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耐煩顯智慧

生活中,總會有麻煩事相伴,有的人會心生煩躁,生氣不已。有的人會沉着應對,處理得井井有條。

晚清重臣曾國藩說:“唯有耐得千事煩,方能收得一心清。一耐字極有意味,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全靠一耐字撐過去”。

事實證明,人生在世,歷經事情萬千,又何曾沒有遇到過幾件煩心的事呢?這個時候,耐煩處事、耐煩做人、耐煩工作、耐煩讀書,就成了我們度過人生每道坎的必修課。

耐得住煩,人生必將在歷練中成長,最終收穫那份屬於自己的淡定和從容。

遇到棘手的事,首先要沉得住氣,讓心靜下來,不要急也不要燥,切忌像熱鍋上的螞蟻。只要能耐住了煩,用清醒的頭腦去思考,就能想到應對的辦法,解決掉那些麻煩。

朱熹也曾說過:“大凡事只得耐煩做將去,纔有煩心便不得。”

還是那層意思:遇事就必須耐煩去做。如果怕麻煩,臨陣退縮,那麼這個事就理不順了。畢竟,麻煩的事人人都會遇到,而能夠耐煩處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不過,無論你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都希望能遇事耐煩。因爲,耐煩可以澆滅一個人順境中的火氣,耐煩可以恢復一個人逆境中的從容。順境中耐煩盡顯淡然,逆境中耐煩頗有境界。

這樣一來,遇事你便會處變不驚,內心也才安穩如山。與人交往,難免會發生摩擦,如果再得理不饒人,難免會弄得鄰里不和,衆判親離。我想,這樣的結局,每個人都不想看到。

俗話說得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人活世上,就得與人交往,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性格,就有不同的想法;有寬厚重情之人,也有薄情寡義之人;有能言善辯者,更有噤若寒蟬者。無論遇到哪一種人,都有可能發生不和諧之事,這個時候包容就是大智慧。

曾國藩年輕時也是一個火爆的“刺兒頭”,喜歡跟人頂着幹。後來,經歷了官場的摸爬滾打,他漸漸明白多一個朋友遠比多一個敵人重要,於是,他決定要容人。

容人之短,與人爲善,這纔是人生之路最正確的選擇,換句話說,就是你要耐得住煩。

曾國藩說:“居官,以耐煩爲第一要義。不爲大府所器重,則耐冷爲要;薪米或時迫窘,則耐苦爲要;酬應不勝其擾,則耐勞爲要;安分竭力,泊然如一無所求者,不過二年,則必爲上官像友所欽屬矣。”

古代官場即現代職場,所以“耐煩”之道可謂古今通用,做官也就是爲人,都要耐得住煩。

在領導沒有器重你之前,你要坐得住自己那根冷板凳。在你的收入還不能撐起你的夢想時,你要過得下苦澀的日子。

哪怕時常加班,應酬不斷,你也要勤懇踏實,在安分守己的範圍裏盡心盡力,就像一無所求的人,時間會證明一切,是金子總會發出耀眼的光芒。人只有經歷過事,纔會逐漸成長;只有耐得住煩,才能幹得了大事。

有的同學認爲讀書讓人煩惱,而曾國藩卻這樣說:“ 讀書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治學之道,不患不精焉。”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河無以成江海”,讀書也是如此。讀到不通時,切不可繼續往下看,我們必須懂得“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的道理。

這時應該靜下心來,多查閱、多理解,更要“溫故而知新”,反反覆覆,直到懂了爲止,再繼續往後面讀。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如果只想着好高騖遠,那麼無論什麼事註定做不成。

讀書需耐煩,耐煩去讀書,文字的魅力要反覆去咀嚼,才能明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日子一長,自然精進,悄然成長。

人這一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用“耐煩”皆可以化解。

所以說,曾國藩悟出了耐煩的深意:一個小小的行爲卻有着天大的學問,它蘊含着一個人的修養、氣度和智慧,我們如果放下一切躁動,都能做到耐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