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入籠

我在自我與討好中不斷掙扎,想說些真實的話,又害怕別人因爲我的自我而厭倦我,想寫一些對別人有用的文章,可硬邦邦的,好像文章和我是兩部分。可別人是誰?我的文章本就是自我與知識的表達,沒有了自我,那與我何干,至於知識,是真真切切有才表達出來的,而不是寫某一個話題,百度一下,便構成文章,如果我還不能傳播知識,只能說明我還沒有掌握知識,沒有必要因爲文章沒有硬菜而苦惱,況且,別人還指不定看不看呢,又何必因爲無須有的東西而將自己關在籠子裏呢呢。

書讀的略微多一點的時候,是不是也意味着到了一個階段呢。對文化過度的崇高與現實形成的差距會使自己極度困惑,逐漸變成一個只會說好聽的話,一直取悅別人,可在親近的人身邊,一點點耐心都沒有。竟然聽不得第二句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陷入你應該知道啊,這你都不知道,我都說了一遍”的誤區。爲什麼要找藉口呢?口口聲聲喊着自律,可做的都是一些面子工程,連自己的脾氣都管理不了。還談什麼自律。又將自己第二次關在籠子裏。

我有很多愛好,可我管理不了我的愛好,所以有些愛好只能被時間帶走,只留下我學過這三個字。愛好是真心喜歡的,不是做給誰看的戲,只不過愛好抵不過“約飯去”,那這樣還算不算愛好,還是愛的不夠好呢?

大學畢業回來,我讀過歷史,打算用《明朝那些事》當做史前開胃菜,無奈一共9本,我讀到第6本也就不了了之,特別憧憬的買回來史記,書籤至今夾在“五帝本紀”的第3頁。我買了尤克里裏,在還沒有煉成一首曲子的時候,它已經在櫃頂喫起了灰塵。我寫作,時好時壞,沒有提綱,沒有時間,有時寫完自己也不知道寫了些什麼。我背單詞,是大學同學連續700多天的學習記錄刺激到我,可還是屬於間歇性學習。我買了法語書,現在的它原封不動在書架上看着我。我開始學習練毛筆字,字沒什麼長進,墨水快被晾乾。我健身游泳,看心情鍛鍊,心情不好連被窩都不出。我讀書,可是太雜了,連買書都是看心情,沒有方向,沒有板塊,沒有規劃。

我是否還將自己困在學生時代?表格式規劃是否適合現在的我?我給自己佈置任務是爲了虛榮還是求知?我該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我第三次將自己關進了籠子裏。
我將自己三次關在了籠子裏,籠子裏沒有雞兔,只有自以爲。我太需要思考了,思考如何解救自我。

寸言
2020年10月24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