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交車上勸別人給小孩子讓座,你有過這種經歷嗎?

在上個週末,我抽時間回了一趟老家,原因是定了老家的婚紗攝影工作室,這次是來提前試下衣服和確認攝影風格的。就在我從老家的高鐵站往目的地趕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這件事突然之間觸動了我,引起了我的關注和反思。

當時,我在一輛並不算擁擠的公交車上扶着扶手,眼睛看着窗外,窗外陽光正好。我故意大口呼吸着家鄉的空氣,似乎覺得這樣就能使家裏的空氣與城市裏空氣的“味道”區別開來。我想,這是家鄉帶給我的感情,這種執念包含了我對家鄉的期待與盼望。

我低頭看了會手機,回了幾條微信,還發了一條朋友圈。等再擡眼的時候,公交車已經行駛到了第6個站點。我突然發現車上有3個看上去6、7歲甚至更小的小朋友,沒有座位,扶着扶手,跟着汽車前進的方向時不時搖搖晃晃,旁邊的家人牽着他們,也跟着一起搖搖晃晃。

我回過頭,注視着公交車上坐着“老、弱、病、殘、孕”的人們,發現中間有兩位看上去年輕的男生,一位在回微信,一位在玩遊戲,並沒有看見小朋友在一旁搖搖晃晃地站着,可能需要他們起身“讓座”。

有時,在看見一些相對來說不公平的事情時,我的正義感會偶爾出現,但並不是每一次都會做出該有的行動。原因在於,他人的看法、可能帶來的後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想法在我的腦海裏緊緊地拉扯着我。當時,站在那輛公交車上的我猶豫了,我不知道該不該自作主張地化身爲“正義的使者”要求兩位看上去已成年的男士主動讓座。

我沒有猶豫太久,甚至沒有想過這樣做會不會很魯莽,原因是我知道,如果我不行動,我就永遠也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而我過去已經錯過了一些機會,這一次,我想試一試。

所以,我用附近5-6個人都能聽到的音量,低頭詢問坐在“老弱病殘婦”的特殊座位上的兩位男士,“那邊有幾個沒位置的小孩,她們沒有位置坐可能會摔跤,你們看……”我沒想到邁出這一步居然這麼容易,更沒想到兩位男士馬上就站起來了,要給幾位小孩子讓座。

這個故事本該到這裏就結束了。它可能會成爲一次普通的助人事件,絕稱不上見義勇爲,只是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發生了一次普通的“讓座事件”。

但下一步,令我更加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接下來是重要人物出場的時間:首先,帶着2位小朋友的阿姨聽到了我說的話,她向我表示了感謝,我連忙說,這不是我做的好事,是兩位小哥哥做的好事。不過,她的下一句話卻讓我感覺到很驚訝。

“不用坐不用坐,小孩子坐公交車都喜歡站着,立起來抓着杆子扶着,不喜歡坐,沒事,你們坐吧。”她笑得一臉溫和,帶着善意說出了令我覺得驚訝的話。另一位帶着小孩的媽媽也沒有帶着孩子坐下,仍然照舊站着。

我在想,我是不是做錯了?我是不是錯誤地理解了其他人的需求?正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突然留意到站在我旁邊的一位男士,他是剛剛起身讓座的人的一員,他看上去一臉稚氣,分明還只是個孩子,個子卻有1米5、1米6。

他的奶奶或外婆就坐在他原本的座位的前面,這時候已經盯着他看了不知道多久了,眼神裏傳遞出來的信息是——“這明明就應該是你的座位,你快坐回來,你爲什麼要讓座?”我從她的眼神中,感覺到了一種強烈的不滿,這種不滿有大半的情緒可能是因爲我。

這位“大朋友”沒有立馬坐回去,我在旁邊跟他說,“不好意思,你還是坐回去吧,真的不好意思。”他一開始不願意坐回去,我一連說了好幾次,旁邊也確實沒有人想坐,他才又坐了回去。這時,他的奶奶還沒有收回他的目光,直到盯着他的孫子看了一會,彷彿是要確認沒有人“欺負”他的孫子,這才轉過了頭。

當時,我很尷尬。明明是要做“好事”的我,卻成了被指責的對象;明明是想幫助孩子別摔跤,卻發現沒有孩子願意坐下來,甚至她們原本也不需要有人給自己讓座;明明有兩個人坐得好好的,卻因爲我的話站了起來,一個人走到了公交車的後排空間,等待有人下車再坐下,另一個人明明自己也是小孩(大概11-14歲),卻被人平白地勸說要讓座……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的臉上跟火燒似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