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衆永遠能聽出你是否真的在乎。

有了故事之後,我該怎樣使用這些故事?

1,Hook:爲你的故事裝鉤子。

雖然故事是天然的記憶裝置,可每個人的故事素材是有限的,若每個故事只運用在一個場景,那就累得慌了。解決方法也很簡單,讓同一個故事,在不同場合演繹出不同的韻味。例如,國王的新衣。

講的是一個蠢皇帝被兩個騙子愚弄,穿了件所謂的“只有聰明人才看得見的衣服”,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衣裳,皇帝身邊的官員其實也都看不見這件衣服,但爲了擔心只有自己一人“愚昧”,都說自己能看見這件衣服,皇帝更是也是如此,最後穿着這件看不見的“衣服”上街遊行,直到,一位兒童嚷嚷着說“他什麼也沒穿啊!”。

在這故事裏,從昏庸、虛僞、奸詐、從衆。再到如何騙人、童言無忌、上下級關係等等相關內容,都是本故事的鉤子,

若是一個故事至少有數十運用場景,百個故事加起來就有至少上千個運用的場景,自然是事半功倍。


2,Look:添加具體的細節。

細節描述的效用遠大於高度概括的形容詞,因爲細節描述更易於受衆形成畫面感。例如:“老太太手氣得直髮抖,手包不停地晃”,其畫面感明顯強於“老太太很生氣,都氣壞了。”

又例如:“剛剛的課好無聊”,與“剛剛的課沒什麼吸引我的內容,我都在懷念過世的外婆”。

又例如,表達“地鐵裏十分擁擠”,可運用五感法強化聽衆感受。

•視覺:人們像螞蟻一樣,比肩接踵。

•聽覺:耳邊環繞的都是哇啦哇啦嘈雜的講話聲。

•觸覺:我簡直快被擠成相片了。

•嗅覺:車廂密不透風,一股揮之不去的汗臭味快讓我窒息了。

•味覺:我嗓子都快冒煙了。


3,Weak:不要在別人面前做個強者,而是揭露自己的軟肋。

我們很容易有個誤區,擔心大夥不喜歡我們,所以急於展現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可往往容易適得其反,例如:

1,抱怨在他人眼中的難得機會;例如,之前所提到的“我曾經爲了‘是否放棄騰訊高管去創業’很糾結”,就不如“我曾經爲了‘無法回頭的選擇’很糾結”這樣能引發聽衆的共鳴。

2,耍酷表示不在乎;

3,將自己描述成故事中最優秀的那位;

4,炫耀自己認識某個大人物。

要知道,人們藉由關心你的故事、關心你的生活,來關心他們自己。如果你是個完美的人,是最優秀的人,是對什麼毫不在乎的人,是有着十分可貴的機會卻仍在抱怨這機會給你造成困擾的人,那真的蠻難跟你產生共鳴,蠻難從你的故事中,找到聽衆自己的影子。

反之,“難/怪/怕/蠢”非常容易讓你與聽衆間拉近距離。

同時,得讓壞事要用好事收尾,好事要用壞事收尾。若壞事用壞事收尾,聽着就像是抱怨,好事用好事收尾,聽着就像是炫耀。例如:

我談了下兩千萬的單子(好事),可這很可能只是運氣,很可能根本無法複製,很可能這就是我人生的最高峯了(壞事)...

下雨天被淋了一身(壞事),不過在躲雨的路上,我找到了一家很隱蔽,卻很好喫的館子(好事)。


4,Like:表達你的在乎,聽衆永遠能知道你是否真在乎這事。

怎樣找到自己的在乎?試着用這樣的方式:

我會爲了___而生氣。/對我來說____是值得的。/寫出你最在意的人事物,並逐一劃掉,劃剩下最後一項。

需要注意的是,在乎≠激動,如果你講得故事時仍激動不已,仍無法平息,那可能你還沒“準備好”,因爲你那激動的情緒,會蓋住你故事本身,聽衆只能看到你的情緒,可看不見你的故事,也就看不見你的特質。

繃住情緒,別讓情緒蓋住所有的反應,表達在乎,需要“我準備好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