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思維模型

中國頂級金融人士必備的100個思維模型!

1. 機會成本思維模型

機會成本是指爲了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爲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捨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還指廠商把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去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

2.直覺思維模型

又稱爲直觀,通常被描述爲,一種不用經過太多思考過程,很快就能出現的直接想法、感覺、信念或者偏好。當我們有某種信仰,但是不確知它的原因時,通常會將它歸於是一種直覺。認知科學認爲這是因爲生存的演化壓力而產生的人類心智能力,讓人類可以快速做出判斷,採取行動,它通常與右腦連結在一起。心理學與超自然學對這個能力深感興趣。”(參見:思考,快與慢 —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系統1’的運行時無意識且快速、情緒化的,‘系統2’的運行需要費腦力,要慢一點更加理性化。)

3.局部最優與全局最優 思維模型

優化問題的局部最優解是指在臨近解集合當中的最優(最大或者最小)解。相對應的是全局最優,指在所有可能解而不僅僅是鄰近值當中的最優解。

4.決策樹思維模型

由一個決策圖和可能的結果(包括資源成本和風險)組成, 用來創建到達目標的規劃。決策樹建立並用來輔助決策,是一種特殊的樹結構。

5.沉沒成本思維模型

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6.易得性性偏差 思維模型

是啓發式偏差的一種。指人們往往根據認知上的易得性來判斷事件的可能性,如投資者在決策過程中過於看重自己知道的或容易得到的信息,而忽視對其他信息的關注的進行深度發掘,從而造成判斷的偏差。

7.確認偏誤 思維模型

指人們會傾向於尋找能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對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更加關注,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觀點的方向解釋。”

8.損失規避 思維模型

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爲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9.效率思維模型

很多時候,真正拉開人與人,企業與企業,國家與國家的,就是效率。效率反映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同樣時間產生價值,另一個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前者由後者影響。就像教父的一句經典:用半秒鐘看透事物本質和用一輩子看透事物本質的人生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10.時光機思維模型

經濟發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國家同一事物的發展有先後順序,比如互聯網,電器。美,日,中,印。孫正義的這個思維模型讓人毛骨悚然,他投資馬雲,馬雲要2000萬,他投8000萬,楊致遠雅虎爲200萬掙扎時,他投了一個億,iphone2007年出現,他去告訴喬布斯,未來的手機是電腦加手機,應該你來做。我能投資你嗎?喬布斯說我不缺錢。孫正義繼續說合作嗎,那如果你做,我能跟你合作嗎?我幫你賣。喬布斯說,你連運營商都沒有怎麼賣呢?好吧,既然你第一個找我,我同意。回去孫正義就收購了日本第三大運營商。現在,孫正義賣了很多阿里巴巴的股票,花了311億美元全力投資了物聯網芯片,併成立了1000億美元的基金,只投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並揚言,未來三十年,機器人的數量超過人類的數量。

11.不平衡性思維模型

一個事物的發展,從誕生到發展,應用,大規模普及,都有一個過程。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也有先後順序之分。這種不平衡性,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身發展的不平衡性,誕生,成熟,應用,可以說是技術本身隨着時間的發展。第二種是空間的變化,不同地區普及這項技術的誕生成熟應用不同,因而有的不平衡性。比如:火車剛開始很慢,比馬車還慢,現在呢?不同地區的火車發展程度也不同。這也是爲何我國會幫非洲建鐵路,因爲趨勢不可避免,雖然鐵路在我國很成熟,但在國際在非洲,還有很多機會。而互聯網,一開始我國很多的app都是照搬美國,也是利用這種不平衡性。

這幾年,國內互聯網愈發成熟,獵豹看國內安全移動市場已成紅海,就去切入國際市場,猶如狼入羊羣。只用兩年就成了全球安全清理的王者!而蘋果戰勝諾基亞是利用了事物發展本身的不平衡性,因爲智能手機就是數字手機發展的新一代。這種不平衡性一旦發生或發展,就具有不可逆性。不平衡性模型在昨天等飛機接一個光頭老師快睡着的突然頓悟,這個模型包含了非連續性思維模型,切割思維模型,緯度思維模型的新的組合創造!

有這個模型,你會覺得處處充滿機會!什麼時候都是最好的時候!

12.非sr思維模型

很多人在思考時基於刺激,反應。缺少中間過程,這個中間過程,就是自己的選擇,要把被動變成主動,從應激的刺激反應到刺激,思考後的選擇,反應。

13.隱含前提思維模型

一個人有的很多觀念,情緒,行爲,源自一個人形成的隱含前提,比如:男盆友就應該包容我的壞脾氣,面對不熟的人我不能拒絕,面對別人的要求,我就應該有善意的包容。這種隱含前提,也會隨着時間,空間而不斷變化。隱含前提,好處是可以加快一個人信息處理速度,比如,在遠古時期,看見獅子就跑的人生存能力更強,這樣的人就成了我們的祖先,而在那思考爲什麼的就被喫掉啦~而且,有固化一年前提的人容易形成自我一致性,有穩定產生的安全感。同樣的,這些隱含前提也容易讓人固執,偏見.

14.破束縛思維模型

突破包含:前提突破,時空突破,格局突破,系統突破,需求突破,辯證突破,角色突破,視角突破,邏輯突破等等。束縛源於邊界,規則,框架,經驗,人的本能,視角等等。

15.卡尼曼雙系統思維模型

人有兩個思考系統,系統一與系統二。系統1無意識思考,自動駕駛狀態,慣性思維,思維定勢。系統2需要耗費精力,需要聚焦和專注。大腦的一個最基本原理就是,能不用腦就不用腦!有時,要避免大腦做本能的思考決策。

16.九屏幕分析思維模型

九屏幕分析法可以拓展自己的思路,

包含:

系統軸:子系統,系統,超系統。

時間軸:過去,現在,未來。

空間軸:陰性環境,中性環境,陽性環境。

九屏幕思維模型可以應用事物和相關事物在不同時間階段不同環境的形態。比如一個產品,一個商業模型等。

這個思維模型給我們的啓發還有,一個事物未來的發展並不是基於單一緯度,可能是很多因素在共同作用,就比如博格巴的轉費會在去年是一億,所有人都覺得好貴好貴。但誰知今年出現了黑天鵝事件,巴黎花費2.22億購買了內馬爾,此時各大球星都飆升至一億以上。說明這個事件的出現,提升了所有人的心理域限,所有人因此而改變了。

而索羅斯的羊羣效應,就是應用了這樣的原理,他會預測自己的一個行爲對人內心的影響,他會拼命買進股票,然後突然賣掉很多,很多不知怎麼回事的人就會突然恐懼,然後也開始拋售自己的股票。而中國之所以在亞洲經濟危機的大環境倖免就是看透了這個戰術,大陸準備用全國之力接着,這樣索羅斯必敗,所以索羅斯不再敢對香港出手。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多元思維模型及其相互間的聯合作用。一個表面的事物本身可能極其複雜,把事物想簡單,就會讓我們誤判。

17.啓發式偏差思維模型

人類會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這樣可以減少思考,因爲人的大腦運行的機制就是,能不用腦就不用腦。

比如,你怎麼評價金融風險與處理方案,很多人本能的會聯想到:金融騙子有多可惡,應該槍斃!怎麼評價這件事情的完成情況,很多人會聯想到:做這件事的人跟我的關係怎麼樣。也就是說,多數人會傾向於把一個複雜的事情感性化,近期化。

還可以應用:需要儘快做的決策,自動化思維情況下的判斷等。

18.六頂帽思維模型

白帽:信息,事實,數據

紅帽:感覺,情緒,直覺

黑帽:謹慎,批評,風險

黃帽:價值,利益

綠帽:創意,變革

藍帽:思維,控制

6頂帽思維模型可以應用在分析,判斷,統籌。

19.諾依曼思維模型

馮諾依曼是一個天才,他被稱爲數學家,物理學家,更是計算機的創始人。據稱,他有一種特別的思維方式,就是:他可以把一個複雜的事物拆解的非常非常地細,然後可以再隨意地組合。

原話: 他能夠拆解任何問題,然後將之重新組合,使答案呈現爲顯而易見的結果。他能將大問題分解爲極小的細節,他還可以把極小的細節組合成具有任意指定屬性的大問題。這就是馮諾依曼的能耐,再無其他人可以做到。

這就是一種入微的洞察與瞭解,更是一種發揮創意的天馬行空的組合,而這種組合,又是基於科學與理性。在我看,這種拆解到極其細緻,有一部分就是作用了基石模型,可以把模型隨意組合。

諾依曼模型可以應用在:學習一種新事物,解決一個複雜問題,處理一個項目,分析別人做的好的案例或文案,解讀一個人做的好的地方,探究一個事物的本質,尋找策略與創意等。

20.三層解釋思維模型

對於一個事物有三層解釋:現實層,技術層,底層。

現實層會解釋淺顯的,大多數人能看到的因果。

技術層會解釋現實背後的規律,是現象之下的一層。是一種背景帶來的規律,是一種看得見技能的規律。

而底層,是一種可以廣泛適用的規律。是深層次思維模型,通達人性,洞悉法則。三層解釋思維模型,可以應用在:深度剖析一個事件的原因、瞭解一個複雜事物的規律。

21.風險概率思維模型

一個人若想獲得大的收益,就必須具備承擔風險的勇氣。只要自己輸的不徹底,又有足夠大的概率贏,就大膽去做。因爲,保守不作爲本身就在承擔另一維度的風險,換句話說,保守可能就是最大的風險。所以,判斷很重要,時機、概率、贏的收益、輸的損失都需要仔細考量。

