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不知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文:李剛7777

一個人總要到了一定年齡,才能恍然醒悟許多東西,才能比較清楚明白活着的意義。

人生就像一首詩,當我們年輕的時候,往往讀不懂它。

只有等我們經歷過世間滄桑,經歷過和那些詩人相似的經歷時,才能真的讀懂。

孤獨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被稱爲史上最孤獨的小詩的《江雪》,是多少中年人真實的寫照:

人生縱有萬千姿態,唯中年得千萬孤獨。

張愛玲在《半生緣》裏寫道:“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爲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人到中年,誰還會包容你的任性、理解你的辛酸?

一個又一個睜開眼的夜裏,剩下也許只有孤獨相伴。

有一種孤獨,叫做人到中年。

惆悵

《醜奴兒》

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年少時以爲自己懂得了人生的愁苦,侃侃而談生活的不如意,彷彿自己是一個洞穿世事的智者,能夠看清楚生活的真相,面對生活的苦難。

經歷了一些事情,受過的一些挫折後,才發現,真正的愁苦是說不出的。有些事情不知道如何說,向誰說,只能自己消化。



失意

《虞美人》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年少時,意氣風發,縱情歌酒,中年時,失意低沉,患得患失。

到了暮年,把該放下的放下,該看清的看清後,才懂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悲歡離合自有天意,既然如此,有何必感嘆呢!順其自然吧!



蒼涼

《唐多令》

宋·劉過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

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

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詩人說:我眼前滿目是蒼涼的舊江山,又平添了無盡的綿綿新愁。想要買上桂花,帶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仔細想想時間這個話題,總是讓人悲傷。

雖然行至中年,終不似,少年遊,但願我們還是有載酒買花的年少憧憬。


懷舊

《浣溪沙》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人生如果不經歷失去,又如何懂得珍惜的可貴。

人生如果不經歷繁華,又如何懂得平淡的可貴。

經歷了轟轟烈烈,才懂平平淡淡纔是真。

平凡才是生活,一切都將歸於平淡。

遺憾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人到中年,經歷得多了,遺憾自然也就多了。

這種物是人非之感,也總是讓人覺得無力面對。

我們總想“以前我要是......”就好了,但時間永遠不會回頭,人活一世,還是要學會向前看。



淒涼

《江城子》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王小波說:“人到中年以後,纔會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外,你已經一無所有了。”

蘇軾妻子王弗去世十年後,蘇軾寫下了這首詩。

與親人分離後,最難以忍受的是無人訴說衷腸,悽清孤獨到讓人不堪承受。

煙花絢爛至極,也有垂落之時,歷盡半生繁華,餘生最易念親近之人的陪伴。

在一切無常的變幻裏,盡力活得絢麗些,活出最好的樣子。

願你回首半生,不辜負自己,不害怕將來。



時光已逝,我們也不再是少年錦時,過往的懵懂無知,都已隨風而去。

人到中年,明白了許多事理,小時候讀過的詩句,在歲月中漸漸泛黃,卻仍會一次次爲我們還原出人生最本真的模樣,散發它最後的光。

這時,才真正懂得了,什麼是:“少時不知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即便如此,我仍願你經歷再多,也知世故而不世故;

長路孤單,跋涉時也有人在旁;生死兩茫,盼你不忘珍惜眼前人;

飽經風霜,願你眼裏有陽光,笑裏全是坦蕩。

(圖片來源於網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