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六)|人與動物

“實際上説人和人的差距就等於在説:人和對於理性缺乏關注的動物的差距。

因為一個理性的人和另一個理性的人二者在我看來幾乎是沒有差距的。但是,一個理性的人,和對理性缺乏關注的動物是有差距的

所以説能否時刻保持作為一個理性的人的自覺就是人和人之間的最大差距了”----李宗奇

道理是這樣的。這種作為一個理性的人類的自覺,會隨着外界的環境,與自身情緒的起伏、變化而逐漸呈現出‘衰退’的跡象。這種‘衰退’如果表現、流露在語言和行動上......

這就是:情緒化的體現了。那是野蠻和毫無秩序的動物的行徑了

道理是這樣的。譲人不至於變為動物的除了自身所原本具備和後天循得的理性’之外譲人不至於為:動物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人

他人使我們不至於變為動物而他人也能使我們變為真正的‘動物’。

道理是這樣的。所以《禮記·中庸》説:“君子慎其獨也。”(出自《禮記·中庸》)因為,在你遠離他人的時候......

人在獨處中才見真正的品格

道理是這樣的。人類大多屬於“社會化”的動物。社會化,與‘叢林化’、‘草原化’以及‘深山化’(所謂的“深山化”)......的最大之區別......

就在於:社會有‘文明’,有理性。

叢林草原以及深山裏的動物們則很難很難有‘文明理性

那是很難的。所以説,區別人類社會文明,或者野蠻的標準,實際上,就是區分人與對理性缺乏關注的動物的標準。

道理是一樣的動物世界如果出現了‘文明出現了‘理性那該物種就是“人類”。 

同理,人類世界人類社會如果出現了過分的情緒化與不守規則......不守規矩那這類人這個社會就是:動物就是:叢林草原以及深山......

這(既:過分的情緒化,與不守規則不守規矩......是在叢林深山以及草原上生活的動物們不能稱為“人類”的最主要原因......

想咬誰就咬誰想對誰吠就對誰吠所以你不能稱一隻狗:人。

人類建立:社會,是因為:人,要和其他人在一起......人要和其他人在一起......所以人才建立了:社會。

道理是這樣的。因為大部分人要和其他人在一起所以這才導致了

會變的:更好,以及説是:更像‘人’。因為大部分人,要和其他人在一起,所以説,這才導致了:人會變的更‘壞’以及説是更不像‘人’了。

而,人,如果不需要跟其他人在一起或者沒跟其他人在一起的話......

其實“”、都跟他關。

道理是這樣的。而,以我個人的角度,從我個人的立場上而言......

人能變的更好,更文明,更善良,更光明,而非變成“動物”......最大的其實也是最根本的最終極的原因是因為:你見到了‘其他人’,且,你生在了有‘文明’的地方

這(既:你生在了有‘文明’的地方......並見到了‘其他人’......)是你變的‘更好’、更‘善’的最本質、同時也是最終極的原因了。

因為你生在了‘類社會’裏。道理是這樣的。

你生活在‘類社會’裏能接觸到人類的‘文明’......故此,你能夠通過從和‘其他人’相處接觸以及生活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到自己首先是一個“人”(既:人類)。

並且,還能夠從與‘他人’相處、學習、溝通,和生活的過程當中,觀察、和意識到自己身上存有的‘問題’,不足、或突兀......

並能通過某種方式,、或觀察獨立思考......等方式‘改變’自身現有的、以及現存的問題、不足,或突兀......使自身的思想、性格,以及思考方式、思維模式......等等變的更加工整與方正(既:我個人的角度與立場是‘變’的更加工整、與方正的‘意識形態’)

這樣的人,就叫好‘’的人了學習能力能夠突破自己從而凌駕於目前已知的一切之動物之上的最本質原因了

因為人,有:學習、和改善自己認知的能力

道理是這樣的《論語·雍也6.3》記載:“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出自《論語·雍也6.3》)。

這(既:《論語·雍也6.3》)是《論語》這部書中:比較重要的一節。

因為,他(既:《論語·雍也6.3》)直闡明瞭:儒門、儒家思想裏對於‘以及好‘’的定義。儒門、孔子儒家這一‘學派’的主要‘功課’......

實際就是培養弟子們的學習、與獨立認知的能力,是孔子孔門當中的叫‘最重要的一件事’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出自《論語·為政2.15》)

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出自《論語·述而7.8》)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出自《論語·為政2.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出自《論語·公冶長5.9》)可見,孔子是相當重視學思結合且相當重視培養其弟子們的‘學習能力、與獨立認知能力的

道理是這樣的。但,‘學’、‘認’到什麼水平算‘算及格......

這就是《論語·雍也6.3》所強調的了。既:“不遷怒不貳過”(“不遷怒,不貳過”,出自於《論語·雍也6.3》),六字而已。道理是這樣的。

“不遷怒”,就是無論遇到‘何種境況’、何種境地,何種騷擾,與污衊......等等。

無論遇到何種何樣的情況都能時刻保持作為一個‘’的‘自覺禮(既:理)相待犯而不校(出自《論語·泰伯8.5》)。

這就叫“不遷怒”(“不遷怒”,出自《論語·雍也6.3》)“不遷怒”出自《論語·雍也6.3》的“犯而不校”“犯而不校”出自於《論語·泰伯8.5》也是人類認知到‘理性’以後的將‘意識’停留在‘理性’之上後的:最終階段了。

‘愛’。內心充滿‘愛’的人會時刻保持一個身為‘’的自覺從而不會情緒化的“遷怒”於他人......

道理是這樣的。而,“不貳過”(“不貳過”,出自《論語·雍也6.3》是因為你在‘類社會’中學習觀察以及獨立認知之後......改變’了你自身原有的問題不足或者突兀......從而‘更新’了自己的想法見解與思想認識之後所導致的了

1.

造就了“不貳過”出自同上的‘現象’二者不遷怒不貳過出自《論語·雍也6.3》都是通過與認知相結合......而造成的了。道理是這樣的。

‘知’,就是:理性。所謂‘認知’,就是在:循找‘理性’的路上......深化‘認知’,就為:深化對於‘理性’的理解......

2.

認知理性,‘法’是:天賦+愛好(的結合)。天賦,是你誠實面對自己之後的你的‘興趣’發展到最大化以後的代名詞

愛好,是你為你的天賦,所選擇的‘工具’(既:知識)與:方向。你愛用什麼工具你最後就會‘變’成什麼“工具”的樣子

3.

這(既:你最終‘變’成的你‘愛’用的‘工具’的樣子......)就是:致‘知’(既:致‘理性’)了。

道理是這樣的。而,對‘(既:理性)的關注程度與是否‘致知’,就是與動物之間最本質的差距了

道理是這樣的----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九月初九 於自家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