22.完型融合思維模型

完成一個事情,除了要有完整、清晰的邏輯思路,還需要多種元素進行融合, 比如:人的資源、物錢的資源、時機大環境等。這就像完成一個陶瓷的製作, 除了有執行的圖紙,陶瓷還需要泥,這就相當於是物錢相關的資源。而水就像是人需要把泥組合起來,陶瓷的燒製需要合適的溫度,速度, 這就像看不見的時機與背景環境,而陶瓷上的雕琢就像是對事情細節的處理。而先做什麼後做什麼的順序也極其重要。

所以,一個項目,除了要有可能實現的規劃, 還需要充足的人力準備、事情分解分層、方法論支持、流程制度激勵支持、 穩定明確的責權分解說明,還要有應急方案與思路。這樣的做起事來,纔可行雲流水,事半功倍。

完型融合思維模型可以應用在:事情的執行、思考事物產生原因、預測人的判斷等。只有考慮足夠多的因素,以及整體需要的相互支持,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才能更好的判斷與分析。

23.101010旁觀思維模型

在做一個決策或決定時,想象一下,

10分鐘後,自己是怎麼看待自己現在的決策。依然保持一致亦或是後悔。

10個月後,自己是如何思考自己這個10個月以前的決策。

10年後,自己如何看待自己這個10年前的判斷與決策。這個思維模型,可以應用在:臨時的判斷,大的決策,預測自己的未來等。

24.競爭進化思維模型

之前一直認爲,商業應該儘可能規避競爭,因爲淺薄地認爲,競爭就是消耗資源,拼價格戰,相互攻擊等。然而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光線撒下我的額頭時,突然意識到,競爭,也是一種強大的機遇,可以促進自身的進化。就拿滴滴來說,這三年滴滴大小戰役打了上百場,從剛起步的大黃蜂到融資7億美元的快滴再到400億美元的全球巨獸優步,可以說,每打一場大戰,滴滴的認知和團隊精神屬性甚至是格局,世界觀都在實現質變。這時的競爭對手,更像是幫助自己蛻變的導師,逼着你一點點變強。

那,谷歌就沒有逼着自己去進化嗎?當然有。在蘋果的IOS全球風靡時,谷歌硬是敢於與其競爭,推出了手機的安卓系統。雖然前期的安卓簡陋,速度慢,但他也在一步步地進化,憑藉着開放的生態理念,這兩年安卓越來越快,越來越火,很多程序員,甚至甚至不學IOS的開發都要學安卓的開發語言。

可以看到,競爭並不是狹隘的競爭,而是在競爭中學習你的最強大的對手,獲得最先進的認知,整合最好的資源,搶奪最多的注意力,以此不斷完善自身,突破,進化,快速迭代。成爲真正的王者。

25.上帝視角思維模型

當我們去做一件事,判斷一個事物時,第一反應也就是本能地反應都是站在自己的視角看待一切。如果再厲害一些,站在相關的人的視角來看待。而如果我們現在在一個更高,更客觀,更理性地角度來看問題,會有全新的發現與領域。

比如:很多人會痛恨清朝統治,站在上帝視角,你會發現,清朝統治了200多年,我們的土地擴大了一倍,滿族也被漢化。再比如,你現在過得每一天都好像是穩定的,而作爲上帝視角,可能會很自然地用5年,十年,二十年來看待,這裏就充滿變化。

在同一時間,你也會很清楚的看待全局即各不同地區同一事物發展的不平衡性。昨天看書,智識分子,裏面說,技術的發現,基本都是同一時間很多人一起發展的,這就好像上帝看到時機成熟,賜予了人類一項技術來幫助他們。

上帝視角,可以拉長時間維度,看到全局,以理性和發展的角度看待,會幫助符合這個時代或未來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或組織。

26.升維思維模型

看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深深地感受到升維的意義。因爲生態鏈,小米從一個三維狀態到了有無限可能的四維狀態,三年實現了77家生態鏈公司的孵化成長,16家年流水過億,4家成長估值超10億美元。

小米從手機到了手環,充電寶,插排,空氣淨化器,平衡車,電飯煲,無人機等等,這樣可以堪稱奇蹟與偉大的成績可以說前無古人,那,背後的道理到底是什麼呢?投資,產品把控,複製標準,兄弟文化,雙負責人模式,平臺軟硬件支持,跨界支持,模式複製,最強者領跑,顛覆傳統,加速風口,品牌共享,激勵模式,雷軍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竹林航母五角大樓特種兵方法.

27.混沌與秩序思維模型

人類崇尚秩序與連續性。然後世界充滿了混沌與不連續性。我們的內心爲了讓我們更有安全感,把很多事物的結果歸於秩序,可控,看得見的因果。比如,一個人創業成功,他更容易歸於自己的努力,克服痛苦的過程。然而,他很容易忽視,背後的運氣,時代的趨勢,他人隱藏的幫助。

應用:享受不確定性,看到混沌現象背後的趨勢,小心自我中心的秩序感,找到一套與混沌世界共處的行爲思維方式。

28.信息傳遞思維模型

在我們傳遞信息,交代工作時,日本企業的做法值得借鑑。在日本企業中,領導給員工交代工作任務,一般需要交代五遍。

第1遍,交代清楚事項;

第2遍,要求員工複述;

第3遍,和員工探討此事項的目的;

第4遍,做應急預案;

第5遍,要求員工提出個人見解。

那麼,信息傳遞,其實就是讓第二個人全面瞭解這個信息,從不同角度來了解。傳遞,複述,目的,預案,見解。把這個信息真的從第一個人變成第二個人的。應用:交代工作,表達一個項目,做一個新產品看別人的理解,寫一篇文章看別人的反饋。問題:如何保證下一段信息的傳遞?解答:多階段監控;集中開會;集體討論

29.成其私思維模型

一個偉大的企業,國家,都有一個共同點:可以成就人們內在“自私”的願望。舉個栗子:微信的偉大之處其實是推出了公衆號,這讓很多企業感覺有了自己的魚塘。開始大力推廣。因爲公衆號可以滿足一般企業觸達用戶的需求,成就了他們的“私”,充分滿足了他們的內在需求,所以各家企業不覺得在爲微信工作,而是爲自己圈客戶。

寫文章,做二維碼,引流,無一不是讓自己強大。

而微信僅設計了這樣的機制,激發併成全了大家的“私”,無數多的“私”也成就了微信。讓人自動自發,讓人感覺是爲了自己,這樣的方式,可能更值得借鑑。應用:產品設計,組織制度,國家法規等。

侷限與破局:需要一些前提,比如:撬動的一個支點。

30.認知資源思維模型

認知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在一個組織中,認知高的人就像一個武林高手一樣,來多少人都不是他的對手。而有了這個高手,他培養一個弱於自己的人也會很容易。在不同的方面需要不同的認知資源,如:人力的,財務的,營銷的,技術的,品牌的,產品的,戰略的等等。一個高手的流失就是這個組織頂尖認知資源的流失。培養一個新人就是給他認知資源,讓他具備可以勝任的認知資源。而聘請外部顧問,讓組織內部的人接受培訓,就是接受外部的認知資源。真正的管理是認知資源的管理,下屬能對這個事情有足夠深的理解,自然能把事情做好。

認知資源的開拓是困難的,而複製是快的,所以,很多事情的認知資源能不靠自己做纔得到一定不要通過自己親自做來獲得。而投資也是一種認知資源的獲取,騰訊自3q大戰以後,改變戰略,扶持投資小機構,打造生態,通過不同的機構獲得世界前沿的認知資源,跟劉強東聊電商,跟王小川聊搜索,跟傅盛聊安全清理,跟王興聊O2O,讓自己的估值從1000億變成了6000億。世界和超越時空5年的認知資源成就了現在的騰訊帝國。

31.反作用力思維模型

物理學的一個基礎定律是,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時存在的,應用到生活中,就是我們的一個想法,一個行爲,一個非慣性的動作都可能受到反作用力的影響。同樣,一個組織,一個系統要想做一件從來沒有做過的大事,也勢必會受到強大的反作用力。對待反作用力,我們會有三種態度。

1.做之前不考慮太多,來了反作用力,難受了再補救。此爲下策。

2.做事前充分考量,詳盡籌備,做好一切的緩衝與應對。反作用力來臨時,遊刃有餘,應對自如。此爲中策。

3.做事前不僅準備充分,提前預測,更可以做到借力打力,用太極的思想借用反作用力,實現更大的突破。此爲上策。

32.可複製化思維模型

如果這個世界不具備不可複製的能力,那麼人類也很難延續至今。可以複製的有很多,包括:認知,基因,產品,人才,制度等等。複製的優勢是,可以快速降低對動態因素的要求,更可以以最高(或儘可能高的標準)持續的實現。複製除了表面的複製,更強大的,是認知的複製。

如果我們找到古往今來創新能力最強的人,並提煉他們創新的根本,然後複製給這個時代所有有潛能願意突破的人。混沌大學就是這樣的組織,值得尊重!未來,我們人類會處於一個臨界點或轉折點,我們需要走出一條未來之路!這不是隻靠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能夠實現的,需要前人和未來人和我們的共同智慧!加油吧!

33.價值指數思維模型

一個事物的價值,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其中的一部分會在大多數人反應過來之前,價值呈現指數增長。這就好比是現在常說的風口。這個道理,大多數人都懂,但困難的是,如何預判?

