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之禿鶴篇》閱讀指導課始末及反思(二)

第二天一早,我很早來到學校,打算利用課前時間,讓同學們把這部分的內容再深入看一看,因爲覺得這是根本。

同學們在靜靜看書時,我也又重溫了一遍。想着提前透漏一些問題讓學生們有所準備,卻又覺得這樣上課時,失去新鮮感,擾亂課堂生成。

第一節是數學課,我便去了在辦公室。忽然想起剛剛沒有打開多媒體試試課件,因爲這兩天用課文配套的新版課件時,點一下,會跳好幾張。那就第一節下課後早點進教室準備吧!

時間很快來到第一節下課,慌不迭進教室試課件,課件沒有出現異常,一切準備就緒,聽課的老師們也陸續進入,出乎意料的是除了本年級的語文老師,還來了一些其他年級非常優秀的老師,校長也來了。

深吸一口氣,調整好狀態,開始上課。我首先用鄭淵潔與孩子們的一段經典對話,引出了“我就在書裏等你”這句話,來引入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軒,並對曹文軒進行了簡要的介紹,我把介紹重點放在他設立了“青銅葵花”兒童文學獎,與他小學語文教材主編的身份,然後引入《草房子》這本書,主要介紹了它的獲獎情況,意圖通過這部分來激起學生對於曹文軒以及《草房子》這本書的閱讀興趣。當然,這個推薦顯得有些實際與功利。

然後是出示內容提要與目錄,先讓孩子們對整本書有大略的瞭解,雖然同學們已經讀過一段時間了,但有些學生讀書還沒有先了解內容提要、序言和目錄的習慣,我覺得應該給學生普及。另外,《草房子》的結構很有特點,每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繫,可獨立成爲短篇,組合在一起又渾然天成爲一個長篇。

接下來,進入閱讀挑戰衝關環節,我安排了初級版與進階版兩個關卡,以此來檢測學生之前閱讀效果。初級版問題一是故事發生時間,地點,人物信息。二是本章節中最喜歡的人物與原因。學生回答比較輕鬆與真實,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學生站起來說,他喜歡桑喬,因爲他是校長,有權利。我回答說,這是你的一個很實際的想法,其他沒有做過多的評判。

進階版問題設置:一、本章節中你印象最深的最畫面或事情是什麼?(本來後面還有個你體會到了什麼,但考慮到問題有一定難度,便刪去了。)二、桑桑、禿鶴的人物特點是什麼?請結合具體事例說一說。這兩個問題是依託教材第二單元閱讀策略單元中第五課《搭石》與《將相和》一課的課後問題設置,意在檢測學生速度效果,意圖把學生在課內學到的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遷移到課外,加以鞏固應用。同學們回答這兩個問題時,剛開始有些猶豫,但很快打開局面,各抒己見,課堂此時出現了一個小高潮。我考慮到時間關係,沒有任由學生繼續下去,而是很快轉移到下個問題。其中董曜赫讓我印象深刻,因爲之前他很少主動舉手回答問題。這次他說到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禿鶴的父親用生薑給禿鶴擦頭,我感覺出他回答時的真誠,便緊接着追問他的體會,他很自然地說出了,體會到禿鶴父親對禿鶴的關愛。

(按照懷特海的《教育的節奏》,每節課都應按照浪漫——精確——綜合的渦式循環,通過這個環節,課堂完成了本節課的浪漫階段,接下來開始逐步進入精確階段。)

接下來通過禿鶴很有特色的外貌描寫進入,並引出這樣一位禿頭少年最後在文章的結尾處,卻說他是“最英俊的少年”,設置疑問,激發學生探索興趣。

爲了解答這個問題,先讓學生通過自讀領悟,然後在自讀基礎上,課件已填空的形式,出示了禿鶴的成長脈絡。(考慮到這一章30多頁長,學生們閱讀時更注重情節,可能沒辦法理出清晰的成長脈絡,於是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臺階。)

按照“三年級前,禿鶴(  );三年級時,禿鶴(    );爲了長出頭髮,禿鶴(    );長不出頭髮,禿鶴(    );會操時,禿鶴(      );會操後,禿鶴(    );匯演時,禿鶴(  );會操後,禿鶴(      )。

這樣,學生在理解時,就能把目光聚焦到禿鶴身上,從而更專注,集中地理解禿鶴的成長曆程。這個環節是最先設定好的。爲了連貫,我還絞盡腦汁設置銜接問題與銜接語。

講課過程中,我緊緊拽着這根線,牽着學生往前走,進程緩慢,在這個環節耗時較多。

我看了一下時間,還有5分鐘就要下課了,我本來還設計了一個小練筆,對“完成自我成長的禿鶴說幾句話。”本來是把這個作爲“綜合”環節,也因爲時間關係,一帶而過,草草把這個環節收尾,在下課之前,緊緊巴巴把好書推薦與結語說完。

自己剛把結語講完,心裏就立馬冒出一個念頭,“自己講的太多了。”整節課自己一直牽着學生,甚至是扶着學生往前走,生怕學生偏離或思路跟不上。作爲老師,自己明知該放手,卻總是不願放手,這歸根結底還是對學生學情把握不足。“信任比幫助更重要”,這不能只成爲一句口號。另外,作爲老師,不能和學生搶表現,爭發展。

反觀這節課,時間把握前松後緊。前面的目錄,內容提要也可放手給學生呈現。梳理成長經歷環節,完全可以分小組讓學生自學討論分享。這樣既給了學生髮展的空間和時間,也更節省時間,提升課堂效率。

評課時劉校長提出,其實可以用一個問題統領本課主要內容“禿鶴是如何爲自己贏得尊嚴的?”圍繞這一個問題,讓學生閱讀,發現,也可以直指關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自己還感察覺到自己這段時間,課堂語言表達越來越成熟、有條理,喜歡條分縷析,並帶着一種毋庸置疑的自負,但少了熱情與溫度。還有就是備課之初,沒有定位好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浮於表面,一開始有些偷懶,直接拿網上搜到的內容拼湊,便捷是有的,想法卻跳脫不出來。

自己深感自己與名師差距很大,剛開始有些沮喪,對自己有些氣惱。但過後,但釋然了,參加就有收穫,至少讓自己看到了問題,其實也是收穫和成長。

202004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