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記,曾記,人在桃源深處



苦雨累日,輕陰一旦爲開,問諸一民、趙青二先生:“盍往桃源,閒趁霜晴,且覓秋光?”皆對曰:“可!”驅車乃同往。

山徑逶迤十數裏,入之益深,秋色益奇,鬣松數本,上可摩天,遠岡近阜,鬱郁然攢濃松而布綠竹,蒼渾之中,彌其清絕。

既至,一橋橫架,對岸人家。橋下山溪,爲怪石所阻,轟然作雷輥之音。步屧橋上,一民先生俛視其履,凝然有所思,既而慨然朗吟:

春雨樓頭尺八簫,

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鉢無人識,

踏過櫻花第幾橋。

吟罷,顧謂餘曰:“錐心泣血之言,汝識之不?”見餘惘然,乃曰:“此蘇曼殊《七絕·本事詩》,乃昔年客扶桑所作,傳其聞行乞者持尺八作《春雨》,感悽惘之音,遂爲之記。殊,亦一時之異人也。”又喃喃爲餘述其逸聞生平。

餘聞而即能誦,不意弄“過”爲“遍”,先生聞之,正色曰:“非‘遍’也,乃‘過’也,非如此,何以見之鄉思遙深,其情悽婉,一字之別,意境殊異。”餘聞之,頷首,忽念《寄生草》中唱詞“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哪裏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鉢隨緣化。”一笑。

過橋,歷階,至姝潔小院,坐茶室,瀹茗漫飲數盞,先生問以近來讀書事,餘一一具答之。先生曰:“博觀而約取,方厚積而薄發。吾生也有涯,學也無涯,然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汝其識之!”餘聞而然之。

又話及劇本創作事,先生於時下頗憂之,信手拈《雷雨》一劇,言曰:“如繁漪、侍萍者,雖了了數語,然各賦性情,言笑蹙顰,滄桑獨具。厚重如斯,殊無支離之感。”言訖,一嘆。

飲次,見薔薇一本,緣牆附窗,依依其上,嫣紅古白,嫋嫋欲笑。遠處山沈沈蒼釅一色,巖谷如削平。頃之,白雲一縷起,遂團團相銜出;復頃之,遍山皆團團然;復頃之,則相與爲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蒼釅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奇之。

坐有頃,長弓來迎,相與往第一泉,先是,姝潔於斯結椽數間,爲築茶室,曦色不至,亦可避雨,汲谷簾之泉,烹而瀹茗,聽一簾雨,吟快哉風,信可樂也。

曩日遊屐甚罕,坐其中,松風陣陣,鳥沸林中,餘嘆曰:“溪聲、鳥聲、松風之聲,聲聲入耳,天然一部鼓吹。”先生聞之,正之曰:“不若盈耳也。”一座皆嗢噱,餘亦笑謂其真乃“一字師”矣。

後又往歸宗,書院坐久之,日晡,方去。

彼日茶凡三飲:姝潔小院,得其靜;第一泉下,得其清;歸宗書院,得其寂。

猶記歸途,先生喃喃曰:“人皆有來處,終將歸於其宗。”又信口吟近作一首:

《老家舊宅》

我一來你就激動地開門落鎖,

連門前的桂花樹也蓬勃點頭。

牆上的廣播盒子好像有話要說,

別說了,歲月滄桑我己聽夠。

中堂上還有些墨跡殘留,

千真萬確是老爹的親筆,

一部家史,暗淡了點橫撇捺,

只餘下,就那麼輕輕一勾。

且期以來日,一民先生曰:“書院清寂,可作圍爐秉燭夜話聊齋計。”餘笑曰:“今日猶可待,來日不可期,是爲‘一期一會’”,皆笑而然之。果然,去後之夜,風雨驟至,疇昔之日,真如一夢耳,惡能無記?

人生萍聚,真如夢寐,假文字以存之,以志其人其事,不忘斯樂,古之人其誰不如是?

是以記之,一則爲述懷,一則爲追思。



又,去歲秋杪,嘗與穎冰至桃源,挈榼陟其巔,觀瀑,聽泉,瀹茗亭間,倏而,又是一年。

附記:

長弓諸友屢折柬相邀,當一往探桃源,看云溪畔,庶幾不負泠泠秋光。乃與穎冰驅車往,桃源數月不至,山轉蒼翠,水復潺湲,逶迤行七八里,主人俟於谷口大樟樹前。

古樟蓋百年物,根合而幹分,倘以手相牽環抱之,須七八人乃周。仰視其幹,高數丈挐雲,更分數枝,四面橫斜而下,葉葳蕤,枝勁虯,旁逸斜出,自負生氣,蜿蜒攫拿,若龍相鬥。枝幹披離甚古,多生綠苔,有窪然中空如竅者,臨視之,深不可測。乃相與樹下團坐,山餚野蔌,雜然相陳,一時飯畢,又過長弓花圃,立有間,遠山含翠,清溪弄音,蝶飛栩栩,集於花間,一點足,即翩躚,一時不知身所自來,長弓則掇花籽一包授餘,且盡囑以種植之法,待歸去,姑試之。

餘年來往觀桃源屢矣,殊未嘗一至谷簾泉,長弓昨日謂餘言:“盍一往谷簾坐亭中觀瀑啜茗以爲樂事?”聞之,欣然,乃備沸瀋、茗果、線香、茵褥,提籃挈榼,相隨以往。

山道始緩,行裏許,不數折,見細石糝路,旁構木椽,秋山在望,溪聲活活盡聞於耳,復前行,石磴紆曲,百數級,至觀瀑亭上。憑欄四顧,秋色斑斕,悉入目中。仰而觀雲舒雲卷,遠而視飛瀑流泉,怡目快心,殆非人間。餘數人乃相與除塵、鋪茵、布席、設果、焚香,瀹茗,姝潔視席上,憮然曰:“惜匆遽間未攜得花器,不然,信手擷野芳一枝,插瓶中,布席上,脈脈向人,不亦娟娟有致,爲增秋思?”穎冰執茶事,餘數人但默然持杯爲飲,時風起謖謖,野鳥格磔,添得秋思一縷泠泠。當是時,心性澄明,座中諸子可箕踞,可偃仰,可默處,可劇談,可靜坐,可遐觀,可對奕,可撫弦……於是風聲,鳥聲,瀑流聲,敲棋聲,梵唄聲,吟哦聲,七絃聲,參差並作,無身之勞瘁,得心之安閒,布一方茶席於此山容水意間,偶然相值坐此亭者,其翩翩若仙歟?餘則抱膝俛首坐,因近日伏案勞瘁,竟沉沉睡去,得片時黑甜。

已而日光下澈,寒意漸生,乃下山,別而去,期以異日,再同攬桃源秋山之勝。今日風雨驟寒,憶昨日秋光晴嵐,恍然如寐,又翻然睫前,是以知良辰美景之可遇難期,遂爲之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