其實在呈指數改變前,這樣的事物大多價值是被低估的,它本身的價值由於具體解決問題的獨有性,稀缺性,服務能力的廣泛性而存在,卻因不被理解,卡點問題存在而被低估。我們要預判價值指數,可以根據地域的不平衡性,如美國的互聯網如果遷移到中國,在美國已經繁榮的技術很可能在中國也實現爆發。

還有就是不同領域有相似之處。價值指數思維模型應用:創業項目,資源,股市,一個人,一個團隊,一種認知,古董。反向思考,哪些事物的價值可能呈負指數下跌:大多城市的樓市(可能),電子產品,汽車,落後不符合時代趨勢的認知等。

34.反向失敗思維模型

很多時候,我們思考事情的時候,總是會自然地去想成功時候的路徑。然而,很多時候,具體去執行時,我們卻總是會遇到相反的情況和可能導致我們失敗的因素。所以,我們需要練就一種思考方式: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想要研究一個事情怎麼做成,先去研究這樣的事情有哪些失敗的可能。想通一件事,先想想這件事哪裏不靠譜。只有反面充分思考論證後,正面依然可以說服反面時,這件事情的預判與決策纔會有更大的成功概率。馬雲說過,成功沒有什麼好研究的,應該研究失敗,如果我將來寫書,就寫一本:阿里巴巴的1001個錯誤。而且,馬雲提出了事前驗屍這個概念,即將來阿里巴巴可能會在那個點徹底失敗死亡。

我想,如果諾基亞能有這樣的思考習慣與方法論,也不至於在最後說出了那句話:我們沒做錯什麼,我們卻輸了。思維模型可以應用的地方:

1.判斷一個事情一個項目去做之前

2.思考評估一個企業未來發展與價值

3.豐富個人思考與認知習慣

35.演繹法思維模型

提到演繹法,就不得不說歸納法。這個世界上,99.9%的人(甚至更多)都在用歸納法。歸納法:經驗驅動,從自己過他人那裏獲得的經驗,在相似的事情采取相似的行動。演繹法:邏輯驅動,學習一個事情的本質或理論,從本質進行邏輯推導,從本質進行場景應用。

舉例:一個單位要進行一場營銷活動,用歸納法的人會看別人做過的案例,照貓畫虎得搬過來。用演繹法的人會去了解營銷理論,4p4c等等,然後用理論去分析各種案例,看看做得好的案例在哪個地方用到了理論。理論和理論之間有哪些組合與交叉。這樣再基於基礎理論和推導出的方法來設計自己的營銷方案。

歸納法的優勢是能快速轉移經驗,快速用。比如,太陽都自西向東昇起,所以明天也一定自西向東昇起。它是基於未來和過去的前提一致。演繹法:從前提進行推演,如果前提爲真,結論也一定爲真。就像一個事情如果有5層深度,歸納法只是歸納了第一層的解釋,比較表面。而演繹法是最深層的本質,甚至找到了第一因去推演。

36.放大鏡思維模型

在人的思考中,如何把一個事物放大,往往十分重要。比如:一個簡單的事情,如果放大看,可以看到很多的細微之處。很多自己之前沒有意識到的問題。放大鏡的兩種作用:主動放大與被動放大。我們要去有意識的運用放大鏡思維,發現問題,預測問題,解決問題。也要注意被動的(自動的)放大鏡對自己的影響。比如,對自我情緒,觀點,執念的放大,促使非理性的情感痛苦與非理性決策的產生。與放大鏡相呼應的是,縮小鏡。明天我們來分享。

37.縮小鏡思維模型

當我們深陷於某一個情境中,往往難以用理性來看待很多事,難以看清,看透。這時,我們需要用縮小鏡看自己,看周圍,看世界。用了縮小鏡後,流動的世界變得靜止,背景的影響開始凸顯,整體的趨勢愈加強烈。縮小鏡用到極致即上帝視角。什麼時候用縮小鏡思維模型?感性困惑時;需要找到真因時;想要看透大勢時。有哪些例子可以具體說明?跟客戶溝通時的話術,擴大客戶的視野,就是幫客戶用了縮小鏡。

38.那什均衡思維模型,也稱非合作均衡

指任何一方在選擇策略時都沒有共謀,而是從自身最有利的方向考慮,不考慮社會福利與對手利益。這個策略組合由每個局中人的最優策略組成。模型延伸,可以產生的思考:

1.從世界的角度,發展動力如果是單獨的個體與組織,都會有侷限性,都只能是趨近於價值最大化。

2.策略博弈是基於自身利益的理性判斷,是點式的,不是線條的,因爲大多時候,人們都在用感性判斷。

3.人類的發展,就是趨近整體理性的過程,雖然極度緩慢,但未來的趨勢就是超越個體的侷限性。

4.在淘金的路上,賺的最多的往往不是挖金子的人,而是賣水的人。反本能,往往更有效。

39.決策損失思維模型

在我們做出決策時,會傾向於想到,我可能會獲得什麼,怎麼獲得怎麼做,而容易忽略自己會損失什麼。而大多情況下,獲得是個小概率,損失則幾乎是必然的。過於把事情想得太美是很多人的本能。從理性的角度,決策時先考慮損失更加理性。應用: 1.考慮損失部分,自己可否承受,承受多久 2.考慮獲得的概率,獲得的總量 3.用50年的時間線看問題,看看想做的事情可否產生複利法則

40.反脆弱思維模型

這個世界的事物分爲三類:脆弱,強悍,反脆弱。脆弱的事物在受到外界壓力時會破碎,受損傷,就像玻璃杯掉到地上,摔成了兩瓣。強悍的事物在遭遇外界壓力時本身不受外界的影響。就如被火焰 覆蓋的鳳凰,怎樣都傷不到自己又或者鐵做的杯子掉到了地上。而反脆弱的事物,可以在這個波動的世界中隨着壓力而進化,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就如傳說中的九頭蛇,砍掉一個後可以長出兩個,又比如一個玻璃杯掉在地上,變成了兩個杯子。那些殺不死我的,會讓我更強大。就像從戰爭中進化的滴滴和程維一樣。不要被壓力打垮,它是你進化最好的能量。外界的環境變化會篩選出真正的反脆弱者,真正的適應環境,成爲時代的王者!應用:

1.從困境中理性分析,提升認知,獲得能量!

2.從壓力中迴歸內心,提升胸懷和氣度!

3.從侷限中重新定位,提升眼光和格局!而自然,也具備反脆弱性。在這個世界上,自然的事物很多都有彈性,具有反脆弱性。

反脆弱本身是可以面對風險,可以從風險中受益成長。自然的特點有很多,你看自然它會看着一些生物去競爭,有些生物滅亡,它也不干預。在自然中有初夏秋冬這樣普遍的規律,也有突然的下雨,下雪,打雷。自然中,有很多的波動,適應性強的生物,從這樣的波動中進化,而體型大笨拙的生物如恐龍因此而滅絕。人的身體也符合自然的規律,也具有反脆弱性。你看人骨折了,生出來的骨頭會更加強壯,中過毒的人也會具有抗毒的特性。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可以這樣做:

1.利用不對稱性,小投入高產出。比如寫三體的劉慈欣,有一個主業,兼職寫小說。再比如我們跟別人籤合同,這個事情沒賺錢的時候我就不要你的錢了,剛賺錢的話,是一種分配比例,轉的比較多是另一種分配比例。

2.成爲多元化,讓自己不只一種技能或身份。比如,孔子,如果孔子把自己定位成一名政治家,那他註定失敗。可他即是一名史學家,也是教育學家,等等。

3.相信未來的非線性會給我們更多的機會與樂趣。這個世界,正因爲有了非線性,纔會有新的生物不斷出現,新的事物代替舊的事物,我們纔會不斷成長不斷精進,享受非線性吧!

41.萬物聯繫思維模型

萬物之間會有各種各樣的聯繫,有些聯繫是看得見的,有些聯繫是看不見的。有些聯繫是自然的聯繫,有些也是人爲的聯繫。有信息洞察能力的人,一般會建立很多人看不到的聯繫。一個事物發展到高階形態,本身就會開始具備萬物聯繫的能力。

萬物聯繫應用:

1.信息的延伸與洞察

2.開拓全新事物

3.完型的運用

42.黑板去沙思維模型

在一個新事物中,我們都像是在去掉一個不明確的,取得一個逐漸明確的結果。這就好像黑板有了沙子,我們逐漸清除沙子,逐漸看到事實的本質。

應用:

1.事物就像一個系統,有360度的視角。

2.不同視角的因素在不同時間影響大小不同。

3.我們要洗去幹擾因素,重現真實。

43.替身決策思維模型

很多人希望訓練自己的決策能力,卻苦於自己沒有機會。其實可以用替身決策法,就是把自己想象成那個要做決策的人,考慮背景前提,去做決策,然後評估自己決策的結果。

應用點:

1.充分評估背景,目標

2.考慮這個決策是對方做過的,正在做的,做完的

3.跟進結果,給自己反饋與調整決策點

4.給自己和對方的決策對比,哪些對方做的好,哪些是不得不做的,哪些是可以用全新視角看待的,全面的總結覆盤

5.評估,有哪些是決策沒錯但執行等其他因素出了問題

6.回顧過去的自己纔是最有意義的

44.壞模因思維模型

在我們的身體中,有我們的基因,而在我們的思想中,有模因。模因的載體是我們的思想,好的模因讓我們理性,有自主性,獨立思考。而壞模因,

符合4個特點:

1.對載體有害。無論說得再冠冕堂皇

2.不是對真實世界的反映。違背基本哲科理論

3.拒絕多種可能性。

4.拒絕評估。

信則靈不信不靈 綜合一句話,壞模因不具有不可證僞性。它無法證明自己是錯的,怎麼說都對。換句話說,我的理解是,如果一個概念不能含有條件,前提,在一個區域時空來證明,很可能是不靠譜的。絕對化的內容也很值得質疑。

45.笛卡爾思維模型

笛卡爾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他提出一個大膽的觀點,你怎麼就能證明這個世界是真實的?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不能被懷疑呢?他思考再思考,一直沒有抓到那個基石。直到某一瞬間,就像閃電擊中了他一樣,他意識到,只有一件事不能再被懷疑了,那就是:我在懷疑這件事。也就是:i think,therefore i am.這件事情是確定的,所以我是存在的,所以不管當下世界是不是真,一定存在一個世界。而當下世界,我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存在。

這就是批判性思維,大膽質疑一切。只有我們敢於質疑時,我們告訴自己:我不知道,我什麼都不懂,所以我向你發你挑戰,你不一定就是對的,可能你的前提,都是假的。我們都以爲科學的演化是繼承,然而卻是顛覆。

下一代科學家幾乎都顛覆了上一代。有人說,哪怕是愛因斯坦,如果他在40歲死去,也不會對科學界有什麼影響。所以喬布斯會說stay hungry,stay foolish.股神會說,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保持好奇,勇於質疑,不盲從,說起來簡單,做到,何其的困難啊。人的經驗,模因越多,給自己的束縛也越多,空杯心態太難太難。還是劉慈欣的那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纔是!勇於懷疑,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吧!

