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向展開議論的代表性文章 一、“是什麼”角度展開 二、“爲什麼”角度展開 三、“怎麼做”角度展開

一、“是什麼”角度展開

吳晗《談骨氣》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戰國時代的孟子,有幾句很好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思是說,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大丈夫。大丈夫的這種種行爲,表現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

我國經過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漫長時期,每個時代都有很多這樣有骨氣的人,我們就是這些有骨氣的人的子孫,我們是有着優良革命傳統的民族。

當然,社會不同,階級不同,骨氣的具體含義也不同。這一點必須認識清楚。但是,就堅定不移地爲當時的進步事業服務這一原則來說,我們祖先的許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蹟,還有它積極的教育意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南宋末年,首都臨安被元軍攻入,丞相文天祥組織武裝力量堅決抵抗,失敗被俘後,元朝勸他投降,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就看怎樣死法,是屈辱而死呢,還是爲民族利益而死?他選取了後者,要把這片忠心紀錄在歷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個陰溼的地牢裏,受盡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勸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堅決拒絕,終於在公元1283年被殺害了。

孟子說的幾句話,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現出來了。他寫的有名的《正氣歌》,歌頌了古代有骨氣的人的英雄氣概,並且以自己的生命來抗拒壓迫,號召人民繼續起來反抗。

另一個故事是古代有一個窮人,餓得快死了,有人丟給他一碗飯,說:“嗟,來食!”(喂,來喫!)餓人拒絕了“嗟來”的施捨,不喫這碗飯,後來就餓死了。不食嗟來之食這個故事很有名,傳說了千百年,也是有積極意義的。那人擺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聲“喂,來喫!”這個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這碗飯,第二步怎樣呢?顯然,他不會白白施捨,喫他的飯就要替他辦事。那位窮人是有骨氣的:看你那副臉孔、那個神氣,寧可餓死,也不喫你的飯。

不食嗟來之食,表現了中國人民的骨氣。

還有個例子。民主戰士聞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國民黨槍殺的。在這之前,朋友們得到要暗殺他的消息,勸告他暫時隱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敵人要殺他,在被害前幾分鐘還大聲疾呼,痛斥國民黨特務,指出他們的日子不會很長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勝利。毛主席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高度讚揚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孟子的這些話,雖然是在兩千多年以前說的,但直到現在,還有它積極的意義。當然我們無產階級有自己的英雄氣概,有自己的骨氣,這就是絕不向任何困難低頭,壓不扁,折不彎,頂得住,嚇不倒,爲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建設的勝利,我們一定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奮勇前進。

二、“爲什麼”角度展開

不完滿纔是人生(季羨林)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纔是人生。

關於這一點,古今的民間諺語,文人詩句,說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見的比如蘇軾的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南宋方岳(根據吳小如先生考證)詩句:“不如意事常八九, 可與人言無二三。”這都是我們時常引用的, 膾炙人口的。類似的例子還能夠舉出成百上千來。

這種說法適用於一切人,舊社會的皇帝老爺子也包括裏面。他們君臨天下,“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可以爲所欲爲,殺人滅族,小事一樁,按理說,他們不應該有什麼不如意的事。然而,實際上,王位繼承,宮廷鬥爭,比民間殘酷萬倍。他們威儀儼然地坐在寶座上,如坐鍼氈。雖然捏造了“龍御上賓”這種神話,他們自己也並不想信。他們方設法以求得長生不老,他們最怕“一旦魂斷,宮車晚出”。連英主如漢武帝、唐太宗之輩也不能“免俗”。漢武帝造承露金盤,妄想飲仙露以長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羅門的靈藥,期望藉此以不死。結果,事與願違,仍然是“龍御上賓”嗚呼哀哉了。

至於我輩平頭老百姓,日子就更難過了。建國前後,不能說沒有區別,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車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會說“對不起”了,代之以對罵,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難免買到假冒僞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氣,誰能說,我們的人生多是完滿的呢?

再說到我們這一批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在歷史上一生中就難得過上幾天好日子。只一個“考”字,就能讓你談“考”色變。“考”者,考試也。在舊社會科舉時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要上進, 只有科舉一途,你只需讀一讀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就能淋漓盡致地瞭解到科舉的情況。以周進和范進爲代表的那一批舉人進士,其窘態難道還不能讓你膽戰心驚,啼笑皆非嗎?

