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刻意練習寫作基本功

我是海峯,今天繼續總結《學會寫作》一書中關於“刻意練習寫作基本功”方面的乾貨,希望你能繼續喜歡。

前幾篇筆記中,我已經分享了定主題、寫標題、找素材、搭建框架、輸出初稿等方面的筆記,歡迎大家向前翻閱查看。


1、如何寫出吸引人的故事?

人們天生愛聽故事,寫故事是寫文章的必修課。一篇文章是否精彩,常常取決於文章中的故事是否精彩。

寫故事的三種常用框架:

(1)衝突 -> 行動 -> 結局。

(2)起(原因) -> 承(延伸) -> 轉(起伏) -> 合(結局)。

(3)目標 -> 阻礙 -> 行動 -> 結果 -> 意外 -> 轉折 -> 結局。(用這個 7 個問題可以快速構造一個故事,也可用這 7 個問題快速拆解一個故事)


2、寫好故事的四個要點

每一個故事都要有明確的主題觀點,寫故事要有清晰的目標。

好故事要不斷地製造麻煩、不斷地遭遇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故事最精彩的部分。

故事要塑造人物個性,把主人公的核心特徵和精神間接地體現出來。

故事中要有一定量的細節描寫,用細節反映情景。用細節描寫替代那些大而空的描述性詞語。對具體意象的描述(名詞+動詞),常常勝過空洞的形容詞。


3、跟電影學習寫故事的五大套路

好萊塢式套路:個人英雄主義的勝利。

寶萊塢式套路:個體在社會夾縫中的突破。

經典韓劇式套路:個體與家庭、社會的糾葛。

經典日劇式套路:反思人性是永恆不變的話題。

經典法劇式套路:相信感受重於一切。


4、如何寫出有價值的觀點?

什麼是有價值的觀點?能給讀者帶來改變的觀點。具體體現在“格局大了”、“態度積極了”、“認知變了”、“行動變了”、“思維方式提升了”等。

有價值的觀點,讓世界多一點愛,讓讀者多一點改變。那麼如何寫出有價值的觀點呢?

(1)順向思考,萃取大衆普遍認可的主流認知。這很容易贏得讀者的認可,我們只需要提醒讀者去行動、去做就是了。

(2)逆向思考,與顯而易見的真理反向思考,寫出與衆不同的觀點。在這個時代,與衆不同也是價值。

(3)批判思考,抱着批判的眼光,挑戰你不認同的觀點。

(4)遷移思考,借用其它領域中流行的觀點。遷移能力是一種舉一反三的能力,在不同領域之間跨界遷移。


5、如何寫出使人共鳴的金句?

什麼是金句?新媒體文章那些常常初加粗強調的句子,不可以被刪除的核心句子。

金句的特點:常常短小精練(只有一兩句話)。朗朗上口,讀起來節奏很好。多爲觀點類的句子,用於啓發思考、引人共鳴。與文章主體立意息息相關。

如何寫出“牛B”的金句呢?試試下面四個方法:

(1)重複:句式重複、用詞重複,常見的動詞重複。

(2)迴環:前後兩句用詞相同,只是順序顛倒了而已。

(3)類比:在不同事物之間尋找相同聯繫點、化抽象爲具體,是一種更爲感性的表達。

(4)押韻:句子最後一個字的韻母相同或相近,音調美。

刻意練習寫金句,推薦下面三個方法:

(1)堅持積累金句:所見所聞,勤於記錄。正所謂“熟讀朗讀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2)刻意分析金句:拆解金句套路,提取模型、模板、句式和方法論。

(3)原創仿寫金句:模仿、借鑑、改寫、優化、微創新。


6、如何正確地使用動詞、名詞和形容詞?

人類的爬行腦更喜歡視覺化表達,所以文章中多於“動詞+名字”的效果,遠勝過大量的空洞的“形容詞”。下面三條建議對你很用:

(1)少用形容詞:文案廣告圈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儘量不使用形容詞。形容詞顯得空洞,沒有量化、過於抽象。文字表達最怕抽象,抽象的表達會讓讀者感覺到枯燥。

(2)多用動詞和名詞:動詞表達的是“How”,名詞表達的是“What”,具象的表達更有畫面感。

(3)在改稿時,儘可能地使用“動詞+名詞”來替換華而不實的形容詞。



參考資源:粥左羅《學會寫作》

下一篇將分享寫作者所需要的“傳播能力”。歡迎收藏、持續關注!

我是海峯,一個熱愛讀書學習的年青人,交個朋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