46.逆向思維模型

逆向思維模型是一個很有用的思維模型,很多時候,我們會把事情想的簡單,想當然,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反過來想。想想事情有哪些卡點,有哪些不符合現實的點。還有的時候,想想我們的優勢是否帶來了劣勢,比如一個企業花大力氣抓銷售,可以想想是否因爲產品不夠好花在產品的精力不夠。反過來想,可以更完備的考慮事情,就像易經的陰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47.反熵增思維模型

一個系統,一個組織,一個星球,一個宇宙,再到一個人都符合熵增定律。我們會變得混亂,無序,僵化,沒有活力直至在這種混亂中走向消亡。值得慶幸的是,宇宙是平衡的,在熵增的大前提下,給了我們一條不同的路,反熵增,也即自組織,生命化。

亞馬遜的CEO貝佐斯對於反熵增的理解非常深刻。他把亞馬遜的服務做得足夠開放,所以纔有了亞馬遜雲,他對於新生的哪怕取得的一點點成績大加讚賞,他要求主管以上級別員工每週都要讀一遍創新者的窘境。

其實,反熵增就是重現生命。行星從星雲中誕生,行星上產生了岩石圈、大氣、河流、季風、泉水、礦藏,這些都是組織化的過程,是對無序的反抗。這種有序化、組織化進程的頂峯,便是生命的產生:DNA團塊、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植物和動物,一直到最精巧的組織化結構——人類。

就如道家所說,人老了後最好的狀態就是復歸嬰兒,自自然然。一個企業,要讓自己反熵增,就是讓自己更有活力,就要讓自己開放,更多的適應外部的變化與環境,讓其在環境中自我進化。同時,可以不斷生出獨立的新的業務,新的業務也可以不斷進化。從本質上來講,延續的發展就是一個熵增的過程,而要想突破非連續性,必須要“生”出新的曲線,這纔是對抗熵增最好的辦法。就像阿里巴巴有了b2b,還有淘寶,還有天貓,還有支付寶,還有螞蟻金服,聚划算,菜鳥物流等等。騰訊有了qq,又生出了微信,王者榮耀,騰訊門戶,騰訊視頻等等。但要注意的是,要想真的反熵增,要儘可能讓新的曲線出現的更加自然,像蘋果公司有了ipod和itunes之後,才很自然地生出了iphone.像樂視的很多曲線太過跳躍,缺乏支持,崩盤的可能就會很大。

始終保持活力,始終開放,始終保持好奇,就如喬布斯的那句著名的話:stay hungry,stay foolish.也如巴菲特所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這兩句話,難道不是反熵增的兩句名言嗎?

48.非共識思維模型

從0到1的作者,paypal的創始人彼得蒂爾說,我在面試時,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創新精神的問題是:有哪些事,你的看法和大多數人不同,而且你認爲自己是對的。真正的創新者,往往會受到人們長期的誤解。因爲真正的創新,很多人是沒有意識到的。或是大多數人覺得無法實現的。同時跟馬雲一起被稱爲外星人的亞馬遜CEO貝佐斯認爲,第一天比第二天更重要,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開放系統比封閉系統更重要。不變的比變化的重要。

他認爲,利潤只是一個財務數據遊戲,重要的不是把公司賬面做的多好看,節省成本,抑制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而是把能花的自由現金流全力投入未來,把公司的體量變大。這一點和巴菲特不謀而合,巴菲特認爲:股市在短期是投票器,長期是稱重機。如果貝佐斯屈服於華爾街,也不會有今天的亞馬遜。但,如何能堅信自己是對的?

1.從長期看,找到趨勢

2.在變化中找到不變的

3.用第一性遠離推演 關於技能掌握的非共識:

1.技能的掌握會趨向兩極分化,靠人工智能機器幫我們實現的就越來越無用。只能靠人來實現的會越來越有價值。

2.技能在未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不被替代越好,不被替代由技能屬性,熟練度,組合程度,價值程度綜合決定。

3.未來人們的時間不是碎片的,而是兩部分:掌握技能和使用技能。

49.人類誤判心理思維模型

人類誤判心理由查理·芒格提出,一共25條:

1.激勵:用利益而不是道理說服人

2.愛

3.恨

4.討厭不確定性

5.一致性

6.好奇

7.公平

8.妒忌

9.投桃報李,以牙還牙

10.近朱者赤

11.否認現實

12.過度重視自己

13.過度自信

14.厭惡損失

15.尋找認同

16.對標

17.重視易得的東西

18.服從權威

19.萬事有理由

20.組合開關,效果更強

21.壓力:個人崩潰,所有人崩潰,恢復難

22.用進廢退

23.毒品有害

24.衰老

25.閒扯

對於人類誤判心理趨勢的解藥:

1.決策時對照這25個檢查自己

2.冷靜

3.概率

4.參考系

5.和前後不一和解

6.直面真相

50.數據認知思維模型

在我們生活中,存在很多數據,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將其挖掘出來,併產生概念與認知飛躍。

應用:

1.通過競爭對手的品類消費數量分析市場容量,競爭程度,對手產品競爭力。

2.通過對手的招聘情況瞭解他的戰略方向。

3.通過人們的搜索習慣洞察人們的喜好。

4.通過數據分析人們的消費意願。

5.通過數據分析人們的傳播意願。

6.通過多領域預測將要興起的市場。

7.通過對手的行爲預測市場。

8.親自測試,獲取數據與認知。

51.思維投影思維模型

在現實中,我們的很多處境現狀來源於我們思維的投影。比如:一個創始人的思維是物理化的切割,堆砌思維。企業的業務往往也是切割,堆砌的。有些新的複雜的業務需要像生物體一樣長出來,但如果沒有這樣的思維,新的複雜的業務就很難出現,成長。此外,其他人很難從外在改變。從這個角度思考,創新者的窘境就是創始人認知和思維的侷限性。無法跨越非連續性是因爲創始人沒有形成新的認知。

易經有云,面由心轉並不稀奇,境由心轉才厲害。

應用:

1.及時檢查自己的思維和現狀

2.不斷升級自己的思維

3.練習自己的新思維

52.大腦系統思維模型

人的大腦有三個部分:

1.認知:認爲。瞭解事實的系統,由大腦皮層負責。

2.情緒:感覺。感知到的感受,由邊緣系統負責。

3.慾望:想要。自己想要擁有獲得的,由爬行腦負責。

應用: 我們在寫文案時,想要觸動讀者,就要考慮同時調動大腦這三部分。讀者會引發怎樣的事實觀點的聯繫,讀者會引發怎樣的情緒,讀者讀完想要做什麼。舉個栗子,如果我是一個想要人們投身公益的人,希望人們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捐款,那他們的慾望就是想要幫助,情緒就是同情,不甘,公平正義感,那讀者的觀點應該是,單純地孩子都是一樣的,爲什麼他們不能和城裏的孩子一樣學習呢?然後那個經典的公益文案,一個大眼睛姑娘就出現在了我們的記憶中。除了文案,銷售談判等都適用這個思維模型。

53.頭腦開放思維模型

在一個人決策,判斷,思考,選擇中,頭腦開放是極其重要的。要想頭腦開放,就要注意:

1.痛苦引導:不讓痛苦控制自己

2.承認盲點

3.重視證據

4.決策程序

5.我是錯的:時常想到,我會不會是錯的

6.更多傾聽

7.對方視角

8.渴望新視角

9.多元思考

10.節奏問答:知道什麼時候問,什麼時候回答

11.超驗冥想

12.停止辯護:停止爲自己辯護 頭腦開放思維模型可以有很多使用場景:

1.和對方討論一個問題時

2.收集新信息時

3.建構一個系統的時候

54.指數對數思維模型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發展演化有兩種方向。一種是對數的趨勢,一種是指數的趨勢。對數是指,一個一開始快速上升,然後後續很長時間趨於平緩的曲線。類似於這樣的現象包括了很多可以快速得到反饋,可以快速提升的事情。

比如:玩遊戲,玩遊戲可以快速提升技巧,但後續提升很困難。而指數是指,一開始很長時間上升很慢很慢,但到了某個臨界點,會陡然上升,在很短的時間一直快速上升。比如:寫作能力的提升,財富的變化,公司價值的變化,需要量變到質變的事物。

對於指數和對數的啓示:

1.生活中多做指數的事情

2.保持好心態,相信積累的力量

3.保持覺知,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想什麼

55.把揹包扔過牆思維模型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有這樣一個現象,在自己還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一件事時,大聲宣稱:我可以在某時某刻做到什麼什麼事情!事後,雖然爲自己的承諾後悔,卻想到自己已經承諾,所以會拼盡全力去做。這種現象,就像在翻牆時,先把自己的揹包扔過牆,那麼自己也就不得不用盡全力實現翻牆的目標。人本身就是一個複合體,有爬行腦掌管的慾望部分,有邊緣系統決定的情緒部分,也有大腦皮層控制的理性部分。每天我們都是和自己的一個戰鬥!有的你想要安逸舒服變化少,有的你要上進成長,還有的你看到感知到某些事物就不開心或興奮。所以,我們要用智慧將各個我的力量形成合計,有時就要用智慧讓他們達成一致!

