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左羅《學會寫作》乾貨筆記「2/5」

我是海峯,今天繼續來總結粥左羅《學會寫作》一書中關於“選題材”和“寫標題”的方法。

這是本書系列筆記的第二篇,如果你對本書的系列筆記感興趣,向前、向後翻閱,即可找到更多幹貨。


P3:選題能力(寫作的先勝而後求戰)


1、不知道寫作什麼怎麼辦?

硬寫,硬寫,堅持硬寫。

對這個世界要有點意見、有話說。做一個有態度的人,相信個人力量也可以改善世界。

萬事萬物,都是你的寫作對象。在平淡的日子裏,發現“刺”。

儘早確定你的寫作方向(個人定位),深入鑽研這個領域。專注才能成功。

使用寫作公式,有效解決不知道寫什麼、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如何往下寫的問題。格式化寫作,等於“定主題”加上“套公式”。

新手學習寫作,要儘早養成穩定的方法論,並持續地爲讀者提供價值。

2、推薦幾個寫作公式

公式1:總、分、總。

公式2:What、Why、How。

公式3:論點、分論點、正例、反例、總結。

公式4:提出一個概念、這個概念爲什麼重要、這個概念通常如何被誤解、這個概念實際上是怎麼回事、這個概念有什麼意義、如何正確使用這個概念、錯誤使用這個概念有什麼後果、這個概念與哪些其它概念有重要聯繫。

公式5:提出一個場景痛點、提出觀點、正面論證這個觀點(小標題+案例)、反面論證這個觀點(小標題+案例)、總結這個觀點的意義和價值、呼籲讀者去行動。

3、優質選題的底層邏輯

寫什麼(這是戰略)比怎麼寫(這是戰術)更重要。“寫什麼”代表着做正確的事兒,“怎麼寫”代表着正確地做事兒。

勝者先勝而後求戰,我們必須在“寫什麼”上先正確起來。

一定要帶着目標(目的)去寫作,不能自娛自樂式地寫作。

4、爆款標題的三個底層邏輯

要選擇潛在閱讀人數更多的話題。

所選話題要能夠直擊讀者痛點,擊中用戶恐懼心理。

話題本身要有較強的社交傳播屬性,讓話題成爲讀者的社交輔助工具,讓話題賦予讀者身份、態度和標籤。

5、策劃優質選題的五大技巧

選題要緊扣大多數人的痛點和恐懼。

寫作者要釋放情緒,以引起讀者共情,同時因情緒共振而參與發聲。追求羣體共鳴,一羣人狂歡。

製造身份認同,和讀者成爲一個戰隊,成爲一類人。

藉助近期熱點,賦能你的文章,熱點即流量。

多維度地提供新知——新知識、新認知、新方法、新材料、新故事、新視角、新形式、新聯繫、新組合。

6、尋找選題的五條路徑

使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尋找人性中的共同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挖掘自己感興趣、擅長的領域。

所見所聞皆選題——讀書、聊天、聽課、讀文章、看節目、電影等。立即輸出那些觸發了思考的事物。

瀏覽媒體平臺、熱搜榜。關注熱點新聞,提取話題——觀察、分析、思考、輸出。

多留意別人在寫什麼,適度模仿、創新、借鑑、遷移、差異化。


P4:標題能力(關鍵節點的槓桿效應)


