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誕坐擁15萬大軍,身爲曹魏將軍,反抗司馬昭篡位,後被滅族

三國時期的諸葛家族可是遍佈各個勢力,雖以蜀國陣營的諸葛亮最爲出名,其他陣營裏的諸葛族人也都不是籍籍無名之輩。

沒錯,就連和蜀國關係最差的魏國裏頭,也有一個官居徵東大將軍的諸葛誕。

 一、意氣風發存高志

諸葛家族要追溯到漢元帝時期,有一位在朝擔任司隸校尉的諸葛豐,他擁有監督百官的權力,爲人公正不阿,見到違法違紀的行爲就會上奏彈劾。

也不用太過細講,連皇帝都敢當面懟的諸葛豐不久就遭貶官,成爲了一個庶民。他把自己的信條教導給子孫後輩,希望他們能成爲匡扶漢室的人。

子孫們用功讀書,潛心學經,再加上世輩氏族之間的互利關係,不出幾代諸葛家族又有了顯貴在朝政中的人才。

當然,最爲出名的是諸葛亮這一輩,他自己身爲蜀漢說一不二的丞相,兄長諸葛瑾在東吳成爲孫權的左右手,諸葛誕這個族弟投身曹魏去了。

諸葛誕應該小諸葛亮幾十歲,和諸葛亮的兒子差不多年紀,按照輩分算是族兄族長的關係,兩個人也沒有見過面。

要是說因爲族中有顯赫的諸葛亮就歸附蜀國,這是很不靠譜的做法。正是因爲把族人分散在各個勢力裏,纔是長久延續之計。

譬如後來的東吳諸葛恪惹來滅族災禍,也只是把他在東吳三族之內的族人剷除,牽連不到魏蜀這邊的族人來,諸葛家族尚有人在。

可惜吳蜀兩國都沒有押對,魏國成爲了最後的贏家,諸葛家族的先輩沒有在魏國打下根基,諸葛誕憑自己的本事從滎陽令做起。

在諸葛誕任期間發生過一件性命攸關的險事,他和同僚杜畿去河中試新船,遇上了強勁風浪掀翻船隻,兩個人通通落水。

後面的僕從趕緊划船過來救人,諸葛誕喊着讓他們先救起杜畿,自己卻被河水捲走,暈迷過去,幸好最後被衝送到了岸邊。

福大命大的諸葛誕也被救活了,這種危難關頭捨己的精神令人感動,成爲他身上一樁廣爲流傳的美談。

二、趨炎附勢隨大流

三國時期的文人士族追求美譽,諸葛誕打入魏國上流圈子,同夏侯玄等人成爲至交好友,卻受到魏明帝厭惡,認爲他們都是沽名釣譽之徒。

既然魏明帝厭煩他,諸葛誕也沒有理由往跟前湊。不過時局時刻在變化,等魏明帝病逝,八歲的曹芳當上小皇帝,這個魏國開始亂了。

八歲稚童是不能判決政務的,曹爽和司馬懿瓜分輔權,各自拉攏勢力,藉着魏明帝託孤的名號攝政謀權,諸葛誕歸到了曹爽的這一邊。

大將軍曹爽慷慨給了諸葛誕揚州刺史的位置,諸葛誕最應該感謝夏侯玄,要不是夏侯玄和曹爽的表親關係,怎麼可能讓他出頭呢?

也就是說,當初魏明帝厭惡諸葛誕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在他眼裏諸葛誕是巴結大將軍表弟的勢利眼。

算來算去,還是夏侯玄幫了諸葛誕一把,別人在背地裏說諸葛誕攀關係。他倒想做出些升官的功績借勢證明實力,便點燃了魏吳的東興之戰的導火索。

諸葛誕的算盤打的好,他先是提出吳國有侵魏之心,又向司馬師獻計攻敵,他認爲以魏國強盛兵力穩壓吳國,這伐吳功勞就可以拿大頭。

誰知道這麼一個兵分三路、各自擊破的妙計,偏偏在諸葛誕和胡遵這裏出了問題。他們直奔東興去的,兵力又足,本是最難應付。

吳國大將諸葛恪得知魏軍分成三路來襲,做不到逐個擊破,就決定挑最厲害的軍隊決一死戰,趁着胡遵輕敵疏忽時發動突襲。

這波是諸葛誕帶着胡遵給吳國諸葛恪送了大量經驗,伐吳主力軍被打敗,其他兩支隊伍也只能退回魏國了。

一場戰役捧起了東吳諸葛恪,使他在東吳名聲大噪,民心所向。也打壓了曹魏的諸葛誕,使他受到了當權者的冷落。

三、貪生怕死枉清譽

魏國的新任小皇帝曹髦高高坐在龍椅上,宛如一個擺設,臣子的眼中並無多少尊重,他們畏懼的是小皇帝背後擅權的司馬師和司馬昭。

司馬兄弟已經不再遮掩自己的野心,他們想要把魏國的皇姓改爲司馬。憤憤不平的毌丘儉和文欽要發兵討伐二人,並給昔日共事的諸葛誕送信一封。

諸葛誕讀完信後,眼睛一亮,知道他總算等來了掙功的機會。他向司馬兄弟表了忠心,一同發兵鎮壓叛亂的毌丘儉和文欽。

東吳樂得出手幫助毌丘儉和文欽一把,讓魏國內政亂起來,諸葛誕倒是在這時展現了能力,把兩個亂臣打跑,還擊退東吳,由此封侯稱將。

這種順心的好日子沒有過多久,司馬兄弟動用了鐵血手段,無所顧忌,連着殺害多名魏國將領重臣,似乎有大清洗的意思。

也是兔死狐悲的觸動,好友夏侯玄等人被誅三族,諸葛誕害怕自己步上他們的下場,不斷養兵積力,妄圖長久安居淮南。

司馬昭派使者來試探諸葛誕,諸葛誕果然對司馬兄弟的野心表示反對,他自認擁有了穩居一方的實力,說話也能硬氣。

聽到回覆的司馬昭起了殺心,下旨招諸葛誕入朝。如果諸葛誕來朝就是甕中捉鱉,一刀了事;不來遵旨就是謀反,更有藉口對付他。

這種無路可走的選擇,把諸葛誕逼上了第二條道路,他起兵反了。早有預料的司馬昭率軍前來將諸葛誕所在的壽春圍困住,一連僵持許久。

大概老天爺也知道諸葛誕氣運耗盡,壽春迎來罕見的乾旱天氣,外面的司馬昭有源源不斷的糧草運來,城內的諸葛誕漸漸陷入絕望。

彈盡糧絕又無法突破包圍,諸葛誕撐到了極限,又跟部下發生分歧,使得對方投降了司馬昭。他狼狽地帶着親信倉皇出逃,死在亂軍之中。

終於把淮南這塊地盤收下,司馬昭對已死的諸葛誕並不客氣,還給諸葛誕的後人落了一個滅族的結局。

曾經的諸葛誕還是個捨己救人的謙謙君子,後面的宦海沉浮終究易改人心,使得他面目全非,也有累諸葛家族的名節!

歡迎朋友們關注@新語說古今

看更多精彩歷史小故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