比如:理性我想實現翻牆的目標,但發現沒動力慾望也不足。不管三七二十一,理性上進的我先把揹包扔過牆,然後情緒我就立刻着急,趕緊翻過牆取包啊,慾望我也很着急,趕緊取啊,要不包沒了怎麼辦?既損失錢, 又要花時間買包,想想就頭疼,趕緊翻牆趕緊翻牆。然後力量三合一,潛能爆發,三下五除二,蹭蹭蹭像特種部隊一樣翻了過去!先承諾,把自己置於一個可能有些風險和損失的地方,可以更好的激活自己。

56.蝴蝶效應思維模型

一個有經驗和智慧的人,對待一些細微之處總是看重的,因爲他知道,這樣一個小小的部分,很可能在未來引發巨大影響。比如一個做app的人,如果只是前期圖快,沒有把需求這些捋順,分清一期二期三期要分別實現的目標,就立即開始行動,很可能越做越累,甚至全部返工。但如果提早了解整體意圖,瞭解到蝴蝶效應,前期洞察整體,佈局小點,很可能就是越做越輕鬆。要想把蝴蝶效應用好,需要3個前提:

1.對整個事件全流程有詳細的瞭解

2.知道各個可能性分別帶來的後果

3.瞭解哪裏是真正可以有影響的關鍵節點

57.萬物系統思維模型

在我們思考一個事情時,容易用簡單的方式思考,比如:一個人策劃一輛車從a點到b點。往往只是考慮了ab兩點的狀態。然而實際上,如果從一個系統來思考: 司機是誰,水平如何?路程中的道路如何?需要多長時間到?哪裏有加油站,是否需要加油?車子有沒有問題?交規是什麼?等等 如果,我們能用萬物系統的方式看待問題,我們的思考會更加立體,更加全面。

具體的方法:

1.體驗一下整個流程發生需要的元素

2.考慮可能發生的意外

3.時間線人物線因果線

4.考慮關係,人與人物與物的關係

58.每日評估思維模型

我們每天都應該對自己有一個評估和反思,很多人都會有這個意識。只是,很多人的反思和評估都是碎片的,缺乏連續性的,間斷的。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系統,讓自己持續得到自己的反饋。系統是這樣的:

1.有兩個維度:好壞,時間

2.每天評估的是多個事項:如工作,成長,事業,要推進的

3.連線,建立反饋系統

59.極限情境想象思維模型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提前想象一下,極限的情景,這樣自己會更加坦然接受。今天看奇葩說,有一個人是死亡體驗師。讓大家體驗死亡,告別。成千上萬年來,無數人死去,無數人出生,每個人在短短平均三萬天裏活出自己,節目裏的還有一句話讓我很觸動:一個從來沒有充分活過的人最怕死。是啊,只有充分活過,纔不怕死,不後悔。

那,什麼真正活過呢?我的理解是:

1.嘗試過自己想做的事

2.爲自己的夢想努力堅持過

3.有了創造而產生的延續感 還有哪些極限情境可以想象:

1.極度幸福的時刻:結婚,孩子出生,高峯體驗

2.極度難過的時刻:死亡

3.極度有鬥志,充滿戰鬥慾望的時刻:戰鬥即將開始

60.點滴串聯思維模型

喬布斯在05年給斯坦福畢業生演講時提到,很多在你身上發生的事情,在未來某一時刻會串聯在一起。在喬布斯大學輟學的那幾年,他有一次去蹭課,瞭解了書法課,他被課堂中字體的排版的藝術氣息所震撼。但是他不覺得這個事情對他當時有用。直到他開始做電腦時,他要求把電腦外殼做成透明的,他要求工程師把裏面的線也排的整齊,符合藝術氣息,讓用戶體驗到這種整齊的美。

這款電腦因爲這種設計而大獲成功。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當下的知識,經驗對未來有什麼用。

只有在未來驀然回首時,纔會發現,當年的一個個經歷,一件件事,一個個道理串聯在了一起,你有了全新的判斷,全新的決策。所以,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喜愛的方向,努力去做,問自己,如果這是自己的最後一天,自己是否會後悔,去思考做什麼纔是自己最想要的。

61.破界思維模型

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都會有侷限。這種侷限源於我們的經驗,我們的認知,我們的生存結構,我們所處的時間維度等等。身處這種侷限之中,很難突破出來。這是必然的一個結果。因爲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時,會越來越具體,越來越聚焦,思考得範圍會越來越小,自己爲自己設置的邊界就越發清晰。

然而,世界是廣闊的,所有的事物都只是萬千可能性之一,所有的事物也都在時間的長河中變化發展進化消逝。用變化的眼光看待一切,邊界在你面前就如一片薄紙,邊界會變化!小邊界內涵於大邊界之中!不斷提醒自己邊界是否在形成,形成邊界的同時就要找到突破它的方法!

62.優先排序思維模型

自我們人類有意識以來,我們就面臨了無數事物的選擇判斷。我記得在小學的時候,課文中講到,有一隻驢子,因爲糾結喫哪一邊的食物而把自己餓死了。很多人看到這個故事通常會笑着搖搖頭。然而類似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通常可能還不如這隻驢子。

怎麼說呢?驢子只是沒有做出選擇,我們人通常做了選擇,產生懊悔情緒,然後反覆循環!舉個具體的例子,今天你打算下班後做以下事情:健身,看書,看學習視頻,看看電影。然後你都想要,到了家,另一個小念頭蹦了出來,先看電影,累了一天了,好好歇歇!其他的之後再說。

於是快樂的開始看電影,一發不可收,看完之後更不想動了,繼續看吧,大腦不動的狀態實在太美好。然後看書,學習,健身都被碰到了一邊。睡覺前,充滿負罪感,告訴自己,明天一定要都做完。

然後,第二天,又繼續循環!從我們人類本能的角度想,我們傾向於做那些不動腦的事情,或者反饋快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建立優先排序,形成習慣,堅決執行!重要的點有:

1.先做困難的事

2.做完困難的事,給自己積極的反饋

3.陷入移動駕駛時,給自己厭惡刺激

4.形成習慣

63.長遠思考思維模型

很多時候,我們看一個組織能走多遠,往往就看這個組織的領導者能有多長遠的思考。長遠思考體現了多個思考能力的集合:預測能力,系統能力,系統遷移關係判斷能力,推理能力,優先序列能等。長遠思考有以下特點:

1.看得長遠

2.可以把一個事物看做一個系統,裏面的因果是相互影響的

3.可以用推理的結果再推理

4.一切都是變化遷移的

5.事物有不變的地方

6.事物外在一直在變化,變化快於人們的認知

7.一類事物的優先級也隨着時間,重要事件而變化

8.把自己置身於變化之中,有改變未來的因果律武器

9.順勢是長遠的,逆勢只是一時的

10.佈局造勢擺平

11.最長遠的是,獲得人們內心的認同

64.聯腦破界思維模型

在一個組織中,隨着組織變大,它的智慧如果只來自於一個人或幾個人,就會陷入侷限之中。久而久之,組織的適應能力會變弱,生存環境也會越來越惡化。然而,如果將組織看做一個由無數大腦連接的集合體,能夠一同構建認知體系,則會更加高效,對外的適應能力也會更強。可以打破獨立大腦帶來的邊界。

如何構建聯腦呢?

1.認知累積。把每個個體的認知都加入認知庫,可以讓新的個體快速成長。

2.突破潛能。讓每個個體都願意突破潛能,打開自己的邊界。

3.生物環境。有一個可以不斷進化的環境。

4.共同使命。所有的聯合大腦並不是衝突的意念,而是有着共同的使命與願景,在這個大框架下,不斷完善,不斷進步。

5.超級戰士。每一個戰士都是被組織賦能過的,無論是認知,使命,技能,資源。每一個超級戰士都具備扭轉一場戰役的可能,都具備成長爲領袖的潛質。

6.極致團隊。不同個體與個體組合的團隊可以迸發出不同的力量,極致的團隊實現了邊界的突破,創造了全新的事物。

65.大腦實驗思維模型

在我們的大腦中,具有思考當下,覆盤過去,模擬未來的能力。相傳特斯拉就可以在自己的大腦中做實驗,所有的機器儀器非常精密地在大腦中運轉,不可謂不神奇。

這種神奇的能力,其實每個人都具備,只是開發得程度不同。大多數人都具備的,就是要做一件事了,開始想自己需要什麼,預測一下可能的困難,準備一下解決方案,然後在大腦裏跑一下流程,看看還有什麼遺漏的。

那,完全版的牛人在大腦中是如何運轉的呢?

1.全流程節點化。把流程變成一個個關鍵節點,每個節點都可以存檔,打開,放大,細化。

2.看到了一個流程的過去,現在,未來三個狀態。

3.看到了不同可能可能性在一個流程同時出現。

4.看到了影響一個流程出現不同結果的因果關鍵點。

5.能夠快速收集整理經驗,數據化,把經驗數據放入流程的模型,開始奔跑,觀察每個節點。

6.開始在多個流程中搭建系統。

7.能清晰得看到一個流程的一個點對於這個流程的直接影響。

8.能輕易看到一個點對其他流程和整個系統的潛在影響。

9.看得到系統的動力因和阻力因

10.找到了系統的循環因果部分,並能區分哪些可以動哪些不能動,不能動的原因是什麼。

11.預測了外部因素對系統的影響。

12.把外部因素也看做了大系統的一部分。

13.相信看不見的比看得見更重要

14.相信邏輯理論超前於現實。

66.錯誤記錄思維模型

在通往目標的路上,成功可能只有一條,然而錯誤的路線可能有千百條。我們犯得錯誤也會有不同的原因,也可以用規律總結出來。所以,把錯誤記錄下來,總結提煉找到原因,學會警惕,也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

在錯誤記錄時,要注意:

1.自己和他人的錯誤都可以記錄

2.記錄錯誤時,也要知道更好的路徑,一直正確的可能不存在。

3.記錄錯誤時,知道哪個關鍵點導致了錯誤。

4.記錄錯誤時,知道在哪裏錯誤的潛在影響就出現了。

5.知道錯誤產生的深層次原因。

6.全路徑瞭解雖然困難,但可以洞悉很多。

7.可以建立錯誤收集庫,整合錯誤,提升認知。

8.怎麼樣成爲更強,熟練,精通,是瞭解錯誤,修正,刻意練習的目的。

67.全局觀思維模型

一個有全局觀的人,看待事物符合:關聯,整體,動態。

關聯:事物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不同的關係產生不同的因果。

二維 整體:信息輸入,內部機制,信息輸出。它是複雜的,部分產生的合力大於簡單的一加一。

三維 動態:用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軸看待事物。

四維 一個具備三維能力的人,打擊二維的人非常容易,一個四維的人,看待三維的人,就像看到了自己體系中的一個點。

心理學裏叫做完型,有的人建立了自己的完型,有的人還沒有,建立了完型的人就是有全局觀的人,可以見微知著,可以抓住本質。同樣,都是建立了完型的人,有的是大完型,有的是小完型。大完型可以解釋小完型,可以解釋更多更廣的事物。小完型的人要解釋自己之前不能解釋的事物,就必須突破邊界,甚至重新定義完型。這是不容易的。思維模型,看書,增長知識本質上來講就是不斷地讓自己開邊界,建立自己的完型和全局觀。從經驗論到因果論到整體論到動態全局論。

68.順勢而爲思維模型

雷軍在總結自己四十歲之前,說到,之前我只是相信個人的努力,後來才明白,趨勢,環境起到的作用更大。然後就說出了全國人們皆知的話:現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其實順勢而爲,就像在萬丈高山推下千斤巨石,一旦推動,勢不可擋!就像90年做軟件,95年做門戶,99年做電商即時通訊搜索引擎,10年做團購做手機,12年做打車內容分發,15年做共享單車,16年做知識付費。人與信息,人與物,人與人 人與搜索信息,人與共享物,人與熟人生人 人與匹配分發信息,人與定製物,人與世界各地的人 未來的趨勢:

1.定製化購物:主動被動清單化購物;逛

2.定製化產品:人羣分類,特點集合

3.超級知識付費搜索與平臺

4.付費社羣平臺

5.萬物共享

6.個人管家

7.超級連接器:通訊,信息,物品,問題與方案

8.一切都會屏幕化

9.像kindle這樣的獨立,複雜產品還會更多

10.定製化c2c平臺會出現

11.個體賦能平臺會出現

12.個體對平臺的超級職業工作平臺會出現

13.很多產品都會與傳心,遊戲結合起來

14.全球互動式平臺大量出現,一起做事,一起玩等

15.衆籌形式會升級,包括創造點子部分

16.超級遊戲平臺出現,終生參與,遊戲貨幣會升級與現實貨幣等值 更多補充在評論吧!

69.獲得性偏差思維模型

人們對一個事物判斷失誤往往不是因爲他什麼都不知道,而是因爲把注意力太多都放在了已經擁有的部分。就像三體中的那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纔是。

從一個大的完型角度,你瞭解的信息,可能不足5%,所以,自己已經獲得信息也許不僅不重要,很有可能還是侷限的,有偏見的。獲得性偏差會出現在哪些生活中的場景呢?

1.人們在找新工作時對自己曾經做過部分難以放下,其實從本質的角度,在溝通表達,思維邏輯都超優秀的人,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2.對曾經擁有的觀念的堅持甚至固執。很多的觀點是,我以前都這樣,爲什麼現在要改變?殊不知,環境在改變,之前有些對的觀念,換一個時間換一個環境,同樣的觀念也許就需要改變了。

3.對買了的東西捨不得扔哪怕都沒用了還堆着佔空間。我們很多人都遇到過類似情況,很多東西明知沒用了,一想到這是之前花錢買的,就捨不得扔,安慰自己,還有點紀念意義。殊不知,房間在熵增,你的生活環境因爲不夠簡潔,你也會變得混亂,遲鈍,得不償失。此外,新的事物也很難進來,你的生活陷入了低效與僵化。那,如何克服獲得性偏差呢?

1.放低自己,謙虛心態。告訴自己還有很多不瞭解。

2.獨立思考,從本質入手。更多用演繹法而不是歸納法,用事物的本質去推理,而不是持續的用之前的經驗。

3.分類整理。把信息歸類整理,把一切變得秩序化。

4.重新分析。評估環境,評估信息,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落後的,哪些是可以升級的。

5.捨棄一部分。一個人要想不斷升級進化,有一些落後的信息觀念需要捨棄,仔細評估,想好後就捨棄。

6.動態心態。擁有隻是暫時的,變化是永恆的,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更新,看到未來,引領未來!

70.多維視角思維模型

在生活中,我們傾向於用自己的視角看待問題,然而有的時候,當你擁有了多維視角,你看待問題會更全面,更包容,更立體。

什麼是多維視角?除了用自己本能的視角看待問題,還會用360度其他人的視角,對立面的視角,特定方式視角等。多維視角可以應用在哪些場景?

1.做決策獲得更多信息 做決策時,考慮不同角色可能會思考得,在意的,綜合評估分析。獲得更多有用信息

2.模擬驗證 可以用不同的視角去測試,去模擬,事後看這樣的視角看待的事物是否正確。

3.整合成爲信息流 通過多維視角得到大量信息,將信息整合成爲信息流,匯聚成新的觀點,像無數小溪匯聚成了奔騰駛向大海的河流!雖然每人觀點不同,但每個人都被大趨勢,大環境所影響,每個人也會有基於人性的願力。無數的小信息會整合出信息流。

如何具備多維視角:

1.瞭解不同視角的思維方式

2.修煉自己一秒變成傻瓜的能力,可以讓自己短時間進入無的境界,無悲無喜,無憂無樂。

3.知道不同角色在意的,喜歡的,痛苦的,知道每個角色的故事,可以快速進入不同的世界去體驗

71.左右互搏思維模型

我們在思考時,往往只是朝着一邊去想,很少去論證每一步的合理性。而左右互博,就是讓我們學會自己質疑自己,自己挑戰自己。

左右互博可以用在哪兒呢?

1.自己按照演繹法去推理一件事情,裏面的每一步都可以進行左右互博。

2.打算做一個決策,有了一個初步的方案,這時,反過來想,完全反過來。

3.做了一個自認爲完美的方案或產品,這時站在極爲挑剔的角度給自己找問題找毛病。

4.當用慣性做一件事或看待一個事物時,挑戰自己,用一個全新的視角思考。

5.無視環境,背景,條件,天馬行空地出現顛覆一切的一招。只一招,所有格局全部改變!

如何能夠左右互博呢?

1.認爲世界宇宙是廣博浩大的,每個事情都有多個存在方式的可能真的。

2.塑造一個對立我,完全調整現在的我,質疑現在的我的一切,完全用相反的方式來。3.集合了反之力道,與正之力道的碰撞誕生了現世界。

72.事物關係思維模型

從量子糾纏的實驗可以看到,這個世界的本質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基於事物與事物的關係。未來的產品毛利率也會趨近於零,真正的利潤將是因產品帶來的關係所產生的新價值。

小米公司說,我們不是一家科技公司不是一家做手機的公司,而是一家文化公司,一家品牌公司。現在小米很大的利潤是基於互聯網服務,app的收入,小米電商的收入等。未來很多產品將是一個體驗的門檻,極致產品吸引人,後續服務社羣獲得受益。

如果說產品是1,那社羣就是0。你的破局點是你的產品,後續是你的服務。如果當年新東方在海外做了基於客戶的社羣,可能會有更大的想象力。包括會員,大會,更多產品等等。建立與用戶終身的連接,就不愁後續商業模式的建立。這個連接點,就是能幫助到用戶的產品。

73.升維打擊思維模型

在一個領域,大家的競爭往往是看誰更專業。比如,一個從事裝修行業十年的人,他的專業得分可能是90分。而一個從事六年的專業得分80分想要競爭,顯然就不能僅從專業這個維度思考,因爲很難短時間超過對手。這時,我們策略是,增加一個維度。比如增加一個網絡營銷的維度。你不懂這個維度,所以當我爲自己升維時,就可以輕易打擊到你。如果你再考慮增加一個個人品牌的維度。

優勢就更加顯著。三維打一維。如果你說,對手開始模仿我,也開始變成三維怎麼辦?很簡單,找到一個對方剛進入的維度,徹底展開,比如社羣營銷,打開有36個點。對方可能僅僅懂得一個概念。好的,目前我們瞭解了升維打擊。那讓我們分析一下雷軍的小米是如何升維打擊傳統智能手機的。

1.軟件產品帶粉絲。讓用戶參與米柚系統迭代,共有10萬工程師參與,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成了小米堅定的支持者。

2.極致功能手機。找到最好的功能,內存,速度,製作出小米手機。

3.定價策略。性價比高這個維度殺傷力極強,讓用戶覺得太超值。

4.電商銷售。自建網站,藉助天貓京東,去掉中間商銷售手機。

5.基於連接的商業模式。這纔是雷軍最強的部分。他一開始就沒指望手機本身盈利,真的盈利的是互聯網服務,是瞭解了上億的用戶,是小米手機自動安裝的米家,小米遊戲,小米資訊,小米金融。

6.基於口碑的品牌營銷策略。米粉節,跟粉絲互動,藉助用戶的力量迭代產品,宣傳,讓核心成員享有特權,這些都大大提升了小米的品牌。

7.雷軍個人ip。雷軍和米粉打成一片,形成了一個勵志,勤勉,中年崛起的形象。在印度宣傳更是傳出能夠病毒營銷的洗腦神曲。

這7個維度,傳統手機商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讓小米在短短兩三年就成了百億美元的超級公司。

74.細節效率思維模型

在一個大公司,效率非常重要。這個效率體現在各種細節中,比如一個部門,一個流程,一個項目,一個人。舉個例子,一個公司的報銷,準備按照1%的比例去招募。結果公司七百人,需要招募七個專門做報銷的人。然後思考是否可以只招一個人,給三個人的工資。結果,給到這個工資,很多人來面試,一聽要做七百人的報銷,都嚇跑了。

最後只有一個人留了下來,說,沒問題,我搞得定,但我需要人力部門協助。他樹立了幾個規則:

1.每一個人寫報銷單之前看一個視頻培訓

2.報銷單分成四部分,每一部分25分

3.每個人每次的報銷得分,決定了你自己下次報銷的待遇。上次100分,這次直接先給你打錢。75分,往後等一星期。50分,等兩星期。25分,等一個月。0分,等三個月。

這個道理是什麼呢?你給我效率,我也給你效率,你不給我效率你也無法得到效率,甚至應該接受懲罰。這三個規則一實行,果然報銷時每個人的成功率大大提升,報銷人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其實,想要提升效率,一定要有創新和樹立規則的意識。在細節處入手,符合人性,讓每個人都參與到效率提升之中。

75.放大關鍵行動思維模型

很多時候,覺定結果大小的,是關鍵行動的執行程度,所以我們要放大關鍵行。如何做呢?

