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班記】第49張座位

疫情復課期間,班上突然轉來了一位新同學。教室裏原本一直六行八列的齊整座位因爲增加了一套桌椅而變成了一角突出的造型。恰好學校那段時日實行AB班分開授課,上午A班24人,下午B班25人,且都是單人單座,也就避免了有人沒有同桌的尷尬局面。

短暫的特殊時期很快結束,暑假過後,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年。全班同學齊聚一室,再也不用上午一半、下午一半的分開來校了。

開學第一天,因爲還沒有編排座位,孩子們各自隨意坐着。走進教室的第一眼,我就看到小胡坐在第一排的一張位子上。他可是班上數一數二的高個子,一年級的時候,他幾乎都是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但他思維活躍,發言積極,接受能力又強,一直讓我比較省心。

他爲什麼會選擇坐第一位?我來不及細細思考,就立馬投入到了緊張的開學工作中。同時,我也在腦海裏開始醞釀這學期的座位編排。頭疼的是,讓誰單個坐呢?孩子們或許都沒有意見,家長會不會歪曲理解呢?畢竟,調皮或話嘮孩子獨佔教室一角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並不少見。特殊座位的存在也是對老師育人技巧的一項考驗。

但我始終覺得越是愛搗蛋的孩子,還越是不能予以這樣的待遇。雖然也有家長常常說“老師,我家娃上課愛講小話,你就讓他坐前頭,一個人坐,看他和誰講話去。”但事實卻是,這一招根本不能扭轉孩子愛講小話而不認真聽課學習的不良表現。他或許真的不和其他人講小話了,但他會自個兒走神,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依然兩耳不聞教師聲。

怎麼辦?無奈之下,我把這一棘手的活甩給了新來的搭檔,也是新來的班主任。在她重新編排好座位之前,我就暫且按開學時的臨時座位上課了。唯一的舉動是,我在小胡旁邊放了一張空的課桌,對全班同學說:“這張是老師的座位,只是朝向和你們的不一樣,我以後也要把自己的書本放在課桌裏的,小胡就是老師的同桌。”

小胡一聲驚歎“啊!我跟老師同桌啊!”一副不知是喜是憂的表情。其他同學都只是笑了笑,50張桌椅也算齊整,至少看起來沒有一張是落單的了。

連續兩三天,小胡都還挺樂意,除了在我佈置兩人一組活動時他會起來問我“老師,那我和誰一組啊?”其他時間,他都狀態良好,和過去一樣,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並沒有因爲少了同桌而有半點落寞或者因爲老師總在他的身邊而呈現出任何的忸怩之態。

考慮到他個子實在太高,坐在第一排肯定會遮擋住後面同學的視線,尤其他還是在教室中間一大組的第一排。我於是發信息催促班主任儘快抽空編排座位,並把男女生人數也報給了她,她立即就答應了。

第二天再進教室時,座位明顯調換過了。孩子們由矮到高,男女搭配,依次排列,很是鮮明。我幾乎是迫不及待地用目光搜尋着小胡的身影,這個傢伙,是不是又恢復到了穩居教室後排的命運呢?咦!奇怪?最後一排居然沒有看到他。

再一扭頭,視線往教室一旁的角落掃去,呀!他居然還坐在第一排,只是身邊沒有了我之前與他湊伴的“同桌之桌”,他成爲了全班唯一的單人座。當然,因爲是教室的最邊上一組,他自然也沒有擋住誰的視線。看樣子,他挺滿意這樣的安排,臉上正陽光着呢。

看到班上並沒有出現那種超級調皮的學生被特殊“照顧”,我一顆懸着的心也算放下了,暗暗佩服搭班老師的明智之舉。但同時,我似乎也發現,小衚衕學是真的喜歡坐在第一排,哪怕是孤獨點,沒有同桌,他也不介意。

幾天後,小胡姥姥的一番言論證實了我的發現。一日下午,我剛走出校門就遇上了幾位來學校參與志願者工作的家長,胡姥姥笑容可掬,熱情洋溢地告訴我,小衚衕學近日可高興了。每天回家都會念叨老師的好,還特別感慨坐在第一排的心得:原來,坐在第一排這麼好啊!可以這麼近的看着老師,聽着老師的聲音就在自己耳邊響起,甚至可以感受到老師作爲同桌的存在,以及老師有意無意間翻翻他的書,這都是莫大的榮耀,無上的幸運啊……

一番講述聽得我忍不住也笑了!孩子的世界真是單純,一點點的不同於以往的體驗也讓他這般感觸。看得出,他是個感性的孩子。但,我其實還想說,他是個需要有更多愛的孩子。

小胡的父母文化水平高,都是知識分子,但卻都是一心撲在事業上,大半時間都在出差的工作達人。小胡從小經由姥姥精心教育,個人素養,身體,品行都很優良,但總歸還是渴望父母更多陪伴的吧。我始終這樣覺得。

我這也纔想起,去年一年級的時候,有一陣子,他總愛在課上插嘴,我剛說完上句,他立馬就接下句,同學違紀受批評時他也要跟着起鬨。數學老師也覺得他課上表現不如從前。私下一詢問,他的回答竟是:我也想坐到第一排,在老師眼皮底下被老師盯着。因爲誰誰誰就是因爲好動、話多、愛做小動作被調到第一排了。

這樣的答覆讓我們兩位老師都哭笑不得。原來他是僞調皮想博得老師的眼球啊。向來學生求表揚、求誇讚見慣不怪,還是第一次看到像他這樣學業優秀的孩子求批評、求調離的。這是有多渴望被老師“看見”啊!

冷靜下來想想,教室裏類似於這樣的孩子僅止於他一人嗎?那些違反紀律、擾亂課堂的很多孩子其真正的心理不就是渴求被同學、老師看見,而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嗎?既然不能以優秀的成績、優秀的表現來引人注目,那就以破壞課堂的舉動來展示自己吧......

比起過去的六七十人一個班的情形,現在的每班不足50人已經讓我們作爲老師的深深感到欣慰了,至少,我們確實能多一些精力去看每一個孩子了。但,相比孩子內心的需求,這還是遠遠、遠遠不夠。

因爲一直缺乏,所以深切渴求。而孩子缺乏關注與愛的根源在哪裏?一個自小未能從父母那裏獲得足夠愛的孩子能從老師這裏得到彌補嗎?顯然不能。解鈴還須繫鈴人,真切地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從一出生就得到充分的愛。一個童年被愛充盈的人,終生都不會缺愛。

一個第49座現象,既讓我看到了孩子們成長的一個側面,也讓我看到了教育的又一個正面。

2020年9月24日星期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