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傳承在於教化

昨天兒子放學後,就接上直接上高速,從杭州到了九華山。妻子皈依到了真容寺隆明師的座下,修的地藏法門,想要尋求精神突破的契機,去地藏王的道場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早起來天氣極好,入駐的酒店不遠處就是99米的地藏塑像,在朝陽的映照下,更是佛光氤氳、寶相莊嚴,整個場景氛圍和五臺山很像,所以很是親切。我們沒打算燒香進廟,直奔九華最高峯天台。大廟多在名山,並不容易抵達,寓意求道不易、需要勇猛精進。五臺山有大小朝臺,極爲殊勝;九華山最高峯也需要拾階而上一階階的爬,兒子也和我們一起上下三個小時,表現的很積極,沒有想着退縮。登上峯頂,九華奇景盡收眼底,我交給他一句詩:“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並教育道:“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想要享受美景,就需要勇猛精進。”

他不需要現在就懂,種子種下,終會完全領悟。

在佛教道場的峯頂上,我不由得感慨:與世無爭是個僞命題。

天地不仁、萬物演化,除非生命終止,否則不管自願還是被迫,生存本身就意味着資源的搶奪,生物鏈的位置決定了資源的佔有程度,不同的生態位就代表不同的利益節點。

出生在發達國家的人天然就比發展中國家資源豐厚,發展中國家比落後或戰亂的區域比如非洲強。出生在中國,可以上網、有緣分在此刻看到這些文字的人已經比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幸福了,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國家高速發展四十年的成果,而很多人自以爲的“與世無爭”是建立在無數人的犧牲、付出甚至貧困、飢餓、戰亂、無家可歸之上,這就是事實。

每個個體都是芸芸大衆中的競爭者,都是,沒有例外。

眼下選擇什麼樣的生活狀態直接決定了未來及下一代的可用資源,人以羣分,不甘平庸、渴望作爲的人自然聚集,通過做事來共逐資源之鹿;“歲月靜好”的安閒舒適,在資源還龐大的時候確實可以活的非常瀟灑,尤其是不打算要下一代的丁克族,及時行樂在一段時間內是不錯的選擇,但環境變化呢?意外發生呢?

生態位是資源的聚集,有資源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會有博弈。

反正都得爭,越早開始越從容。

民族臨難、幾欲亡國滅種,總有很多人仗節死義,肩挑大任、九死一生,很多人成了先烈,極少數的倖存者纔有資格開國立典,規矩都是人家定的,憑什麼就不能把持國家方向?

美英德法、日韓財閥、中國高門,哪個不是如此?

生死大難面前,絕大多數人選擇退縮,少數人站了出來,經過血火煎熬,最後少數中的多數或陣亡或犯錯或離開,只有少數中的極少數憑藉智慧以及更重要的運氣站上巔峯,那麼他們所處的位置就代表巨大的利益,爲自己、爲子孫佔據的資源可是拿命搏回來的,事實上“一覽衆山小”的家族傳承培養出來的後代極其優秀,優秀到超出普通人的認知。

舉個例子。當兵從政的那麼多,在軍銜、仕途一路上提的過程中捨棄所有人眼中的金飯碗下海創業,以王健林爲代表,難道他們不知道體制內穩定安逸嗎?下海後歷經磨難,也是攜智慧和運氣有了如今的局面,那麼王公子的起點就高於大多人;還有柳傳志老爺子,稱商業教父、人人敬重,可他當年創業受的苦呢?柳青自小耳濡目染,行事作風有過之而無不及,一路打拼下來,現在的眼界見識能力絕對超出父親同齡時好幾個檔次,再過二十年,老一輩退出舞臺,王公子、柳女士爲代表的二代們威望日重、佈局完成,佔據資源更多更廣,他們培養出來的三代呢?

我自己也是一樣的理念。太公出山西轉戰全國,歷經四代積累,一步步完成了家族的蛻變,自我開始邁出國門,我兒子六個月大就隨我們旅居全國,見慣人情,6歲隨我們出國周遊,如今已經在做社會公益方面的鋪墊,我兒子需要學的東西必然是立足於10年後家族會發展到何等地步,在他面對社會的時候,擁有什麼樣的見識、同儕以及資源。

這就是我的主張、我的選擇,鮮明而堅定。

拒絕與世無爭,從我做起勇猛精進,並儘可能的連接所有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做事,形成家族文化,做有益自身、有利後代的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