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

一部新電影上映時,你和朋友之間也常常會有這樣的對話嗎?

“那部片子你看過了嗎?”

“嗯。”

“感覺怎麼樣?”

“我覺得還不錯,你應該去看一下。”

當對方意欲告訴你劇情時,你會趕忙補上一句:“別劇透喔!”這也是不希望對方的描述影響自己對影片故事的獨立判斷。而如此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我們,卻常常不懂得用看電影的心態去對待書籍,我們在閱讀時最容易缺失的習慣正是:沒有明確的閱讀目的。

雖然是看似簡單的生活場景與對話,卻表達了我們最本質的動機:從自己出發,明確觀看的目的,至少不想爲一部內容空洞的電影付費。目的性是讓你的神經網絡更興奮、更發達的一種刺激。這就好像理財一樣,當你知道自己要買什麼東西的時候,彷彿一切的資金都有了一個去向。

其實我們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明確的目的,但是唯獨在閱讀時,這種目的性減弱了。我想,這是因爲我們大部分的時候認爲閱讀是一種精神性的活動,目的性太強會褻瀆了這種精神。但是我想說,只有明確閱讀目的,你才能夠使自己的閱讀習慣更加量化,才能夠及時獲得一種回報,而這種回報就是你在培養閱讀習慣的初期所需的一種關鍵性的動力。

新電影上映的時候,我們會先看看影評,瞭解電影的導演是誰、主演是誰,以及這個電影到底有哪些看點。這就是一種目的性。當你下廚時,想要參照食譜,肯定也不會從食譜的第一頁開始讀,你會只看自己想做的那道菜。事情如果換到閱讀上,就完全變了一番模樣。很多朋友翹首期待別人推薦好書給自己,希望通過閱讀這些好書來快速汲取書中的智慧和知識。殊不知,這樣的習慣反而是對自己成長的一種阻礙,不僅讓你的閱讀效率降低,還會使自己潛移默化地依照他人的價值觀來做閱讀選擇,受制於人。

目的,就像眼睛的聚焦點一樣,只有自己有了聚焦點,纔會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主體上。正如我們不會去學習如何製作一種自己從不會喫的食物一樣,我們也很難對一本自己根本不感興趣的書留下深刻的印象,目的明確的閱讀纔是真正的主動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