1.梳理整個系統流程,找到破局點,關鍵點,結果點

2.找到放大關鍵點的條件,資源等

3.放大關鍵點:時間,頻次

76.系統回顧思維模型

喬布斯在做出iphone前,全面系統地回顧了整個人類發明史和工業製造史。系統回顧是典型的大數據思維。

巴菲特研究股票,就把5000家美國上市的公司都研究了一遍。問題來了,如果我要提升溝通表達能力,如何使用系統回顧思維模型?

1.找到古往今來超過30個溝通表達大師,列出他們的名字。

2.收集大量他們溝通的具體案例。

3.分析他們的溝通套路,也就是思維模型。

4.自己嘗試練習他們的思維模型,應用到不同場景。

5.每一次表達時,儘可能模擬這些思維模型。

6.覆盤自己和他人每一次的溝通,思考其中的思維模型和可能更好的思維模型。

77.複利原理

愛因斯坦書說:“複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蹟。”

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要找到足夠溼的雪,和足夠長的坡。”

查理·芒格說:“同時理解複利的力量和獲得它的困難,是理解許多事情的核心和靈魂。”

在有限的時間,把有限的精力和財富,持續而反覆地投入到某一領域,長期堅持下去,最終產生的積極影響如雪球越滾越大,它帶來的回報一定超過你的想象。這就是經濟學中典型的複利思維。

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不會去運用複利,也體會不到複利的威力。複利思維需要我們用發展和長遠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78.排列組合思維模型

和複利模型一樣,排列組合模型不僅是一種數學工具,也是一種可以提升我們決策質量的思維方式。很多時候,影響決策的因素很多,通過分類、分步,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排列組合方式。

萬事萬物都是由其構成的元數排列組合成的;思維是知識的運動,是知識的排列組合、取捨;前所未有的知識排列組合就是創新,合乎客觀的有價值的思維創新的外化、物化就是理論創新、創造發明。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本質就是一種多維組合思想,把不同的跨學科的知識彙集在一起,解決一個問題。不同問題,不同學科佔的權重不一樣,綜合起來考慮問題就更全面,正確概率就更高。

一個大問題,可以分解成很多相關元素,這樣方便我們看清楚整個問題,然後找到關鍵點,從關鍵點入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元素組合在一起,可以對一個問題看得更全面,避免陷入查理·芒格口中的“鐵錘人”思維。

79.費馬帕斯卡系統

費馬—帕斯卡系統與世界的運轉方式驚人地一致,是基本的公理,你真的必須得擁有這種技巧。——查理·芒格

在知識、能力、努力、耐心這些所有的品質中,查理·芒格最看重的是理性。查理·芒格說:“你必須看到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而不是你以爲的樣子、或者你希望的樣子,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費馬帕斯卡系統就是認識真實世界的基本工具。

費馬帕斯卡系統是概率論的基本原則,在生活中,充滿了各種誘惑,人們根據經驗和各種心理傾向做決定,從而掉入了很多的陷阱。通過費馬帕斯卡系統的學習理解,我們要從認知上明白,事情的實際概率是多少,在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後,再做決定將更加理性。正如查理·芒格所說的,需要把這些基本的有些不自然的基礎數學概率方法,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纔不會將自己的優勢拱手送給別人。

80.前景理論

前景理論是風險決策的一個重要思維模型,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心理學家卡尼曼提出,描述和預測人們在面臨風險決策過程中的行爲理論。

前景理論分析框架:它有三個特徵,一是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得時是風險規避的;二是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時是風險偏愛的;三是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具體爲以下幾點:

1、確定效應: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在確定的收益和“賭一把”之間,多數人會選擇確定的好處,落袋爲安心理。

2、反射效應:在確定的損失和“賭一把”之間,做一個抉擇,多數人會選擇“賭一把”。

3、損失規避:白撿的100元所帶來的快樂,難以抵消丟失100元所帶來的痛苦

4、迷戀小概率事件:很多人都買過彩票,雖然贏錢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錢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業和體育事業了,可還是有人心存僥倖搏小概率事件。

5、參照依賴: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參照點決定,舉例來說,在“其他人一年掙6萬元你年收入7萬元”和“其他人年收入爲9萬元你一年收入8萬”的選擇題中,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

81.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五個層次。需求是由低到高逐級形成並得到滿足的。

人基本上是永不滿足的動物,一個需求被滿足了或快要滿足後,對另一個層次需求的追求慾望隨之而來。理解需求是有層次的,個體之間的需求是有差別的,最高級的“自我實現”是“少有人走的路”,只有那些低級需求真正滿足的人才容易走上自我實現之路。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我們來說的最大意義就在於,它告訴了我們,人在滿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後,就要去實現更高的需求和目標。

82.複式簿記

複式簿記是在每一項經濟業務發生後需要記錄時,同時在相互聯繫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賬戶,以相等金額進行登記的一種記賬方法。

複式記賬的基本原理是會計基本等式:

Asset(資產)+ Expense(費用) = Liability(負債) + Equity(所有者權益)+ Income (收入)

會計科目其實就是把這裏面的5個大的科目類進一步細化,把對經濟活動的描述可以更精確的裝到這些盒子裏去。

(從哪裏來 + 到哪裏去)×(靜態性質 + 動態性質),本質上就是從來去兩個角度,看每一項有經濟意義的活動,同時還給這些活動分類,分類是什麼?就是從股東的視角看經濟活動。總地來說,所謂動態性質,就是業務給股東財富帶來的增量或負增量;靜態性質,就是某天某分某秒,財富的真實屬性。

運用在財務記賬上只需要把握三點

1,不看結果看過程。不能孤立的看某個科目(例如資產或者收入)的借和貸,而是看某項目中資金的是如何流動的。

2,守恆定律:資金如何流動。資金在 費用+資產=所有者權益+負債+收入 這個等式裏面跑來跑去(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是跳不出這個等式的。

3,如何給開始和結束取名字。項目資金的來源科目記爲貸。項目資金的去向科目記爲借

複式記賬是守恆的眼光,是變化的眼光,是一種動態平衡觀察世界的思維。

83.質量控制理論

“工程學的質量控制理論對你我這樣的非專業工程師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核心部分,其基礎恰好是費馬和帕斯卡的基礎數學理論。一項工程的成本這麼高,如果你付出這麼高的成本,你就不會希望它垮掉。”

——查理·芒格

質量控制的本質其實是精益化管理,使用各種統計學工具,不斷優化迭代,持續的提高質量,減少成本消耗,最後就能達到一個非常高的標準。創業領域的MVP模型也是類似的思想,小步快跑,迅速迭代,持續優化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最經典的莫過於PDCA循環:計劃,執行,檢查,行動。

這四個階段有先後、有聯繫、頭尾相接,每執行一次爲一個循環,稱爲PDCA循環,每個循環相對上一循環都有一個提高。

84.冗餘備份系統

工程學中,典型的工程冗餘(rǒng yú)指的是向系統添加“額外”的關鍵組件,它是利用系統的並聯模型來提高系統可靠性的一種手段,通常使用備份或者自動防故障裝置。

從火箭的控制和動力系統,到數據中心大量使用的額外硬盤和備用電源都會使用。也運用於生活和家庭的風險防範,冗餘備份是抵禦風險的工程學思維模型

85.斷裂點理論

工程學裏的斷裂點理論也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思維模型,工程學中會設計一些保護機制,用小的損失去防止大的損失。比如電路系統中的保險絲,汽車的保險槓,爆破帽,壓力系統的爆破片,都是斷裂型的安全保護裝置。

斷裂點這個模型理解起來還是比較的容易,就是用一個很小的可以承受的損失去,去避免無法承受的系統性風險的發生。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棄車保帥”,說的就是類似這個意思。

查理·芒格提到的工程學的四個主要思維模型中有三個都是保護系統安全的。冗餘備份和安全邊際模型都好說,但是這個斷裂點模型如何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和投資過程中,用一個可以承受的小的損失來,避免重大的風險和損失。

一個人在投資的時候要設定止損點,在必要的時候止損,以防止巨大的損失。股市中也有熔斷機制。在生活中很多時候也需要用到這個思維,適時的“忍痛割愛”是明智的選擇。

86.心流模型

“心流”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

這是關於人幸福快樂的理論,讓人沉浸在心流中的條件需要:

1、明確的目標,合適難度的任務——既不會焦慮也不會無趣。

2、及時的反饋——對進步的滿足感。爲何遊戲如此受歡迎,就是遊戲的設計滿足心流理論,如果遊戲的定義擴大,把學習、工作、運動、教育包含進來,去評估自己在做的事是否滿足心流三點,這樣一生都會過的幸福快樂。

