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家庭教育的思考

原本學習家庭教育的時候,我是想學習到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孩子的方法,讓孩子們更聽我的話,更快的提高成績。

慢慢的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從想學習怎樣讓孩子聽我說話變成我該怎樣聽孩子說話?

從想學習怎樣教育孩子變成我該怎樣進行個人成長?……

家庭教育不像我們字面理解的就是家長教育孩子的各種方法,它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它包含太多太多的內容。簡單列舉幾項:

1、親子關係大於教育。想教育孩子首先要與孩子修復好關係,否則你再正確再有道理的話就是一堆無用的廢話,他根本聽不進去。

2、和諧的夫妻關係,一個家庭最好的狀態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父母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讓孩子內心有足夠的安全感,父母相愛的樣子就是孩子以後幸福的標準。

3、父母榜樣的力量。托爾斯泰曾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歸根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的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父母就是孩子生活中的教課書,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不會聽我們說了什麼,而會看我們做了什麼。

說教是最無用的教育,家庭教育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做了什麼,甚至家長本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對孩子的影響纔是最大的。

4、父母進行個人成長。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媽媽覺得孩子有問題。現在有問題的父母比有問題的孩子多。

如果媽媽內心有焦慮和恐懼,是媽媽自己的事情,應該過更的關注自己的個人成長。父母內心的黑洞,孩子永遠填補不了,父母缺乏的安全感,孩子也給不了。

5、學習情緒管理能力。如果不學習情緒管理,就算有再多再好的方法,可是我們用不動啊。就像我們經常說的“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做不到呀!”知道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此生,其實就是缺乏情緒管理的能力。

6、學習心理學知識,教育是人與人打交道,要立足於人性。聽某些成功者談教育方法,那只是他們的一家之言,孩子不一樣,成長環境不一樣,施教者也不一樣,甚至一模一樣的話,你語氣不一樣,說出來的效果就不就差之千里。所以教育要立足於人性,從心理學出發。

7、學習教育學知識。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不是誰改變了誰,它是一種影響和喚醒的藝術。

8、父母角色歸位,不缺位、不越位。爸爸做好爸爸,媽媽做好媽媽,孩子才能做好孩子。學習專業的家庭教育知識,做科學智慧的父母,而不是任性的父母。

比如:對待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就應該遠遠的觀望,默默的守候,需要時第一時間出現,不需要時不過多打擾,退到孩子的背後,給孩子空間與自由,在遠遠的背後引領。父母得體的退出也是一種智慧和能力。

9、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和方法。

重要性:父母是我們永不退休的職業;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與其把財富留給孩子,還不如把孩子培養成財富!

目的:教育孩子不是把他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而是幫助他們成爲更好的自己;教育孩子是爲了培養孩子的優秀,而不是用孩子證明我們的優秀;教育孩子要“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願”。

方法:也許真正的教育方法是沒有方法,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教育孩子要根據此時此地此情此景,隨機應變,因人施教。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他需要量體裁衣,個性化的教育方案。

10、父親迴歸家庭,陪伴與教育孩子。現在大多家庭都是有母親在養育孩子,出來學習的也大多是母親,母親在養育子上確實付出比較多,操心比較多,但也很容易不放心,不放手,事無鉅細的代辦,容易焦慮……。這樣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責任心等。
孩子越大媽媽越力不從心(尤其是養育青春期男孩),父親這個時期可以給予更多的引領,所以父親參與孩子的教育也顯得尤爲重要。父親、母親、孩子三劍合璧,必將鑄就輝煌。……

總之,家庭教育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了。說白了,家庭教育是爲人父母的一場修行。

家庭教育勢在必行,任重道遠,家長真的需要學習家庭教育!

我一定把所學知識用到家庭、用到學校,做家庭教育工作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20201025葉雪白每日一省77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