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記:父母給予愛,與孩子能否感受到愛,是兩碼事

“明明對孩子付出了一切,但孩子似乎壓根兒就不領情,反而變得很對抗”,很多父母始終不明白這一點。

一部分人內心給自己的答案是:就是孩子不懂事唄,這是孩子的問題(父母沒有錯),所以其內心不免有責怪、埋怨和無奈!

事實如何呢?

- 1 -

這幾年,因爲做諮詢,親身接觸到這一類家庭很多,他們一心爲孩子好,想讓孩子更快更好地進步和成長,不論在物質和精力上,都給到了他們能給到的最多的支持。只不過,很大一部分採取的方式(他們認爲對的方式),是不斷的批評、指責、糾錯、要求、鞭策……

最終結果,不僅沒有使孩子更好的前進,反而讓他們日漸消沉,缺乏熱情,喪失動力,同時,幾乎無一例外地把親子關係變得僵硬、破裂。

這些父母難道不愛孩子嗎?

當然不是,他們內心很愛他們的孩子,甚至爲了他們,可以傾盡所有。但遺憾的是,他們不懂得“愛的表達”。他們愛的方式讓對方無法接受,導致孩子根本感受不到這種所謂的“好”,繼而表現出一幅不領情甚至對抗的樣子。而這時,父母往往會因爲“愛之深,責之切”,更加強化對孩子的控制和鞭策,變本加厲地繼續下去……陷入惡性循環。

我愛你愛得那麼深,卻害你害得那麼苦!

- 2 -

以前在面談諮詢中,我經常跟家長講一句話:“父母給孩子愛,和孩子能否感受到父母的愛,是兩碼事”,這句話其實背後含義很深,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那麼快地體會,包括曾經的自己。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在跟那些“好心父母”走一條同樣的路。只不過,這種模式存在於我和我的妻子身上。我百般的鞭策,打擊和要求,以爲這樣,能促使她更加向上,成長更迅速,人生更美好。。但結果卻是,把我們的感情破壞的幾乎一乾二淨。

以前,我只是知道這個道理而已,後來,我真正體會到了那種感受。

爲什麼這麼多的人,明明想給予愛,卻反而成了傷害?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不懂得關注“感受”——做自認爲對別人好的事,卻沒有關注到對方的感受(這樣的人,往往也很少關注自己的感受)。

- 3 -

事實上,“感受”往往是人際溝通中的關鍵橋樑!看見自己的感受,看見對方的感受,表達自對方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感受,都是在溝通過程中經常要做的事情。

當我醒悟的那一刻,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我刻意、有意地去練習我的“感受力”。我時不時地問自己“此刻,我是一種什麼感覺”,去看見和感受自己的當下感覺,不論好壞。然後順着這份感覺,我還會去追問“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去探索背後的信念和想法……

很慶幸,一段時間後,效果和變化出來了,因爲我能覺察到,自己內心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出來了。

我逐漸能發現和感受到身邊更美好的事物(以前本身就存在,只不過沒感覺),比如,爲看到一朵盛開的鮮花而欣喜,看到別人一個微笑而發自內心的開心。我發現了自己大腦裏存在不少“病毒性信念”,它們一直無形的牽制着我,而自己卻完全沒有意識。我也感受到自己對人際交往變得更加自然和從容,我還感受到自己對生活更加有熱情和有動力。

這些轉變,都很美好!

父母給予愛,與孩子能否感受到愛,是兩碼事,關鍵橋樑就在“感受”!


/ END / 

文 | 一點修煉 | 原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