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的生活遠比你想象的要快樂(認知)

朋友問我:

“爲什麼他跟我交往了這麼多年,因爲彩禮跟我鬧崩。而對相親認識的女生,短短几個月,就願意花更多的錢娶她。我們的那幾年算什麼?”

我只想用抖音上很火的一句話回答:一件衣服你很喜歡,你會花高價買下,可如果這件衣服讓你免費穿了好幾年,然後再要你原價買下,你願意嗎?

其實很多時候,東西也好,人也好,不是因爲先來後到,也不是因爲你不夠好,而是當下的你對對方來說值不值。

這一切或許是對方當初心心念念想要的,如果細想起來,還是想要,只是沒了一開始的熱情。

快樂也是這個道理,很多時候,不是你不快樂,而是生活遠比你想象的要快樂,只是當下的你沒那麼感受得到了。

1

越長大,快樂越難

你是不是也覺得越長大,快樂越難?

上班很累,週末睡到中午,也沒有很開心;點了最喜歡喫的外賣,明明很好喫,可不會覺得驚喜;看了期待已久的電影,劇情很精彩,看完卻沒有很滿足......

上班盼週末,到了週末又不知道做什麼。浪費了時間,也開心不起來。

長大後的快樂,似乎變得越來越難。

然後就特別懷念小時候:

想到回家可以看動畫片,開心地聽不進課;第二天可以秋遊,興奮地睡不着覺;老師忘記佈置作業,能竊喜很久......

那個時候的快樂就好像很簡單,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開心很久,一點微不足道的期待就足夠支撐生活的枯燥。

於是現在的我們總是羨慕別人,懷念“簡單的快樂”,但我們好像弄錯了快樂的意義。

如果把能感受到的快樂比作能量值,那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區間。

比如我們羨慕小時候的快樂,可小時候的我們卻很羨慕長大後的自由自在。

這兩個階段的快樂區間是不相同的,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也不相通。並不是快樂太難,而是我們非要以以前的快樂來衡量現在的自己。

其實細細想來,小時候的快樂也沒那麼容易。

花好幾個小時寫完作業,才被允許看一小時動畫片;不買零食,攢上一個月才能買到喜歡的漫畫書……

正是因爲來之不易,快樂才格外珍貴吧。

能知足常樂是好事,但人生的矛盾之處恰恰在於:當一切來得太容易,當你無法領會付出與得到之間的必然性,當你總是放任自己的慾望而不懂節制時,你就難以體味到何謂真知足。

很多時候,你並不是不快樂,而是我們得到快樂越來越容易了,期待也越來越高,所以對經歷的一切都無感。

但事實上睡到自然醒,想喫的東西隨便買,想玩的地方隨便玩,已經夠快樂了。

如果還不滿意,那或許我們該校準一下我們的快樂區間,不是擴大也不是縮小,而是剛剛好,努力一點能實現的地方。達到了就好好犒勞自己,達不到就繼續努力,那麼,快樂就會變得簡單。

2

契可尼效應

如今的快樂,我總覺得需要具備兩個要素,一個是來之不易,另一個則是得不到。

就像買衣服,你看上了一條很漂亮的裙子,但價格有些貴,不捨得買。回家後,你會不會對它念念不忘?

但其實跟這件衣服同類型的有很多,價錢可能更實惠,可就是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惹得我們在這上面反覆糾纏,只有得到了纔會快樂。

心理學上有個效應: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又名“契可尼效應”。

德國心理學家蔡格尼克曾做過一項記憶實驗:

她讓被試者做22件簡單的工作,每件事的完成時間都很短,一般幾分鐘就可以做完。

但蔡格尼克設置了一個規定,就是這22件事裏,只有一半是允許完成的,另外一半會在還沒做完時就被打斷。

實驗完成後,研究人員馬上詢問被試者,他做了哪22件工作。

結果顯示,被試者們對未完成工作的回憶率達到68%,對已完成的工作只有43%。

可見,相比於已完成的事,人們對未完成的事記憶更深刻。這就是契可尼效應。

人就是這樣,天生有一種追求完整的渴望,總希望每件事都能有始有終,哪怕只是一件小事。如果沒解決,就會一直惦記,直至完成。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初戀對很多人來說總是美好的。

而它之所以這麼美好,除了那時的感情特別純真之外,更多的還是因爲初戀總是遺憾的多,因爲得不到,所以念念不忘。

如果再次相遇,可能就會發現,雙方已經大變了樣,無論怎麼嘗試都無法回到最初。

所以我很喜歡一句話:遺憾也有遺憾時候的美。

有些美就該讓它留在回憶裏絢爛,而不是任由執念氾濫,既束縛自己,也錯位了美好。

快樂也不是隻有對那些求之不得的東西鍥而不捨,最終得到纔有,生活中多的是平凡的小確幸。

生活中有這樣一個現象:很多人明明還有一堆工作要做,但就是打開電腦,然後玩手機。

爲什麼會這樣?

因爲他們一方面惦記自己還沒完成的工作,另一方面又想去做別的事情。而打開電腦不幹活,就能很好地緩解他們的焦慮,維持一種表面的平衡。

治標不治本,焦慮是真焦慮,快樂是假快樂。

我們只有認識到事情的本質,及時行樂,才能把快樂真正裝進自己的身體裏。然後你會發現,原來快樂也很簡單。得來不易跟得不到的是意外之喜,觸手可及的也很美。

3

世界上最珍貴的是眼前的快樂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很平凡的人,他每天勤勤懇懇工作,娶了個賢惠的妻子,有個可愛的孩子。

但他很不滿足,他認爲金錢和名望是最珍貴的,所以他離職開始創業。

妻子一如既往支持,變賣金銀首飾給他啓動資金。

很快他們從小房子搬到別墅,妻子覺得很幸福,但他還是不滿足,在他眼裏,沒有什麼比得不到的更有吸引力了。

於是在追尋金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家庭漸漸破碎。

終於有次兩夫妻吵架後,妻子把孩子帶回了孃家。

他望着空蕩蕩的房子跟冷冰冰的保險櫃,突然醒悟過來,窮其一生去追求名利,可陪在身邊的人卻寥寥無幾,他錯過了當下所有的美好。

所以什麼才最珍貴?是得不到跟已失去嗎?

真正珍貴的應該是當下的人,當下的事,當下的物,以及當下的那些快樂。

如果覺得自己不夠快樂的,說到底是不夠滿足,得到的跟想要的永遠不成正比,這山望着那山高,也難怪不會幸福。

把心靜下來吧,無論世界美不美好,你都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總有一天,你會驚覺,你的生活原來比想要的更快樂,而快樂其實也就這麼簡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