現在我們運氣好,得生於新社會中。然而那一個“考”字,宛如如來佛的手掌,你別想逃脫得了。幼兒園升小學,考;小學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學,考;大學畢業想當碩士 ,考;碩士想當博士,考。考,考,考,變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運仍然難免,現代知識分子落到這一張密而不漏的天網中,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我們的人生還談什麼完滿的呢?

災難並不限於知識分子:“人人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所以我說“不完滿纔是人生。”這是 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瞭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這會大大地有利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三、“怎麼做”角度展開

良好習慣的養成

胡適

良好習慣的養成,即普通所謂的人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都告訴我們說:人品性格是習慣的養成,好的品格是好的習慣養成。中學階段是定型的階段,中學生時期與其注重治學的方法,毋寧提倡良好習慣的養成。個人的壞習慣在中學還可糾正,假使在中學裏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個人的前途 便差不多算完了,在大學裏可能不會是個好學生,在社會里可能不會是個有用的人才。

我們的國家以前專注重文字教育,讀書人的指甲蓄得很長,手臉都是白白的,行動是文縐縐的,讀書可以從'學而時習之'背誦起,寫文章搖搖擺擺地會寫出許多好聽的詞句來,可是他們不能動手,也不能動腳,連桌凳有一點壞了,也不能拿起斧頭釘子來修理。這種只能背書寫文章的讀書人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動手動腳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怎樣養成呢?我在臺灣大學講《治學方法》時,講到一個故事:宋時有一新進士請教老前輩做官的祕訣,老前輩告訴他四個字:勤謹和緩。這四個字,大家稱爲做官的祕訣,我把它看作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祕訣。

勤,就是不偷懶,不走捷徑,要切切實實,辛辛苦苦地去做。要用眼睛的用眼睛,用 手的用手,用腳的用腳。先生叫你找材料,你就到應該到的地方去找;叫你找標本,你就到田野,到樹林裏去找。無論在實驗室裏,在自然界裏,都不要偷懶,一點一滴地去做。

謹,就是 謹慎,不粗心,不 苟且。寫漢字, 一點、一橫也不放 過;寫外國字, “i ” 的點、“t ”的橫,也一樣不放過;做數學,一個圈、一個小數點都不苟且。不要以爲這是小事情,做小事關係天下的大事,做學問關係成敗,所以細心謹慎,是必須養成的習慣。

和,就是不要發脾氣,不要武斷,要虛心,要和和平平。什麼叫做虛心?腦筋不存成見,不以成見來觀察事,不以成見來對待人。就做學問來說,要以心平氣和的態度來做化學、數學、歷史、地理,並以心平氣和的態度來學語文。無論對事、對人、對物、對問題、對真理,完全是虛心的,這叫做和。

緩,這個字很重要,“緩”的意思是不要忙,不輕易下結論。如果沒 有緩的習慣,前 面三個字就不容易做到。譬如找證據,這是很難的工作,不花時間,就不能做到“勤”的工夫;忙於完成,證據不夠,不管它了,這樣就不能做到“謹”的工夫;匆匆忙忙地去做,當然不能做到“和”的工夫。所以證據不夠,應當懸而不斷,就是姑且先掛在那裏,懸而不斷,並不是叫你擱下就不管,是要你勤,要你謹,要你和。緩,就是南方人說的“涼涼去吧”, 緩的意思,是要等着找到了充分的證據,然後根據事實來下判斷。無論作學問、作事、作官,都是一樣的。達爾文寫生物進化論,費了三十年的工夫,他到四海去搜集標本,做研究,並與朋友們反覆討論。朋友們都勸他發表,他仍然不肯。後來英國皇家學會收到另一位科學家 華萊士的論文,其結論與達爾文的一樣,朋友們才逼着達爾文把研究的結論公佈,並提出與朋友們討論的信件,來證明他早已獲得結論,於是皇家學會才決定同華萊士的論文同時發表。達爾文這種持重的態度,不是缺點,是美德,這也是科學史上勤謹和緩的實例。值得我們去想想,值得把他作爲榜樣,尤其青年學生們要在中學裏便養成這種習慣。有了這種好習慣,無論是做人、做事、做學問,將來不怕沒有成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