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語》(125)

子華使於齊,冉子爲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濟富。”

【譯文】子華以使者身份去了齊國,冉有替他的母親請孔子給些穀米做補助。孔子說:“給她六鬥四升。” 冉有請求增加一點,孔子說:“再給她十六鬥。”冉有卻給了她小米八十鬥。孔子說:“公西赤到齊國去,乘着肥馬駕的車輛,穿着輕柔的皮袍。我聽說過這樣的話:君子只賙濟窮困窘迫的人,而不接濟富人。”

公西華出使齊國,冉有來請求給公西華母親一些穀米。

據說冉有與公西華有親戚關係,見到公西華外出公幹,怕他的母親無人照顧,想給予一些物質上的幫助。

其實從下文得知,公西華並不窮,想來他外出前一定會安排好家裏的生活,他母親不會缺那些穀米。

冉有是主動請求給予幫助的,這恐怕有主動示好之嫌。

孔子答應了,冉有嫌少又請求,孔子又加了些,冉有還嫌少,應該是自己出資湊了比較多的穀米,給了公西華的母親。

孔子評論說,君子應該只救濟急難者,而不應該救助富有者。

孔子是君子,他提倡雪中送炭,反對錦上添花。可現實中卻有人與之相反,錦上添花的事幹的多,雪中送炭的事不願幹。

因爲需要雪中送炭的人大多是沒落的、貧窮的、沒有權勢的,幫助他們,自己得不到現實的好處;而錦上添花,則能與有錢人、有權人拉近關係,謀得以後的利益。

也有人說冉有是有私心的,因爲與公西華有親戚關係,便積極照顧,恐怕對沒有關係的人,是不會主動幫助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