畢竟那個過程裏所存在的某些東西,是我想要的。”

“當然,倘若你問我: 既然沒有確定結果,那我此刻,乃至今後的付出,其價值和意義何在?是麼?”

他肯定地回答。

我說:“我可否認爲,這算是向內探尋自我的一種方式,因爲不確定,而它又在詮釋我的一切(或大部分),致使我只渴望能從中略知一二便會滿足,所以纔會無視更有說服力的結果。”

……

以上我所說的一切,都是基於我此刻的觀念。

但在更早些時候,我並非如此,同大多數人一樣,我需要的,僅僅是那個答案。

此前的二十餘年時間,方向太明確:上好的小學,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和大學,此後便是好的工作、伴侶、家庭等。

這一階段,我並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自己,即便心裏有些疑惑,也會有人及時的告訴我,說“你只需好好讀書”。

於是,在這一定律之下,我只覺得:答案就是這樣子的。

“只需好好讀書,就會被認可,就能有好公作,就有好人生”,這是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裏,內心認定的人生結果。

而後才懂的是: 爲了過上別人的那種生活,有類似的人生,自身要付出的努力,甚至是代價,也必然會大得多,其前後的轉變過程,恰好是極其同意失去自我的關鍵之處。

這樣的一種過程,其實是讓自我加重痛苦。

何爲自我加重痛苦?

自我加重痛苦,並不是把原本不屬於自己的那些痛點,自動或被動地接收掉,而是無論你起初如何,隨着失與得的轉化,你愈發感到驚恐。

自己該去往一個什麼樣的城市,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如何去處理工作中的種種問題,以及怎樣持續一段感情?

如何面對日後的挫敗和焦慮,並在自我救贖之日裏,以何種方式去與之達成和解,若無法與之和解,是徹底妥協,還是另想它法?

我們不斷的循着來路回憶,思索着它在曾經如何接納了我們彼時的肉身,乃至整個人的靈魂,而今又是以何種方式將此時的苦難加深?

在某些時段,我超前地思考了這些問題,並一度的讓自己陷入了反覆糾結的思緒,痛苦至極,因而嘗試了多種自我逃脫的辦法。

結果無疑是: 失敗。

那麼,並未得到某樣的結果,又承受了額外的些許痛苦,它的價值和意義,是否存在,又該是如何的?

“是這一過程,使得自己開始不斷探尋自我。”

這是眼前的時刻,我所能告訴你的答案,亦是用來說服自我的答案。

                    02

爲何是現在,自己纔是此種態度?而曾經有所付出的時日,又算作什麼?還有來日呢,你是否有過合適的打算?

這是我在開始向內探尋自我之後,數次與自己進行過的對話。

這些源於自我的提問,以及回覆,也是我時常感到鬱悶的所在。

大學時,在一次與他人的對話中,我對臺下的人說:“我希望你們都能找到自我,弄清楚自己在日後要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以及爲了將其變爲現實,你所要做的是什麼,又該如何去做,然後腳踏實地、一如既往地奔向它,會很重要,甚至比你們是否可以拿到畢業證要重要些。”

對於他人,這一番話正確與否,我並不知曉。但於我而言,它就是我該去追尋的東西,是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你無法去判定它的失敗,或者偉大。似乎沒有誰會在意它在你心中的位置,太多的想不明白,從來就沒有人會將一個確切,且適合的答案告知你,你總要去接受、去適應,然後走上一條能夠實現自我梳理、自我拯救的人生之路。

這一過程,太漫長、單調和乏味了。真的。

我再次問自己:這樣子,痛苦麼?“痛”,心底的聲音很自然的回覆着。

早些時候,看到那些苦行僧日復一日的堅持那種信仰,需忍受不同之苦難,卻都能夠自始而終,確實不懂其中的緣由。

我問過自己: 爲何他們非要去做那些實在是無聊的事,還得承受痛苦,他們原本可以不必如此選擇的?

在彼時的我看來,這實在就是一種自虐,沒必要、不值得。

後來,稍微有些“自知”能力時,便覺得那也許和結果無關,而是在於信仰,是源於內心深處的信仰,信仰無果固然難受,可一旦失去這種信仰,只會更加痛苦。

他們,亦屬於向內探尋自我,與我並無實質性的區別。

至少我不應該想: 只活在當下,經過一番嘗試以後,就覺得沒那個命,是自己不想的。我只能在痛苦中摸索,做到盡力而爲。

                      03

後來,我曾多次的發現:儘管在探尋自我的過程中,自己並不是那麼在意最終的結果,但無論以何種理由來勸解自己,其內心也是介意的。

畢竟,爲了換取今日的某種“成就”,曾經獨自面對了上千個日夜,付出的代價也足以在心裏畏懼一生。但正是如此,自己此刻才覺得沒有時間再這樣耗下去了,怕的不是失敗,而是怕它會耗盡我的毅力。

正處於進退兩難的狀態時,我又對另外的一個人說:“只是一個學生時,只想知道怎麼才能讀好書。而現在,我更希望能找準自我。”

“許多時候,我確實會感到異常煩躁,這種煩躁,它並非全部來自於我日漸覺得作爲獨立之人,要承擔起一個家,去照顧好父母,照顧好將來會陪伴着我的那個伴侶,以及子女。給他們更多,更好的愛與陪伴。這是我該做的。” 我說。

然後,我繼續問:“如此看來,我是否會考慮得太遠了?所以導致纔有時顯得失態。”

對方告訴我,“你在努力着解讀自身,並不滿足於當下,這不是好的麼?換句話說,你只是怕在突然遇到“事故”時會感到無可奈何,所以才感到這一過程是痛苦的。”

我依然疑惑,說:“可是,數年前的我,並非如此,即便是,這種感覺也沒有太強烈。那時有的,要麼是純粹的野心,要麼就是對某種事有單一的渴望,儘管付出很多,最後依舊錯了、敗了,也不會恐懼,而不像現在,只希望自己可以走得更加順坦一些。”

“那是因爲,此前的你還沒這麼實際的自我意識,包括他人、它事。其實,你是知道過程的艱苦之處的,只是不那麼確信。對吧?”

我說:“是的。”

這是我從他人那裏得到的一個答案,亦是我日後能時常與自己達成和解的緣由。


               

                    04

人生太倉促了,去思索,去自我否定以後又重塑自我,其過程是漫長且痛苦的,但它的價值與意義也是非凡的。

大多時候,我自然知道某些結果是我得不到的,但因爲意識裏有一種結果尚在遠處,所以不願停下。

倘若你問:“那麼,不知結果的去開始探尋自我,其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我曾經渴望的答案,存在於那個過程之中。”這是我能給你的一個答案。

那麼,我就祝你能在向內探尋自我時,能得到你想要的那個結果了。

                        完

“我們都是身份的奴隸,囚禁在自己創造的監獄裏。” ___美劇《越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