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便的尷尬

話說這什麼新鮮事物,都要有個適應的時間。

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讓多數人從平房搬進了樓房:寬敞明亮,衛生舒適,就連廁所都從院裏搬進了家裏,再也不用大冬天天提着個夜壺放腳邊了,多方便!

名字都改了:衛生間。

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感腳。

可是前面說了:任何新鮮事物,都得有個熟悉或適應的過程。

記得我家搬到父母現在居住的地方那會兒,就聽說過不少有趣的事兒。

我們這個單元,一樓住的是一對老兩口,因爲這是家屬樓,照顧老職工,所以順利分到了一樓,方便老人嘛!

可是住進來以後,老人就覺得不方便了。

從前住平房,廁所不是在外面,就是在家裏院子,都是蹲坑式。

這住進了樓房,都換成了坐便器,老人發現了一個問題:不習慣。

坐在上面是挺舒服,但是總覺着不對勁,沒感覺…

那怎麼行?活人不能讓坐便給憋死。

老人還真會想辦法:讓孩子找來工人,楞是給坐便器的兩邊壘起了兩個高臺,比坐便器略低一點兒,比腳板略大一點兒。

得,真行!愣是在上邊找回了蹲便的感覺。

西邊那單元四樓,住着一家四口。

住了一段時間,我有意無意的發現他們家人愛往門口街上的南邊跑,但是不知道爲什麼。

終於有一天下樓,正好碰上他家老大,看他又準備出去,我隨口問了句:“幹啥去?”

老大一邊着急走,一邊回答:“上廁所去…”

“上廁所?你家坐便器壞了?”

“沒有!不習慣,我還是去街上的公廁…”

靠!街上那公廁,離家屬樓還有二百多米呢!

後來知道,很長一段時間,他家人都是去公廁解決輪迴之事;具體原因,人家都說是因爲不習慣。

但是我一直有懷疑:時間短了不習慣,時間長了怎麼辦?拉肚子怎麼辦?

唉!不是咱該操心的事兒,愛去哪兒去哪兒吧。

不是操心費水吧?

爲什麼這麼想呢?

前面樓上有一個大媽,據說就是很節儉的。

洗手水、洗菜水、洗衣水,統統會留下來等着沖廁所;這倒沒什麼,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可後來聽說的一件事兒,就讓我覺得不只是節儉這麼簡單了:聽說大媽買回來衛生紙,都要用刀裁成一個個小方塊才用…

真正是服了大媽的精心創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