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挫折教育

不少家長從不在別人面前誇獎孩子,即便內心對孩子充滿了愛與讚賞,但也絕不在外人或是孩子面前表露出來。即使孩子取得了好成績,也沒有過多的誇讚。

家長認爲這樣可以不讓孩子過於驕傲、自滿,認爲這就是一種挫折教育。但對於孩子來說,這豈止是挫折,可謂是“打壓”了!明明努力了,卻沒得到親近之人的讚賞,這會讓他們感到迷惑。輕則影響情緒,重則導致他們放棄努力,甚至向着家長所期望的反方向行進。謙遜是好事,不能過分自信也對,但是不少家長採取“時刻敲打”的方式,認爲孩子在家裏受到了打擊,那麼在外自然就具備了抗擊打能力。




殊不知,家庭環境與社會環境截然不同。我們通常把家庭比作“避風港”,就是因爲在家裏可以少一些顧忌,且所有的家人都是堅強的後盾,讓人感到無所畏懼。如果在家裏受到打擊,在社會上再受到打擊,這雙重打擊會讓孩子感覺無處倚靠,無人訴說。




03

以爲應該是“提高要求,不讓孩子輕易達標”

很多家長爲了不讓孩子驕傲自滿,還會特意提高標準,把優秀的標準設定到孩子即便努力了也難以達到的高度,認爲這樣的方式也是一種挫折教育。這些行爲不僅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反而會讓他們變得內心脆弱,心理素質下降。家長的一番苦心卻沒收到應有的效果,所以正確理解挫折教育很有必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