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話《史記》263:禮的本源或在天體運行

今天只讀一段。

禮書·08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則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自此凡七段,引用自《荀子·禮論》,用引用這個詞恐怕不準確,更像是編織。當時沒有著作權的觀念,立論、整理、編織已有的文字是常事。

天地是生命的本源;先祖是族類的本源;君師是治理的本源。惡在這裏是如何的意思。沒有天地如何產生生命?沒有先祖怎麼有你?沒有君師,如何得到治理?三者缺一,就沒有可安寧生活的人。所以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奉先祖,尊崇君師,是禮的三個根本。

李新偉在《儀式聖地的興衰》一書中寫道:

與狩獵採集人羣相比,農業人羣對天文知識的依賴更強。史前時代的農民從播種到收穫的整個過程都要依節令而行,而日月星辰的運行是節令的重要標誌。對於他們來說,農業生產的整個過程是受高高在上的天庭中的超自然力量控制的,掌握天體運行的知識,就是掌握了與超自然溝通的手段,掌握了農業生產的命脈。

紅山文化上層可能通過宣稱對與超自然溝通的特殊知識的掌控而逐漸獲得了他們的權力。

他們創造出來以宇宙觀和溝通天地爲核心的新的意識形態,將其作爲比經濟手段更有利的粘合劑促成了紅山社會的等級化。

這算是考古學上對天地是生命本源的解釋吧。從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中華文明天地君親師的底層邏輯。對天體運行意識形態式的理解,貫穿了社會的方方面面。站在內部看,是統治者控制或者維持社會運轉的方式。站在外部看,是社會組織的形態。


打完,收工。

明天,繼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