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邊邊(75)

宜昌邊邊(75)


△佛教也有歡迎會

七五、居士林來的大.師多

肖家巷對於我們這些當年住在宜昌邊邊的木橋街、四新路、人.委宿舍的兒們來說,簡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了。只是最熟悉的莫過於後門與人.委宿舍大院僅一牆之隔的居士林。

何爲"居士"?這裏所指的既不是那些隱而不士的才子,也不是自命不凡的清高之士,而是指那些雖受過佛教"三歸"、"五戒",又沒有出家的信徒。何爲"居士林"?就是將那些信仰佛教、卻留着三千煩惱絲、沒有剃度出家的居士聚集在一起講經說道、弘揚佛法的一個公衆場所,取爲"猶如衆木相倚成林"之意。

那些聚在一起的佛教.徒其中既有富豪人家,也有平民百.姓;既有目不識丁的貧困人家,也有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既有政界軍界人物,也有商界老.板,不過,能走進肖家巷居士林大門的,無非就是有錢有勢有才之人。尤其是後一類居士,他們既承認佛教是宗.教,也認爲這種宗.教應該爲現實所用,希望向更多的人尋.求信仰認同,探尋宇宙真諦。於是,在研究認知佛法佛理的同時,他們也努力用各種方式去宣講傳播他們的領悟。這其中就包括利.用一些石板印刷的小冊子廣爲免費發放這種形式。

一個極偶爾的機會,一目十行的曾經看過一篇介紹民.國時期湖北佛教期刊在民衆中傳播的文章。那個階段全國佛教一共辦刊出報近300種,其中最爲著名的是《海潮音》。"湖北地區的佛教期刊也在此時得以創辦。湖北佛教期刊一共有11種,多爲佛教團體或一些居士創辦,一小部分是僧伽和居士合作創辦,有些是省內自辦期刊。比如《佛教月刊》、《三覺叢刊》、《淨土宗月刊》、《宜昌佛教居士林林刊》。"從這點看,宜昌居士林當年名聲之大可見一斑。

有資料記載:《宜昌佛教居士林林刊》於1935年創刊,由宜昌民權路(現珍珠路中段)居士林林刊部編輯,居士林弘.法股發行。漢口龔留青老號印刷。在《本刊出版緣起》中就提到:"本林爲積極服.務社.會,及努力宏揚佛法起見,茲從辦刊本期創刊號起,繼續發行。定名爲林刊,不定期限,取有刊即刊之義,宗旨專以宏揚佛法爲本,不涉及其它政.治問題。"

當初,佛教活動在宜昌一帶盛行,居士林因此香火不斷。史料記載,上世紀三十年代,這裏曾經有來自西(藏)康(定)、天津、成都、沙市及宜昌附近的法師、名僧來講經說法和主持"佛事"活動。所以紅極一時。據民.國版的《宜昌縣誌》記載:"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延清西.藏喇.嘛依希滾波主講。"

從宜昌文史專家、也是筆者的好友羅洪波老.師轉交的學友林文安(該人爺爺林智伯先生,字樹藩,號恕凡居士,曾主持編修民.國版《宜昌縣誌初稿》)的資料中得知,創建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的居士林雖遠不及漢代建制的興福寺和唐代建制的東山寺,但林員有二百餘人。"有本地三鬥坪陳氏子,十九歲入藏學習密乘十二年,回宜後在居士林講法,是爲名僧恆照。"另有資料介紹,那個入藏學過密.宗的陳姓僧人講授的是當年釋迦牟尼成道後,廣收僧俗男.女弟子,並根據當時的實際和佛教發展的需要,對僧伽和居士的地位、職責等作了相應的規定的佛事。

不過據《太虛自傳》記載:"迨年(1920年)假後,元白、劍農等邀赴宜昌。那一冬,長江上游水淺,輪船擱淺,行甚遲緩,在舟中過yin歷年。經沙市等,覺得一路都無風景,但到宜都後山水漸佳。抵宜昌恰正月初一,說了幾天法,授了幾次三皈,有王容子、鍾宜民、huang恭任等皈依;後來的宜昌居士林,即由此而輾轉緣起。……這一遊,使佛化瀰漫了漢口到宜昌的一段長江流域;杜漢三有'我們也要改行做和尚'的嘆語。"看來,這位纔是名角。

查了一下資料,太虛大.師是中.國近代佛教改.革運.動中的一位理論家和實踐家。他對於佛教改.革的主張和實踐是多方面的,就是"志在整興佛教僧會,行在瑜伽菩薩戒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