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我|心理讀書營10月讀書(17)

毛姆說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現實非常乏味”。現實是乏味的嗎?如果斯特里克蘭自己說,可能是另一種回答,但是他的外部生活可能不值得一個作家花費筆墨來細緻描述,或者說激情描述。但到底是什麼樣的,我感覺還是由本人回答會更完整一些,一個人能忍受貧乏的生活,可不是隻需要意志努力才做得到。事實上,人家對那些不在乎了,不在乎是什麼意思?什麼時候纔會不在乎呢?因爲有了更重要的事了。內心更爲廣袤的世界徐徐打開的時候,外部生活失去了吸引力,連身體的需求也可常常忽略,我想斯特里克蘭被告知得了不治之症麻風病之後,並沒有所謂的接受過程(否認—憤怒—掙扎—抑鬱—接受)。可能他愣了一下,接着畫畫,可能因爲時間的有限,更加專注了。這能理解。

孩子常常忙於他手頭的事忘記時間,忘記飢餓,成年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時,亦會如此,所以廢寢忘食不是在說一個人的品德,而是在說一種入迷的狀態。當然,這和斯特里克蘭的狀況不同。斯特里克蘭缺乏語詞描繪自己內心豐盛激情的世界,但那必然存在。

其實我挺羨慕嫌棄現實乏味的人的,至少來說,人家的現實生活已經應付好了,纔有餘力尋找到乏味的感覺呢!不過,這可能是一種情況,曾經用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簽名“我的靈魂穿着一雙草鞋,過不慣燈紅酒綠的生活”,像宣誓一樣,如果忽略心裏頭持續隱隱的不甘和無力,那就更具有說服力了。這會兒拿來調侃,顯然我的靈魂想要去試試燈紅酒綠的生活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