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述精神修養的方法

 


中國哲學的傳統,它的功用不在於增加積極的知識,而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達到超乎現世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價值的價值。

作者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哲學家們精神修養的層面,採用中西結合的角度來分析闡述先哲們對待周圍的世間萬物,怎樣去提升自己的理性修養的途徑。

絕大多數的中國思想家,都有這種柏拉圖式的思想,就是,“除非哲學家成爲王,或者王成爲哲學家”,否則我們就不可能有理想的國家。(大多數先民都認爲儒家的孔聖人都應該尊從他爲王,因爲他是一代先哲,後世都稱之爲孔聖人。)

柏拉圖在其《理想國》中,用很長的篇幅討論,將要做王的哲學家應受的教育。(柏拉圖的實本論,表現在他所屬當時所處時代,參照當時所處環境的深切感受而進行哲學的辯論。)

朱熹在上面所引的《答陳同甫書》中,也說古之聖賢,從根本上便有唯精唯一功夫”。但是做這種功夫的方法是什麼?朱熹早已告訴我們,人人,其實是物物,都有一個完整的太極。太極就是萬物之理的全體,所以這些理也就在我們內部,只是由於我們的氣稟所累,這些理未能明白地顯示出來。太極在我們內部,就像珍珠在濁水之中。我們必須做的事,就是使珍珠重現光彩。所用的方法,朱熹的和程頤的一樣,分兩方面:一是“致知”,一是“用敬”。

這個方法的基礎在《大學》一書中,新儒家以爲《大學》是“初學入德之門”。第十六章中講過,《大學》所講的修養方法,開始於“致知”和“格物”。照程朱的看法,“格物”的目的,是“致”我們對於永恆的理的“知”。

爲什麼這個方法不從“窮理”開始,而從“格物”開始?朱熹說:“《大學》說格物,卻不說窮理。蓋說窮理,則似懸空無捉摸處。只說格物,則只就那形而下之器上,便尋那形而上之道。”(《朱子全書》卷四十六)(看來理是虛空的,不可捉摸的。他必須建立在以物質爲基礎的參照上,也就是以實物爲基礎。結合我們現代唯物主義理論,以實踐爲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換言之,理是抽象的,物是具體的。要知道抽象的理,必須通過具體的物。我們的目的,是要知道存在於外界和我們本性中的理。理,我們知道得越多,則爲氣稟所蔽的性,我們也就看得越清楚。朱熹還說:“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道理越多,知識越豐富,論據越充足分就越有說服力。)

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衆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大學章句·補格物傳》)在這裏我們再一次看到頓悟的學說。(用內心去感悟,要有虔誠的態度,更何況是作學問更要踏踏實實!)

這本身似乎已經夠了,爲什麼還要輔之以“用敬”呢?回答是:若不用敬,則格物就很可能不過是一智能練習,而不能達到預期的頓悟的目的。在格物的時候,我們必須心中記着,我們正在做的,是爲了見性,是爲了擦淨珍珠,重放光彩。只有經常想着要悟,才能一朝大悟。這就是用敬的功用。

來源:中國哲學簡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