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課

“課是身,命,路”

還是喜歡密貴老師的金句,真的可以看出一個教育者對教育的濃重情懷。

今天看了王校長的文章,頗有點感觸與想法,在此小敘一下。

首先,非常贊同王校長對於“常態課”與“公開課”的對比與想法,或許真的有大多數老師會走入這些誤區,誤了自己,也誤了學生。

特別喜歡王校長文中一句“問心無愧於每一個青春洋溢的生命”,這是我們作爲老師的責任與夢想。

但我還是想代表青年教師,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肯定的是王校長對“常態課”的設定。“真正的高手,常態課不是隨意課,而是高質量的公開課”,這真的是每個老師夢寐以求想要追求的課堂目標。

“我們老師應該有自己的追求,每一節常態課,我們應該用公開課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用“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信念追求自己理想課堂的境界”。這是我們所有老師都會有的信念與目標。

另外,談一下我與王校長對待“公開課”的不同見解。

“公開課”,確實會像王校長說的那樣,成爲一部分老師手中的“表演課”。但,我覺得不能“全盤否定”、“以偏概全”。鄙人認爲,談課得分新老教師。教齡不一樣,每個老師的階段目標不一樣。

“公開課”對於出入教育行業新老師來說,肯定是“模仿課”、“表演課”。他們對於課,乃至課的形式與內容都是處於模糊、迷茫、模棱兩可狀態,他們還未形成自己的課堂模式與風格,思想上還未對課堂與教育有至深的見解與眼光。他們的初級目標就是,“教會學生知識”,公開課的目標就是完成模式,或者能夠順利演繹下來,就是萬事大吉。

況且,“模仿”、“演繹”何不失爲一種年輕教師成長的法寶,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所有的初級學習都是來源於“模仿”,然後是自己的昇華,形成自己的風格。

其次,對於個人老師的成長來說,“公開課”就像是“切磋武藝”,爲了一堂公開課,老師們會花大量心血去籌備,去思考,去準備,去磨課,不斷的讓自己的課堂精益求精。試問,“常態課”有這樣的時間和精力允許嗎?這就是“公開課”的妙處!它可以讓一位老師得到成長與鍛鍊,而且是“加快”。就像是寫文章,“常態課”好比日記,隨手寫來,而“公開課”就像發表文章,公之於衆,必須仔細揣摩,斟酌字句,甚至連着幾日夜不寐飯不思,突然頓悟,狂寫一番。這些時日的思索都是在爲最後一時的頓悟做着準備,沒有白白浪費的思索,沒有白白浪費的準備。所以,一次“公開課”的雕琢,是一位老師教育素養提升的必經之路。或許,對於某一個教育態度,某一個教育視角,在這打磨期間,恍然頓悟,教育大道又冥冥中提升了一截,真的是讓人開心的事情!

而“常態課”,每天課程之多,每日時間之少,肯定做不到像“公開課”那樣準備一節就日思夜想,大耗精力去準備,如若這樣,節節這樣,帶來的反而是“效率極低”。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一個周七天時間,十幾節課,啊!嗚呼!哀哉!…

所以,“公開課似的常態課”對於青年教師來說,太難。我覺得更具體點說,對於老教師來說更是合適。老教師對於知識點,課堂模式輕車熟路,想在課堂有所造詣,就可以往這方面努力。但,我覺得容人樂觀的事是,我見過的我們世紀的老教師,常態課,真的是像“公開課”一樣精彩!他們已然有高的“教育情懷”和“教育視角”,他們也有自己更高的追求,向他們致敬!可能與“公開課”的區別是,沒有“雕琢細磨的公開課”那樣細緻乃至每句,每一個細節,那樣精緻。

所以,鄙人認爲“公開課”有“公開課”之魔力與卓效,“常態課”有“常態課”之嚮往。帶着日積月累的“育人觀”、“課程觀”、“教學觀”,帶着“心之嚮往”的“課堂模式”——“問心無愧於每節課,問心無愧於每一個青春洋溢的生命”,努力的去備、去上“常態課”,去雕琢、去挑戰“公開課”。讓“公開課”精益求精,讓“常態課”步步升高。

一個好的教育着,先育己再育人。讓自己帶着至高的眼光與境界,去影響、去教育、去引導手裏生動活潑的生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