3、發揮自己的某種能力

4、精神完全集中,對手上的事情有控制力

心流狀態是我們能夠在工作中達到的最美好、最平和的狀態,由一種心流狀態又會產生新的心流狀態,那些充實的人們能夠成功地將它們的一生變成一種單純的心流狀態。它們生命中各個部分緊緊地連接到了一起,所有活動都有了意義。

87.奧卡姆剃刀

“科學理論應該儘可能簡單,但不能過於簡單。”——愛因斯坦

“奧卡姆剃刀定律”,又被稱爲“簡約法則”, 這個原理最早至少能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的“自然界選擇最短的道路”。核心內容爲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

奧卡姆剃刀三個原則:

1、依據最小能量原則,我們的生活應更儘可能簡單,而簡單的有效途徑就是養成好的習慣。

2、自動擋汽車在逐步替代手動擋汽車,也是因爲自動擋對大多數用戶來說滿足“簡單有效原理”。

3、投資領域的應用:面對複雜當投資市場,應拿起奧卡姆剃刀,把複雜事情簡單化,簡化自己的投資策略,對那些消耗了大量金錢、時間、精力的事情加以區分,然後釆取步驟去擺脫它們。最後我們以弗裏德里克·邁特蘭德的一個名言結尾:“簡單是長期努力工作的結果,而不是起點。”

88.微觀經濟學

(1)考慮稀缺性是理解價值的根本

(2)機會成本:人們面臨權衡取捨,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爲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3)激勵至關重要

(4)經濟學思維是邊際思維,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5)獲取信息是有代價的,信息不對稱是一種巨大的優勢

(6)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隱形之手無處不在

(7)物品和勞務的價值是主觀的(效用價值論)

(8)沉沒成本:理性面對失去

學習經濟學思維,有效率地做選擇就是經濟的核心思維。它可以幫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配置資源,做出最優選擇。

89.規模優勢理論

規模優勢理論的本質是,你生產的商品越多,你就能更好地生產這種商品。那是個巨大的優勢。它跟商業的成敗有很大的關係。

規模優勢首先會帶來一種信息優勢,也能帶來強大的社會認同,巨大的規模優勢使企業內部能夠進行更爲專門的分工,從而在生產產品或服務上具備更大的優勢。

90.黃金圈思維

黃金圈是認知世界的方式,有三個層面。從why出發,探究問題的本質,是最快速透析問題根源的一把利器。思考模式是先從(Why)出發,爲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的理念是什麼,從內心激發出感性的情感,產生驅動力,近而再思考(How)如何做,設定目標一步步解決,最後做出來的結果就是(What)更加貼合最初的理念。

Why:思考爲什麼要這麼做,我們的目標、理念;

How:採用什麼方法、措施;

What:結果的表現形式。

對一家企業、一個人思考 why 的過程則是對原則、邊界、價值觀的一個確定,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通用模型。

91.能力圈

“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邊界所在,你將比那些能力圈雖然比你大5倍卻不知道邊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沃倫.巴菲特

芒格和巴菲特這兩位投資大師告訴我們,投資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能力圈原則,能力圈的理念很簡單,就是了解自己能力的邊界,在這個邊界裏面做事,就能比別人更有優勢。人最可怕的認知偏差是盲點偏差,這種偏差會讓人看不到自己盲點的存在,簡單來講,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是最愚昧的狀態,也是最危險的狀態。

92.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率模型主要用於企業分析其經營的安全程度,一般說來,當安全邊際或安全邊際率較大時,企業對市場衰退的承受力也較大,其生產經營的風險程度較小,而當安全邊際或安全邊際率較小時,企業對市場衰退的承受力也較小,其生產經營的風險程度將較大。

巴菲特在尋找投資對象時,總是千方百計尋找具有安全邊際的投資對象,看它是否有這樣一條經濟護城河——這條經濟護城河的河面越寬、安全邊際就越大,投資這樣的股票就越安全。

投資最重要的就是尋找確定性,只有確定性才能讓投資資金更安全,也只有確定性才能讓投資收益更高。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長期持有股票最重要的安全邊際就是確定性,安全邊際也是價值投資者的靈魂。

93.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重點突出、邏輯清晰、主次分明的邏輯思路、表達方式和規範動作是,提升邏輯思維的超級神器,能夠從底層來幫你搭建寫作、思考、表達、解決問題的邏輯,它的核心就是

一個模型:背景、衝突、疑問、答案(S-C-Q-A)

二個推理:演繹推理、歸納推理

三個邏輯:時間順序、結構順序、程度順序

四個特徵: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推進

94.非線性思維

由於人類長期的進化結果,我們更傾向於用“線性”思維的方式理解世界。

然而,世界的本質是非線性的。這個世界之所以有些人能取得巨大成功,而大部分人平平凡凡,關鍵於他們的思維方式是線性的還是非線性的。

非線性思維的核心:

理解世界是非線性、跳躍發展、不可精確預測的

理解引起質變的核心原因,加速或者等待臨界點的來臨,獲取質變期的巨大收益

在積累期勇於放棄短期利益,做能夠對促進上一條有益的事情(如在積累期投入更多本金、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等)

非線性思維方式具有系統辯證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直覺思維和靈感思維五種基本形式。

95.遞落代償

宇宙138億年,萬物是一系演化的,萬物在最底層的那個層面它是同治的,從最早的粒子到後來的原子,後來的分子,後來的單細胞後來的多細胞,一直到人類社會,它是一系演化的,過程當中,它的總規律就是遞弱代償。

世間之物,後衍的物種的生存強度(生存的頑強程度)總是呈現遞減態勢,一代比一代弱,於是,要想生存下去,就得不斷地尋找更多的支持因素,這個支持因素就是“代償”。

萬物演化的方向都是,越來越弱,“生存度”越來越低。但是作爲補償,萬物的屬性越來越豐富,花樣越來越繁多。人類文明也同樣在這個規律之中。貌似越來越強,但是個體依賴性越來越大,總體生存度越來越低。

遞落代償模型是一切事物存在、發展、變化、滅亡的規律的終極拷問,可運用從基本的分子結構到微生物結構、低等生物種羣、高等動物種羣、再到人類社會的演變過程中的推演和預測。

96.耗散結構理論

自然萬物都趨向從有序到無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過不斷抵消其生活中產生的正熵,使自己維持在一個穩定而低的熵水平上,生命以負熵爲生。

一個典型的耗散結構的形成與維持至少需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一是系統必須是開放系統,孤立系統和封閉系統都不可能產生耗散結構;

二是系統必須處於遠離平衡的非線性區,在平衡區或平衡區附近都不可能從一種有序走向另一更爲高級的有序;

三是系統中必須有某些非線性動力學過程,如正、負反饋機制等,正是這種非線性相互作用使得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產生協同動作和相干效應,從而使得系統從雜亂無章變爲井然有序。

生態系統是開放系統,處於遠離平衡的非線性區,是一個處於非平衡態的自組織系統,同時具有非線性的動力學過程。因此生態系統是一個具有耗散結構功能的系統。

97.複雜自適應系統

複雜自適應理論(CAS)是指系統中個體能夠與環境中的其他個體進行交流,在這種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或“積累經驗”不斷進行演化學習,並且根據學到的經驗改變自身的結構和行爲方式。

各個底層個體通過相互間的互交和交流,可以在上一層次和整體層次上突顯出新的結構、現象和更爲複雜的行爲,如新層次的產生,分化和多樣性的出現,新聚合的形成,更大個體的出現等。

每一個複雜適應系統都有四個方面的主要特徵:

基於適應性主體

共同演化

趨向混沌的邊緣

產生湧現現象:最爲本質的特徵是由小到大、由簡入繁

98.路徑依賴

人類社會中的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均有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還是壞,就會沿着該路徑一直髮展下去,並鎖定在該路徑上,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輕易走不出去。

積極的路徑依賴,好的路徑依賴,對企業起到正反饋的作用。通過慣性和衝力,產生所謂的飛輪效應,企業發展,從此進入良性循環。

消極的路徑依賴,不好的路徑會對企業起到負反饋的作用,通過慣性和衝力產生泥沼效應,使企業發展從此進入惡性循環。

如何突破路徑依賴?

學:時刻保持學習的狀態,時刻準備着向更高的方向邁進。

新:革新理念,居安思危。聰明睿智的企業家都善於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危機感讓他們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

舍:敢於放棄沉沒成本。

創:創新開拓,另闢蹊徑。

99.自催化模型

商業世界的模型都能在自然世界中找到源頭,自我催化模型來自於化學中的「自催化」現象。

「催化劑」是化學裏面一個神奇的物質,只需要一點點就能將反應速度加快幾十幾百倍。自催化就是在反應過程中就能生成這種讓反應加速的催化劑。

作爲一種典型的思維模式,芒格說的這種[自我催化]模型是很令人啓發的。現在這個世界變化的越來越快,我們總是看到類似生產馬鞭子的公司不斷被新技術、新服務顛覆,然而卻有這麼一種[被世界擡着前進]的模型,即新技術、新服務的出現,不僅不能顛覆它,反而能夠爲其所用,助推它運行得更有效。這自然是商業經營和投資中的完美典型,如迪士尼,亞馬遜的飛輪效應等。

迪士尼最重要的是做好一件事:製作電影。電影不但能夠產生鉅額收入,還能夠形成廣泛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電影被觀看次數越多,這個電影的 IP 就越經典。這使迪士尼樂園、電影衍生品、IP授權等其他業務也都能獲益。

更重要的是,這個模式是互相催化的。消費者越喜歡迪士尼樂園、購買電影衍生品,就越願意觀看迪士尼製作的電影。用系統理論來解釋就是,迪士尼構建了一個自我強化的增強迴路。

100.大道至簡

千年思想的確最最精華的都是大道至簡,你看宇宙美妙在哪兒?E=MC?這樣一個公式,能夠描寫小到原子,大到宇宙。真理的共通點就是“大道至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