1、好標題的三個價值

標題就是“寫作主題”。作者建議,在動手寫文章前,應該先寫好標題,再寫內容。這樣的好處是,避免跑題。

好標題給讀者以確定性,幫助讀者降低“是否閱讀”的決策成本。

標題也是內容的一部分,可以快速建立與讀者之間的溝通橋樑,吸引讀者注意力,激發讀者轉發傳播。好標題,能夠讓讀者在“生理上”產生“想看、想轉發”的情緒衝動。

2、擬標題的五個技巧

用標題激發讀者的好奇之心。

用標題激發讀者認同感,和讀者站在同一個隊列中。

用標題激發讀者的危機感,讓讀者意識到危機即將來臨,後果將會很可怕。

用標題滿足讀者的功利化、急於求成的心理。

用標題整合社會熱點,借勢吸引讀者關注。

Tips:好標題至少要滿足上述5個標準之一,且越多越好。

3、擬標題的五條思考路徑

羅列文章中新鮮、奇怪、反常和疑問的點子,從中確定一個最合適的標題。

提取文章中的核心觀點,並進一步包裝。得到一個金句化、更犀利、有品位、有優越感的標題。

巧用危機思維,關聯可能的危機,觸發讀者的恐懼心理。由小見大,儘可能地放大“小問題”背後的“大危機”。

從內容價值層面來包裝,刺激人性層面的需求。得到能夠滿足人性需求的文章標題。

在標題中關聯社會熱點。得到更具實時性、傳播性的標題。

4、如何建立正確的標題價值觀?

Tips:只有價值觀正確的標題,才能更好地服務文章內容。

好內容和好標題是相互促進的,切忌使用好標題來“拯救”爛內容。

切忌使用標題黨,扭曲事實、誇大價值,欺騙用戶。這種做法像是“一次買賣”,不會持久。

好標題應該通俗易懂,切忌文縐縐的,愚弄用戶,導致用戶讀不懂。

好標題不僅要吸引閱讀,還要有益於傳播。

好標題切忌負能量、誇大其詞、沒有品位。

好標題中應該出現核心關鍵詞,精準吸引目標用戶,精準引流。(前提是,你做了充分的讀者畫像和用戶定位)


P5:素材能力(寫作中性價比最高的能力)


1、收集寫作素材的八大渠道

(1)兩個內部渠道

從個人經歷(比如讀過的書、做過的事、見過的人等)裏提取素材,充分思考,這裏有無窮的素材。

萃取身邊的人和事,比如同事、同學、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等。

(2)六個外部渠道

使用“微信搜索”功能,探索微信生態。

使用“微博搜索”功能,探索微博生態,這裏的名人、熱點、段子和金句非常多,評論區裏更加精彩。

使用“知乎搜索”功能,探索知乎生態,這裏有非常多高質量的素材。

使用“百度搜索”功能,探索百度生態,海量資源、百科、貼吧、熱點新聞等。

關注垂直的特定領域的媒體網站平臺,內容更聚集、更有深度。

堅持主題閱讀,參加專業課程,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Tips:在收集素材時,優先選擇內部渠道,因爲內部渠道更真實。

2、優質素材的六個搜索技巧

只有動用足夠智力的東西才能打動人。寫文章最大的技巧是真誠,找素材最大的技巧是耐心。搜索素材是一件“苦差事”,你必須有耐心、花夠時間。

巧用“多關鍵詞組合”的搜索法。

在“多渠道”上使用“多關鍵詞”進行搜索,拔出蘿蔔帶出泥。

搜索多媒體素材,包括圖片、音頻和視頻。

巧用“精準搜索法”,比如“羅永浩卸任CEO”、“羅永浩Filetype.ppt”、“《手機》”等。還可以使用“多條件精準搜索法”,比如“關鍵字+時間+渠道+素材類型”。

找到一個素材,繼續往下搜索,順藤摸瓜。

3、日常積累素材的三個方法

及時收藏素材,比如微信收藏功能。收藏是爲了日後便於再搜索。

養成隨時記錄的好習慣,記錄金句、段子,記錄瞬間的靈感和思考。

養成隨時隨地寫分享的習慣,100~300字左右的“小分享”。

Tips:素材不是搜索出來的,而是積累下來的。寫文章時優先使用自己熟悉的素材。沒有素材使用時,再去搜索、使用新素材。另外,我們還需要定期熟悉素材、整理素材,進行分類。做一個長期寫作者。



參考資源:粥左羅《學會寫作》

下一篇筆記將總結“設計寫作結構”和“輸出初稿”的相關方法。歡迎收藏、持續關注!

我是海峯,一個熱愛讀書學習的年青人,交個朋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